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7日早餐過后,同事羅晟反常地沒見到每天早起的陳力群,于是就四處尋找,后來發現他倒在值班床上。
“我是上午8點多發現的,他倒在值班床上,工作手機就在他的手邊。”羅晟回憶說,當時立即打了120急救電話,但當醫護人員趕到時,陳力群已經沒有了生命跡象。
陳力群是江西高安市灰埠鎮黨政辦副主任,在防疫工作中,按照分工,他安排在鎮指揮部綜合協調組,承擔信息排查、指令下達、資料匯總以及防疫物資的采購發放等工作。
1989年從江西農業大學畢業后,30多年來,他一直堅守在鄉鎮基層。他家境非常貧困,父親年邁、兒子年幼、妻子沒有工作,加上兩個早亡弟弟的兒子,一個讀大學、一個讀高中,都靠他撫養。
據高安市委宣傳部官方微信公號“高品高安”消息,2月17日凌晨,在防疫值班中,由于過度勞累,陳力群不幸心源性猝死,生命永遠定格在了54歲。
連續24天奮戰在防疫一線
陳力群干部任免審批表 高安市委宣傳部供圖
“萬萬想不到,他居然就這樣走了。”灰埠鎮人民政府副鎮長丁暉說,談起在防疫抗疫工作中每天朝夕相處的同事陳力群,他眼眶發紅。
“從大年初一到廿四連續24天,陳力群沒有休息過一天,也沒有叫過一聲苦、喊過一聲累。”丁暉說,他日夜堅守在崗位上,看起來渾身有使不完的勁頭。
在陳力群的辦公桌上,一摞摞碼放整齊的人員信息排查記錄、一筆筆清晰的防疫物資采購發放臺賬、一份份返崗返工人員健康證明……見證了他的持續工作和連軸運轉。
陳力群辦公桌上碼放整齊的抗疫工作資料 高安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攤開的返工人員登記冊上,靜靜地躺著一支筆,數字停在345,這是不到兩天時間里,他為全鎮湖北返崗返工人員開出健康證明的數量。
2月13日,江西發布了《關于進一步落實“科學防控、精準施策”要求,做好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關事項的公告》。該公告要求以縣域為單元實施分區分級管控,實行封閉式管控和流動性管控,并提出統籌疫情防控與復工復產結合。
彼時,高安作為疫情較輕的68個縣區之一也啟動了復工復產工作。
復工復產工作啟動后,身體健康的村民紛紛要外出務工,陳力群每天要對上百人的健康證明材料進行收集、蓋章、登記造冊,工作量巨大,有時匯總登記,一做就是幾個小時。
“工作量這么大、這么辛苦,他從沒說過累,也毫無怨言,只是提到過手腳偶爾有點發麻。”回憶起陳力群去世前兩天,有同事無意間聽到他這樣說過。
每天早7點忙到晚上12點
高安市灰埠鎮是人口大鎮,下轄21個村、居委會,182個村民小組,人口近5萬,疫情防控任務較重,鎮里所有干部每天都要連軸轉。
“我們要24小時隨時待命,傳達上級指令或者處理緊急情況。”灰埠鎮防疫指揮部綜合協調組工作人員鄒志南說,在抗疫這段時間,他和陳力群一起作戰了二十多天,從大年初一開始,陳力群就沒有回過家,留下妻子照顧年邁的父親和年幼的兒子,全力以赴投入到疫情防控中。
“因為工作任務重,又出不得半點差錯,這段時間每天從早上7點開始,到晚上12點,他基本上就沒怎么停下來過。”熟悉陳力群的丁暉說,他從事機關出納、食堂管理員工作13年,因為做事公道正派、嚴謹細致、認真負責,深受鎮機關上上下下的信賴。
“陳力群負責全鎮防疫物資的采購,5萬多個口罩、1萬支體溫計、250公斤消毒液、230瓶酒精、8萬多份宣傳材料,由他安排分發到全鎮各個村組,在高度緊張忙碌的工作狀態下,這些資金、物資無一筆差錯、無一例失誤。”丁暉回憶說。
“陳力群管了鎮機關食堂13年,雖然家庭貧困,但他從來沒有拿過公家一粒米、一棵菜。”長期分管后勤的灰埠鎮黨委委員陳瓷英說,“他是一個公私分明、克己奉公的人。”
“陳力群,在防疫抗疫這場大考中,用生命詮釋了一名基層干部的履職盡責、擔當作為。”上述官方消息還稱,雖然有著長期的基層經歷、背負巨大的生活壓力,但是陳力群從未向組織提過任何升遷及生活上的要求,對黨政辦副主任的職務、四級主任科員的待遇,從來沒有過不滿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