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萆薢
萆薢分為綿萆薢和粉萆薢,藥用部位是二者的根莖,一般像浙江、福建那邊地區比較常見。
作為中藥材的話,綿萆薢一般是制成不規則的斜切片,是黃棕色或者黃褐色的外皮,切面介于灰白色到淺灰棕色都是正常的;
而粉萆薢的話,一般是不規則的薄片,外皮是灰棕色或者棕黑色,切面則是黃白色或者淡灰棕色。
功效作用:萆薢歸于胃、腎經,有利水祛濕、祛風、止痛、化濁、除痹的功效。
適宜人群:由于萆薢有祛濕除痹的作用,所以經常用它來治療風濕疼痛,能夠通絡除痹,對關節屈伸不利有很好的作用,尤其是還可以和牛膝、附子一起合用,主治關節寒濕。
而根據它利水化濁的功效,是治療小便渾濁的上等藥材,經常是搭配益智仁、石菖蒲來作茶飲,同樣對于尿酸過高形成的結晶也是有一定作用,能有一定的降尿酸的作用。
5、威靈仙
威靈仙也跟大多數中草藥一樣,是以根莖入藥,它主要是生長在云、貴、川等地區比較多一點,還有廣西、廣東、安徽等。
尤其威靈仙對氣候和土壤的要求其實不嚴,但是喜歡富含腐殖質的位置,所以灌木叢、山谷溝這些富含腐殖質和相對來說比較濕潤、陰涼的地方是最好不過的。
功效作用:威靈仙有利濕、祛風寒、消炎、通絡、止痛以及化痰行氣的功效。
適宜人群:威靈仙的功效繁多,所以在不止在漢族有應用,同樣的在蒙族、苗族、土家族的醫藥史上,它也有很多的應用。
因為有利濕、祛風、通絡止痛的功效,所以威靈仙能治療風濕骨痛、牙痛、頭風、關節麻痹、腰腿痛等等一些病癥,而且它利尿、消炎,所以降尿酸、黃疸、黃疸型傳染性肝炎也有一定的治療效果。
而且威靈仙還有一個獨特的地方時,能夠對食道的異物有一個化解的作用,所以魚刺卡喉嚨也能用它來治療。
6、防風
防風在本草綱目中受到尤其的贊譽,夸它是除風去濕的仙藥,而它本身是喜歡涼爽干燥的氣候條件,所以華東地區、河北、黑龍江、內蒙這些地方比較生長的比較多。
入藥的部分是它傘狀的根部,在春秋兩季采收新鮮的防風植物草本,然后留下根莖,洗干凈之后用水浸泡,切片曬干后就能直接入藥了。
功效作用:從本草、藥類法象等眾多古籍中記載的來看,防風有祛風、利濕、解表、止痛的功效。
適宜人群:防風因為有祛風利濕的作用,所以對于脾虛濕氣重的人有很好的祛濕作用,從一定程度上也能達到一個增加排尿、加強代謝降尿酸的作用。又能解表,所以對治療風疹、皮膚瘙癢都有很好的效果,還能治療風濕引起的關節疼痛等等一些情況。
結語:關于降尿酸最厲害的草藥就介紹這六種,除此之外,尿酸偏高的人群尤其是在飲食上面要格外注意,無論是中藥還是西藥,尿酸的含量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所降低,如果病癥的根本得不到控制,藥物都是白費的。
所以平時要少吃內臟和海鮮這些嘌呤含量高的食物,而且要忌酒,尤其是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