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中公事業單位為大家帶來公共基礎知識經濟常識《常見經濟系數對比》,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事業單位考試。
在公共基礎知識的考試常識部分,宏觀經濟學都是考察的重點內容之一。從應試的角度來看,宏觀經濟學主要從兩個方面來考察,一是考察衡量一國經濟發展水平的各項指標,二是考查國家宏觀經濟調控過程中所使用到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前者側重于記憶而后者側重于理解。基于此,本文對考試當中常見的宏觀經濟學指標做簡單梳理,以便各位考生對比記憶。
【概念】
在考試當中經常作為考點的經濟系數有國內生產總值(以下簡稱GDP),國民生產總值(以下簡稱GNP),居民消費價格指數(以下簡稱CPI),基尼系數,恩格爾系數和菲利普斯曲線。
【考點解讀】
(一)GDP
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它是一個地域概念。如果用公式表達:GDP=本國公民在本國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外國公民在本國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GDP的計算采用的是“國土原則”,即只要是在本國或該地區范圍內生產或創造的價值,無論是外國人或者是本國人創造的價值,均計入本國或該地區的GDP。
(二)GNP
是一個國家(或者地區)所有國民在一定時期內新產生的產品和服務價值的總和。它是一個國民概念,用公式表達:GNP = 本國公民在國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本國公民在外國國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GNP的計算采用的是“國民原則”,即只要是本國或該地區的居民,無論你是在本國或該地區內,還是在外國或外地區所生產或創造的價值,均計入本國或該地區的GNP。
(三)CPI
它能反映直接影響一般民眾生活狀況的物價趨勢,許多國家通常用它來代表通貨膨脹率。當CPI大于3%的時候就意味著發生了通貨膨脹,CPI大于5%的時候是嚴重的通貨膨脹。2015年我國全年的CPI達1.4%左右,意味著去年我國的經濟狀況非常穩定,物價平穩。
(四)基尼系數
指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不平均分配的百分比。其數值介于0和1之間,可用來衡量一國貧富差距。基尼系數越大,意味著貧富差距越明顯。
(五)恩格爾系數
指消費者用于購買食物的支出量對于消費者收入量變動的反應程度,用公式表達恩格爾系數=食品支出/消費者總收入。該公式的經濟學意義在于:在一個家庭或在一個國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減少。
(六)菲利普斯曲線
菲利普斯曲線反映了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反向變動的關系,即失業率高,則通貨膨脹率低;失業率低,則通貨通脹率高。
【習題演練】
1、【單選】收入分配——基尼系數是一對相關的詞,在備選答案中找出一對與之在邏輯關系上最為貼切或相似的詞( )。
A.食品支出——恩格爾系數
B.CPI——消費者價格指數
C.環境保護——幸福感指數
D.香港——恒生指數
【答案】A
【解析】此題用排除法,明顯C、D兩項說法錯誤,B選項CPI-消費者價格指數指的是消費者價格指數的英文縮寫是CPI,但是“收入分配——基尼系數”的對應關系描述的是基尼系數指的是個人收入分配關系,故B與題干要求不合,只有A選項表達的是恩格爾系數指的是食品支出的關系,與題干要求相符,故本題選擇A。
2、【單選】一國政府為了控制CPI的快速上漲,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一般情況下,這會導致( )。
A. 恩格爾系數的上升
B. 就有機會的增加
C. 通貨膨脹
D. 經濟增長速度的放慢
【答案】D
【解析】題干當中“CPI快速上漲”指的是發生了通貨膨脹,此時對應的經濟政策是緊縮的財政或者貨幣政策,本題題干當中已經采取了適當的經濟政策,故此時引發的經濟結果應該是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即通貨膨脹的程度會減緩。故本題選D。
3、【單選】在經濟學中,常用GDP(國內生產總值)和GNP(國民生產總值)作為共同來衡量該國或地區的經濟發展綜合水平通用的指標。GDP通常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中所生產出的全部最終產品和提供勞務的市場價值的總值。GNP是指一個國家或地區所有常駐機構單位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季度或一年)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終成果。根據兩者的定義,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
A.GDP等于GNP B.GDP小于GNP
C.GDP大于GNP D.GDP可以大于、等于、小于GNP
【答案】D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GDP與GNP的大小關系,它們兩者在統計方法和主要內容是一致的,其差額發生在國外要素支付凈額這一項目。看公式:GNP=GDP+本國公民在國外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外國公民在本國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價值總和=GDP+國外要素支付凈額,此公式當中的國外要素支付凈額是正值還是負值在不同的年份會有差異,因此GDP和GNP的大小在不同的年份會有很大差異,故本題選擇D。
更多公共基礎知識經濟常識內容,請訪問事業單位招聘考試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