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土茯苓作為主藥,治療牙齦腫痛乃至口腔潰瘍,并不是個案,從幾十例均獲良效的臨床案例中,有一個下面的例子。
52歲老張,其牙齦腫痛并不是近幾天的事,而是有了一年多了。牙齦腫痛處總是伴有出血,對冷、酸、燙、硬的食物心生懼畏感。
觀老張牙齦,為中度萎縮,伴有紅腫,齒衄,口味重、臭。而且老張大便黏膩不爽,小便黃赤,舌紅苔白膩,脈滑略數。
基于老張的上述癥候,中醫給其辨證為脾胃濕熱蘊結證,治療方法為清熱解毒祛濕之法。
治療方劑,先是重用土茯苓組方,以土茯苓(重用到60g)、薏苡仁、生石膏(先煎)、黃連、黃芩、蒼術、川牛膝、梔子、荷葉、升麻等組成。
效果怎么樣呢?
正如遣方用藥的醫生期待的那樣,老張服用近三天,牙齦腫痛及其他諸癥大為削減,再服六劑竟痊愈。
因為老張有牙齦腫痛一年多的長久病史,這次愈全并不代表之后不會復發。
那怎么辦呢?
醫生讓其回家后每次用土茯苓100g煎水500ml冷藏備用,具體用法是每天晚間刷牙后用15ml土茯苓汁兌水50ml涼白開漱口,果然,醫生隨訪1年未再復發。
中藥土茯苓,性味甘淡平,入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祛濕通絡、通利關節的功效。
正如《本草綱目》中記載的土茯苓的那樣,能:“健脾胃、強筋骨、去風濕、利關節、止泄瀉,治拘攣骨痛,惡瘡癰腫,解汞粉銀朱毒?!?/p>
一般來說,牙齦紅腫,牙齦鮮紅色,我們還認為與胃火熾盛有關。胃中濕熱熾盛,為胃氣不和,機能亢進,胃火上炎熏蒸于口舌,熱盛灼盡,而導致牙齦鮮紅腫痛,嚴重的伴有出血,舌苔黃膩或白膩,口干,脾氣急躁等。
而上述案例中老張的牙齦腫痛,正是胃火熾盛所致,且纏綿難愈。
所以醫生用中藥組方尤其是重用土茯苓來清熱解毒、除濕通絡,這個效果是其他藥物所不能達到的;因此在治療牙齦腫痛時重用土茯苓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我們的目標是:天下無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