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痛風初期幾年只消炎止痛,不好好降尿酸的老風友,一旦痛風七八年、十來年后間歇期越來越短,急性期也不像原先那樣紅腫熱痛的痛不可耐,而是雖然腫脹酸痛,但還可忍受,可是這種從不消失,白天黑夜一直漫痛的感覺也很煩人。
直到有一天,發現腳部或腳踝部出現了凸起,體內持續結晶沉淀的尿酸鹽在身體內藏不住了,長到身體外面,影響了關節功能,導致走路不在正常...
這個時候再想起應該好好地降尿酸,慢慢把長出來的痛風石給溶解掉...
才發現,高達五六百的尿酸怎么吃藥也降不下去,即使降下去也降不到300以下的目標范圍,才想到悔不當初為什么沒聽醫生的話,對反復發作的痛風滿不在乎。
如果你是這樣的痛風者,那今天分享的這個中藥內服+藥酒外敷的方法,應該好好看看。
醫生選取了屬于痛風性關節炎慢性期患者110名,隨機分為對照組和治療組,其中男性患者81名,女性患者29名,最小的23歲,最大的63歲,兩組各55名。
治療方法:
對照組:內服別嘌醇降尿酸,塞來昔布患者癥狀。待關節癥狀消失,血尿酸、血沉水平恢復正常后停藥。(停藥的做法對嗎?如果停掉降尿酸的別嘌醇,尿酸不會再升高上來嗎?)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同時輔以中藥湯內服治療。中醫對于慢性期痛風采用益腎健脾、利尿化濁治療,以健脾益腎除痹湯(為記憶方便本文暫命名)組方(應平臺要求略去克重,感興趣可關注@中醫科院藥學博士后私信)由豬苓、黨參、茯苓、當歸、澤瀉、赤芍、防己、獨活、甘草、牛膝、桑寄生、薏苡仁組成。同時在給以外用藥酒外敷,痛風熏洗湯組方由當歸、紅花、獨活、丹參、威靈仙、姜黃、赤芍、菊花、虎杖、蒲公英、莪術、敗醬草、秦皮、木瓜組成,將上述藥材放進2公斤白酒里,浸泡一個月后外敷患處,每日2~3次。半個月為一療程,連續治療2療程。
療效標準:
痊愈:癥狀和體征完全消失,關節活動正常,實驗室指標都在正常范圍之內。
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明顯消失,關節活動和實驗室指標基本恢復正常。
有效:臨床癥狀基本消失,關節活動和實驗室指標好轉。
無效:臨床癥狀和體重沒改善或加重,關節活動沒好轉,實驗室指標異常。
治療結果:
治療組:痊愈9名,顯效21名,有效23名,無效2名。血尿酸從治療前的平均574降低到362.
對照組:痊愈4名,顯效16名,有效25名,無效6名。血尿酸從治療前的平均561降低到442.
從上面的療效看,無論是臨床療效合適降尿酸程度,中西醫聯合的方法,顯著好于純西藥方法。
痛風疾病具有遺傳性或后天獲得性兩種因素,中醫領域歸于痹癥范疇,主要由于喜歡食用油膩、嗜酒和體力活動少等導致的脾胃運化失常,脈絡不通。痹阻等引起的關節疼痛,治療上通常以通絡消痛、化瘀活血為主。
上面醫生采取的西藥之外,加上中藥內服和藥酒外敷的方法,方中蠶沙、蒼術、萆薢、川牛膝、生薏米、地龍、防己等具有清熱化濁、抗炎鎮痛、解熱、消腫、止痛功效。
山慈菇含有秋水仙堿成分,可有效化解關節癥狀,有抗炎作用。
赤芍、蘇木、丹皮、川牛膝、地龍等有活血化瘀功效。
陳皮可堿化尿液、改善體內酸堿平衡。
土茯苓、車前子、山慈菇、地龍、薏米有促進尿酸排泄功效。
諸藥合用可快速緩解關節癥狀,降尿酸的效果。同時服用西藥,體現了中西醫聯合治療思路,西藥治標迅速,中藥治本、除根,從而可標本兼治。
總之,我們的目標是:尿酸不再高,痛風不會犯,遠離痛風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