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大盤買賣股票
來自于: _春之歌_新浪博客
甲、大盤技術指標
因為任何個股都不能完全獨立于大盤,每一只個股都抗不住大盤下跌的風險。如何根據大盤(指上海證券交易所)指數的漲跌變化來指導個股的買賣?下面是根據浙江衛視《今日證券》嘉賓吳勁松做節目內容整理。
一、術語
1、頂背離。 所謂頂背離就是指指數創了新高,而對應的MACD中的DIF(白色線)值沒有走出新高而反而低于前期數值;且這時MACD中的DIF(白色線)死叉DEA(黃色線)(白色線下穿黃色線),并橫軸上露出綠柱。
頂背離雛形,就是MACD白線與黃線相碰(有時很像死叉),但橫軸上還未露出綠柱。
2、底背離。 所謂底背離就是指指數創了新低,而對應的MACD中的DIF(白色線)值沒有走出新低而反而高于前期數值;且這時MACD中的DIF(白色線)金叉DEA(黃色線)(白色線上穿黃色線),并橫軸上露出紅柱。
底背離雛形:原理同上。
3、有效背離與無效背離
(1).無效背離:MACD雖發生背離,但對應的成交量不發生背離(15分鐘的成交量,指數高時大于指數低時),這時的MACD背離可視為無效背離。如:2009-3-20日10:30指數高于前期高點,但MACD中的DIF(白線)仍低于前期高點,即背離;而對應的成交量均線,5均線(黃色線)亦高于前期高點;成交量未發生背離,這樣的背離可視為無效背離。
(2).有效背離:MACD發生了背離,而對應的成交量也背離或成交量5均線雖高于前期,但這根成交量線對應的指數是高開低走的,且出現連續幾根放量陰線(認定為出貨堅決的大陰量),這就是有效背離,應賣出股票,最少也要出1/2。如:2009-3-24日9:45,跳空高開、放出天量,且接著連續拉出幾根大陰線,表明大盤出貨堅決,雖然成交量5均線高于前期(未背離),但仍應視為MACD有效背離,出貨。
(3).大盤15分鐘MACD與成交量VOLUME的關系。大盤成交量指標比其它任何技術指標都來得真實和快速,而且不會搞騙線。
成交量是重要的技術指標,任何時候都必須參考。成交量在上攻過程中,不背離且繼續帶量上攻, MACD的背離,可判定為無效背離,忽略它并持股不動。
大盤15分鐘MACD指標發生了有效的頂背離,大盤定會出現調整,但其程度(指數連續下跌還是盤中振蕩)應視其它情況(大盤牛、熊,漲幅,連續上漲時間等等)而定。
只要大盤指數5日均線在10日均線之上(多頭排列),就要用多頭思維,。但不能指數漲得越來越高而倉位越來越重。而大盤不可能只漲不跌,一定會出現調整,當指數調整至碰到10日均線時是較好的買點。但如果5日均線死叉10日均線(空頭排列)(空頭排列就應該用空頭思維)又必須先出貨,再觀察。判斷的難點在于是盤中的正常調整還是將形成頭部!應視其它情況(大盤牛、熊,漲幅,連續上漲時間等等)而綜合判斷。
二、 KDJ
1、 J值在50以下的金叉只能視為反彈;
2、 J值在50以上的金叉會加速上漲。
大盤60分鐘KDJ死叉(背離),應視為賣出信號;可先賣出一半,使自己處于進可攻退可守的有利地位。如:2009-3-21日,J(紅線)死叉K、D(白、黃線)立即考慮賣出一半,再觀察。
三、 具體操作
A、 中長線 一年就做幾個大波段,什么技術指標都可不看。不用天天盯著盤面。只關注宏觀經濟和基本面;大的低點買入,高點賣出。做大趨勢的(一年只做幾波)的投資者,只要看好就堅定持有;只有在大盤上漲到一定的高度后,有效跌破10天均線時才賣出。
B、短線:
1、5分鐘指標周期太短,一般小散難以把握,可供參考,不一定要操作。
2、根據15分鐘MACD指標:
a、 頂背離時賣出。 如2009.2.17日15分鐘K線,在2402點時,指數創出2402的新高,而對應的DIF(白色線)低于前期高點,這就是頂背離,是明顯的大盤要調整的信號。
b、底背離時買入。 如2009.3.3日15分鐘K線(9:45),在2037點時,指數為新低,但對應的DIF反而比以前高,這就是底背離,是明顯的大盤要反彈的信號。
這里比較難把握的是,當發生MACD指標背離時,指數仍有可能再走出新高(低)。如果在發生背離的時候就操作,可能在次高(低)點。同時,要及時觀察判斷到MACD指標背離也是比較難的事,因為當K線走出來以后,很容易看到MACD指標背離;而正在走的時候較難下判斷。
3、更加實用、簡便和準確的是根據60分鐘K線的5、10小時均線金叉、死叉 + 15分鐘K線MACD指標:
(1)、在下跌過程中,指5、10均線處于空頭排列(可不管其它中長期均線的排列),某一天(時),發生5、10均線都穿過日K線柱體(即短期均線靠攏,面臨方向選擇),并且在后一個60分鐘時5、10均線發生金叉(即大盤選擇向上突破),如果這時15分鐘MACD指標又是底背離(即60分鐘5、10均線金叉 + 15分鐘MACD底背離),應立即買入; 如果這時15分鐘MACD指標未發生底背離,可繼續觀察,參考其他指標決定是否買入。 例如:2009.1.14日 13:00 5、10均線共同穿過K線柱體,并在下個60分鐘多一點的時間內發生金叉,雖然對應的15分鐘K線MACD未發生底背離(但MACD已發生金叉即白線上穿黃線),可即時買入,這一波上證指數反彈474點,漲幅24.5%。 又如:2009.3.3 5、10均線共同穿過K線柱體(綠柱),并在下一個60分鐘發生金叉,雖然對應的15分鐘K線MACD未發生底背離(但MACD已發生金叉即白線上穿黃線),可即時買入,上證指數連續三天上漲(其中第二天暴漲126點、6.12%,為09年的最大漲幅)反彈156點,漲幅7.5%。
根據以上的例子,只要滿足“5、10均線處于空頭排列(可不管其它中長期均線的排列),某一天(時),發生5、10均線都穿過日K線柱體(即短期均線靠攏,面臨方向選擇),并且在后一個60分鐘時5、10均線發生金叉(即大盤選擇向上突破)”的條件,即可買入,而15分鐘K線MACD指標是否底背離不是要同時滿足的共同條件。
(2)、根據上述方法買入股票后K線開始走好,在上漲(包括反彈)過程中,只要 5、10均線處于多頭排列(5均線在10均線上面)(允許日K線柱體短時間在5均線下面)和MACD指標未發生頂背離,就要一直持有股票——有時60分鐘K線圖中,5均線可能會跌破10均線,但只要很快(3個60分鐘內)又重新站在10均線之上,并且15分鐘K線MACD指標未發生頂背離,仍要持有股票。 例如:上證大盤從2009.2.2日10:30起一直至2009.2.17日15:00,30,60分鐘K線的5均線都站在10均線之上,其中只有2.12日15:00和2.13日10:30,2個60分鐘跌破10均線(而當時15分鐘K線的MACD未發生頂背離),之后5均線又站上10均線,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應該一直持有股票。 但當5均線死叉10均線而且對應的15分鐘K線MACD指標發生頂背離時(即60分鐘5、10均線死叉 + 15分鐘MACD頂背離),應堅決賣出。 例如:2.17日15:00 60分鐘K線5、10均線死叉且15分鐘K線MACD指標發生了頂背離,這時應堅決賣出離場。——如果在這里不能及時清倉賣出,也應在隨后的反抽時賣出——參看《2009年春節A股反彈行情的思考》。
有時技術指標圖形看似要走壞了,但是通過指數的突破,圖形會發生改變,變得好起來。只要均線多頭排列,對做趨勢(波段)的人就要繼續持有,只有短線客(超短)才關注大盤指數的震蕩。
各條均線的關系:大均線(長期均線)決定大周期、大趨勢。 周均線 > 日均線 > 60分鐘均線 > 30分鐘均線 > 15分鐘均線 > 5分鐘均線。
總體而言日線MACD金叉就會有一段時間的上升行情。當MACD日線金叉或5、10、30均線多頭排列時而15分鐘或5分鐘指標出現頂背離的矛盾時,可以預判上升趨勢不會改變,但盤中會有震蕩調整,等待5、15分鐘指標的改善,這時當確認15分鐘指標真正發生頂背離時可將所持有的股票賣出,等待出現調整到有一定差價時(百分之3-5)即可買回。
例如2009年3月19日星期四上證圖形:
MACD指標:周線5在10上、10在20之上(即多頭排列);
日線圖形剛金叉(出現第一根紅柱);
15分鐘線圖形頂背離雛形;
5分鐘線圖形頂背離。
象出現這樣的情況,應判斷為大盤還會上升,但盤中可能會出現調整甚至較大幅度的振蕩,應堅定持有股票,等15分鐘MAC D真正出現頂背離或60分鐘K線5、10均線死叉時,才賣出股票。
只有確認15分鐘頂背離了才把股票賣掉;而不是出現頂背離雛形時就賣出。否則是很可惜的,因為當出現頂背離雛形時指數可能不作調整繼續上漲,而圖形就不會發生頂背離。
大盤日均線多頭排列,就需用多頭思維。每一次大盤調整都是買入的機會。最好的買點是,指數調整到碰到5日均線時是最好的最放心的最安全的買入時機。
具體到個股可參照大盤的技術指標,買入的個股如果是縮量回抽最理想,平量次之,不買放量回抽個股。
日均線(5、10、30、60)多頭排列,而MACD剛金叉,指數又離5日均線較遠,說明市場強的厲害。如果外圍股市大跌而影響A股明天低開,這是一個買入的絕好機會,可在5日均線處買入。
不要去預測點位、預測頭部,只要均線多頭排列,不論出現再長的上影線;再大的陰線,都不要去管它或恐懼,堅定持有。只要密切關注MACD指標,是否出現背離或60分鐘K線5均線死叉10均線,完全可以避免方向性失誤。
按照“不人云亦云、不隨波逐流”的原則,尊重趨勢,而又不唯趨勢,不盲目樂觀,亦不盲目恐懼,一步一個腳印的漫步于虛擬市場。不做死多頭亦不做死空頭,只做滑頭!
四、 應用MACD指標應注意的問題
A、
1、分時MACD指標只能用于短線。
2、不是頂背離了就一定會跌,亦可橫盤;同理,底背離也不一定就漲。就短線而言,頂背離了也不一定就要買,但必須格外注意,并隨時關注盤面其它情況。但是,如果MACD指標發生了頂背離就不要急于買進了,可等指數調整后或MACD指標改善后再買;MACD指標背離了買入被套的概率很大!
3. 5、15、30、60各分時MACD指標背離的情況是各不相同的。如果15分鐘發生頂背離,而60分鐘未背離,我們應看60分鐘的并根據60分鐘指標操作,15分鐘發生頂背離大盤會發生調整(很可能只在盤中振蕩)大盤指數可能繼續上漲,可把握機會做T+0。
4、再次強調MACD指標應與成交量VOLUME配合使用。
5、60分鐘MACD發生了頂背離,將會有較大幅度的調整,必須降低倉位。
60分鐘MACD至0軸,如果有消息刺激再度金叉,大盤會再漲;如果至0軸后不能金叉,指數的調整會較大較深,這點應高度關注。指數跌破10日均線或5日均線死叉10日均線或60分鐘MACD(大盤、個股)發生頂背離時,一定不要急著買入股票。
B、大盤60分鐘金叉—死叉
不要誤解金叉買入、死叉賣出。
正確的方法是:
大盤60分鐘5、10均線死叉,賣出;
但大盤60分鐘5、10均線金叉,不一定就要立即買入。
大盤60分鐘MACD發生頂背離之后死叉(也即第二次死叉),賣出;
大盤60分鐘MACD發生底背離之后金叉(也即第二金死叉),買入。
最理想的是:
大盤60分鐘:5、10均線金叉 + MACD已發生底背離之后的金叉(也即第二次金叉),立即買入;
大盤60分鐘:5、10均線死叉 + MACD已發生頂背離之后死叉(也即第二死叉),立即賣出。
乙、大盤走勢與量能
2009-9-18日在外圍股市走勢平穩向上,國內消息平靜沒有大的利空消息的情況下,上指下跌97點,跌幅3.19%,深成指下跌496 點,跌幅3.98%。
2009-9-16日,吳勁松在《浙江衛視—今日證券》節目中明確表示過今后的大盤走勢不容樂觀。具體內容記錄如下:
量能是看盤的關鍵。例如2009-9-10日上證指數收陰線,并從盤面走勢看有可能進入短期調整,然以第2天(11日)不但沒有調整反而收出了一根上漲2.22%的中陽線開始,然而量只有1414億,小于9月3、4、5、6、7、8、9日前面各個交易日的成交量,這便為大盤今天(9-16日上指下跌34點,報收2999點)的調整埋下了隱患(對3000點的突破無效,也即指數在3000點之上只能站穩2天,;反過來講,突破當天的量能小于前面的量能,也就說明不認可3000點的突破,指數必然還要回下來)。只有大盤上指明天(9-17日)收出一根80點以上的放量(量能在2000億以上)大陽線并突破3080點,才能看高一線,否則,不容樂觀!
2009-9-17日上指上漲60點,漲幅2.02%,市場一片樂觀,根據CCTV—2 17日晚的調查,有80%專業分析師認為18日大盤將會上漲。雖然17日上指漲了60點,成交1812億,只差20點而沒有達到80點的要求;然而2009-9-18日在外圍股市走勢平穩向上,國內消息平靜沒有大的利空消息的情況下,上指下跌97點,跌幅3.19%,深成指下跌496 點,跌幅3.98%!大盤無緣無故的跌,再一次證明了技術的重要性,再一次證明大盤走勢的變化可以從量能的變化中有跡可循。
------“雙節”期間補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