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網絡上易學方面的諸多領域,如六爻、八字、奇門、六壬、紫薇等方面的學習資料泛濫成災,數不勝數,幾乎每一個領域都少說有幾十種門派家數。
別的不說,就拿易經來說吧,有梅花易數,六爻,還有在道門中流傳的古易。
僅就六爻而言,我所知道的大概有京氏六爻、盲派六爻、皇極六爻、新派六爻,以及在民間流傳的所謂民間六爻。
而每一個六爻系列中又分裂為好幾個家數,總有那么一些自認為聰明絕頂的六爻高手們,爭相扎進六爻的深淵里,在每一個六爻體系中挖挖補補,將之變成為自己的獨門絕技,開始大量著述,編資料,招學員,且學費奇高。
非但如此,各路大師們在他們各自的資料書中,都無一不在攻擊其它門派的不足,極盡渲染自己的神斷妙測,似乎都已經登上了易學最高峰,準確率都至少達到了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甚至還有人聲稱達到了百分之百。如果愛好者們跟著他學習,不出幾個月甚至幾天工夫就能成為高手。想想這些令人心潮澎湃的廣告語,是不是特別誘人?
我每每看到這些所謂的神斷,常常會從心底生出種種疑惑:都到了神仙境界了,至于如此賣力地在網上吆喝嗎?且一吆喝就是幾年十幾年?真正的高手崛起之路這么難?要吆喝這么久?
但現實中,確有不少人以為真的碰上了神仙,以為花上幾千幾萬大洋,幾個月甚至幾天工夫,就可以學得一身絕技橫行易壇了。
然而在網絡上,人們看到更多的是,某人揭露某位大師的所謂神斷,所謂秘法,無非都是為了騙錢而已。這樣的事情很多很多,一搜大把,我也不點名了,以免受到無謂的攻擊。
雖然我學易基本靠自學,靠看書,年輕時和幾個聊得來的兄長交流過,也訪過民間盲師,還踢過卦攤,鄉下縣城的,省會的,武漢、廣州、深圳都踢過。
地攤有沒有高手?難說。很多人說沒有,我也沒碰到。但我以前學到的流星訣卻是地攤上一位中年男士教的。
我唯一正式拜師是在前幾年,為了眀白新派八字到底是怎么回事,拜的一位新派老師,山東人,姓李,易圣李涵辰的面授班學員,這是一個令人尊敬的老師,因為他的兩句話,讓我覺得他是一位實在人。
第一句:幾天或幾個月學會算命根本不可能。
第二句:把流年算到百分之六十以上就是高手。
和那些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盡展忽悠大法的大師們完全說的不一樣。
所以想學習易學某一領域的愛好者們,我的建議是先不妨自學,比如想學六爻的,不管你們跟著誰學,基本知識都是一樣的,無非天干地支,六親六神,生克制化,刑沖合害墓絕破之類,這些看看書就可以了。
初學者可以先看看諸如《增刪卜易》《黃金策》之類的經典六爻書,先看里面的基礎知識,切實明白用神原神忌神仇神的真實含義,搞清楚六親旺衰,以及六親真實的社會類象和自然類象,明白地支之間的作用關系以及作用方式。
初級知識學得越扎實,對于中級知識的了解是有很大幫助的。
到了中級,就需要明白年月日時四值在實際斷卦中需要怎樣進行分析了。年代表什么?月代表什么?日代表什么?時辰又代表什么?這些都是衡量卦爻旺衰的依據。
知道怎樣理解卦爻中的世應位,如何用世應位來配合用神進行初步斷卦。
學習六爻需要記斷語嗎?以前我受邵偉華老師的書的影響,確實記了一些斷語,什么二多譽,四多懼,三多兇,五多功,五爻動來生世,平步青云等等。
但現在斷卦,早就不用了這些東西。
因為所有預測術里面都有大量的斷語,都是前人經過大量卦例的實踐而總結出來的經驗,都是基于某一個元素的存在而判斷另外一個元素的存在。換句話說就是每一條斷語都存在著一個或多個前提。如果我們不明白斷語的使用條件,而一味照搬,不用說準確率可想而知。
想學好六爻,基礎至關重要,很多學習者連六親世應都沒弄明白,就急急忙忙地扎進用神里面。
用神哪有這么簡單?很多資料書的作者們都沒有過用神關,你怎么學?
我初學六爻時,其實最早學的是梅花易數,由于梅花易太過隨心所欲,不但起卦方法隨意,斷卦方法也隨意,即使你把卦起錯了,也能斷準,所謂錯卦錯斷是也。
大師們神斷一般的梅花易數,非但沒有把我引入梅花室內,反而讓我就此止步,轉頭進入六爻。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就不會梅花了,誰還沒有幾個拿得出手的梅花神斷?只是當年的神斷之后,我再回頭看卦時,怎么也想不明白當年為什么要這樣斷?依據是什么?我找了許久也找不到依據。沒有了理論依據,也就相當于沒有統一的梅花模式,也就不具有普適性。
而六爻則要規范得多,六親類象,世應類象,地支作用關系及其作用方式,用神忌神原神仇神,月日影響下的卦爻旺衰,動變爻的產生及其影響方式,所測人事物的過去時,現在進行時,未來時,都可以從卦爻本身找到依據及其對應方式,從而可以預測一定時空當中的人或事物事件的成敗吉兇。
學習六爻一定要明白,易學中的哪些知識是六爻用得上的,用不上的東西我們直接選擇無視,不要什么東西都往六爻上面扯,那些都不是六爻本身所固有的東西。
京房創建的六爻模式,其實就是將六爻放在現實環境當中進行的一種深度模擬。
這就要求我們學會如何將六爻中的六親與現實生活中的人事象進行合理的類比,將卦爻與現實一一對應,弄清楚了現實生活中的人或事物發展的規律,也就明白了卦爻中的六親變化的規律,從而可以判斷吉兇成敗。
上面講的可能讓許多六爻愛好者們不易接受,他們似乎更傾向于去學什么呢?
學習那些所謂絕招,一秒鐘就能確定下來的用神,一秒鐘就能確定下來的六親生克關系,包括世應,飛伏,動變,合沖,恨不得有個絕招把這些東西一秒鐘就能搞定。
想法雖好,可能嗎?現實世界中的人事物,有哪一點是可以輕輕松松地搞定呢?每一個事件的發生發展到高潮再到結局,無一不伴隨著變化轉折反復,對應于六爻當中亦是如此,卦爻的相互作用方式不也是變化多端嗎?
所以,學習六爻無捷徑可走,從最基礎的東西開始入門,到中級再到高級,所有的技法都只不過是基礎知識的延伸升華細化而已。
比如用神,初級告訴你們什么是用神,而中級告訴你們怎樣圍繞用神判斷吉兇成敗,到了高級,又會告訴你們用神的層次、用神的真假。
學習六爻用不著去獵奇,用不著去尋找什么秘訣什么絕招,把基本的東西學好,然后再深入吃透。
當學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有了一種獨立鑒別真偽的能力,知道什么書有用,什么書沒用。
在學易的道路上,明辨永遠比博學更顯得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