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之行軍第九——讀書筆記
敵近而靜者,恃其險也;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其所居易者,利也。
自己的路自己走,別被人牽著。
遠而挑戰者,欲人之進也。人皆有所欲,當有人恰好利用你的欲望來誘惑時,極少有人能篤定,多數都會就此跟著別人走,進入別人為你預設的套子里。人生無非兩種,一種是自己走,一種被別人牽著走,而被別人牽著走也有兩種,一種是無意、被動的,一種是有意、主動的。
其實在現實生活中,為你預設圈套的很多時候都不會是人,而是社會、觀念、輿論等,在轟炸的信息面前失去了自我思考的能力,而被牽著走,有的人誤打誤撞走對了,有的人頭破血流后才知道走錯了。
不想被牽著,那就必須有自主思考的能力,做事要想的是我要怎樣,而不是我應該怎樣,這樣會更為舒心一些。
兵非貴益多也,惟無武進,足以并力料敵取人而已。夫惟無慮而易敵者,必擒于人。卒未親而罰之,則不服,不服則難用。卒已親附而罰不行,則不可用。故合之以文,齊之以武,是謂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則民服;令素不行以教其民,則民不服。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懲罰的哲學,懲罰關系不親近,容易不服,一旦其不服,就很難再為你所用,親近的懲罰了以后仍不服的,就不能再繼續留用了。
關系不親近的,欲要其服,懲罰必須公正,但一旦公正了,親近的就有了怨言,而若照顧了親近的,不親近的就會站在自己的對立面。一碗水難端平,如何既照顧了親近又彰顯了公正,這才是管理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