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健運, 則氣血生化充足; 反之若脾失健運, 化生氣血不足, 則無營養物質濡養五臟故九竅亦失養, 則耳竅經絡無氣血滋養可見耳鳴之癥。
怎么理解這句話呢?來說一則醫案你就了解了。
周女士27 歲, 雙耳耳鳴三年有余,曾自行服用六味地黃丸未見好轉, 一直沒有重視,近一周患者自覺耳鳴加重,耳鳴聲也由原來的間斷性轉化為持續性。
患者舌淡邊有齒痕, 苔薄白, 脈細無力; 患者雙側外耳道均通暢, 鼓膜完整無破損,辯證:脾胃氣虛證,治則為健脾益氣、 開閉通竅
開方如下:黃芪、人參、 炙甘草、白術、陳皮、升麻、柴胡
用益氣升陽、 調補脾胃 之法,方以補中益氣湯加減來治療耳鳴。 補中益氣湯出自《脾胃論》, 方中重用黃芪為君, 臣以用人參、 炙甘草, 君臣相伍,可補中氣、 固表氣, 補一身之氣; 白術、 當歸為佐藥, 白術可健脾補氣助運化, 當歸可補養營血, 且使所補之氣有所依附;陳皮理氣和胃, 使諸藥補而不滯; 升麻與柴胡用為佐使之藥,使所補氣血上升通于耳竅。 全方可健運脾胃之氣, 又能恢復中焦上騰下達之功, 從而清陽之氣通致耳竅使其得以濡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