手癬足癬用什么藥?
手癬足癬用什么藥?
[概 述]
手、足癬是致病(指)間及跖掌皮膚性絲狀真菌在趾部感染所致,是最常見的皮膚病之一。祖國醫學稱手癬為“鵝掌風”。
足癬俗稱“腳氣”“腳濕氣”“香港腳”。它是由真菌感染引起,主要是紅色毛癬菌、絮狀表皮癬菌、玫瑰色毛癬菌等,近幾年來,白色念珠菌及其他酵母樣菌感染也屢見不鮮。發病與密切接觸有關。足癬的主要傳播途徑為公用拖鞋、公用洗腳盆、公用浴池以及毛巾相互感染;手癬多由足癬感染而來,常由搓足引起。
癥狀如下:
(1)水泡型:足底或者手掌出現群集或散在的水泡,多是環形、半環形,位置較深、較厚,不易穿破。瘙癢嚴重,往往由于瘙癢而繼發感染,引起丹毒或淋巴管炎。
(2)擦爛型:主要見于足趾間,由潮濕、浸漬而使表皮發白,剝落基底紅而糜爛,周邊可見小丘疹,瘙癢嚴重,濕熱條件下明顯。
(3)鱗屑角化型:此型水泡多已消失,以干性鱗屑脫落、皮膚肥厚、皸裂為主,皮膚角化較重,干燥、粗糙而無汗,寒冷季節易發生手足皸裂,引起疼痛。
[藥物治療]
有繼發感染時,首先全身應用抗菌素。
水皰型可用3%硼酸浴液或1/1000的醋酸鉛浸泡,每日一次.每次20分鐘,擦爛型可先外用足粉或枯礬粉, 待干燥脫皮后改用孚琪、皮康霜、克毒唑霜等任何一種。鱗屑角化型選用軟膏類藥物如復方苯甲酸軟膏、硫磺水楊
酸軟膏,亦可外用霉克、孚琪或1%特比萘芬軟膏等。
對于頑固難治的皮膚癬菌感染,可給予口服藥物,如伊曲康唑、特比萘芬等。
中醫名方
選用龍膽瀉肝丸、六一散、四妙敏等。主治足部皮損部位潮濕糜爛,瘙癢嚴重,甚至紅腫疼痛。
出現水皰、丘疹、脫屑、瘙癢等癥狀時可服防風通圣丸、荊防敗毒散等。
選用龜苓膏、二至丸、何首烏片等。可治皮膚角化過度,皸裂疼痛等。
[注意事項]
西藥治療注意事項:
1、真菌感染比較頑固,治療期長,易反復,故必須注意用藥不要時斷時續。
2、患處先用溫水洗凈,擦干后再用藥,效果比較好。
中藥治療注意事項:
1、注意衛生,防止感染。
2、應用本類藥物前,必須先用溫水洗凈、擦干,然后再將散劑撒于趾間或將貼膏貼于皸裂處。
[建 議]
1、應注意個人、家庭以及集體的衛生。個人的衣物、用具勿使家人觸及,不去公共浴池或游泳池。
2、在應用非處方藥治療的同時,更要注意個人衛生。例如手套、鞋襪最好能左右分別穿戴,并經常洗換,保持干燥、清潔。
[警 告]
如瘙癢嚴重,并由于抓撓而感染、化膿,疼痛加劇,應去醫院診治,防止并發丹毒或淋巴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