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蓯蓉,是多年生寄生草本植物,生于大草原,半沙漠地區,常在馬糞中生長,也稱沙漠人參、大蕓,和沙棘果一樣,為游牧民族藥食兩用的保健,傳說古時牧民身強體壯,性剛善斗, 除了喜歡吃牛羊肉,也與采食肉蓯蓉有關。
本品最早記載于《神農本草經》,本品味甘、酸、咸,性溫,歸腎、大腸經。味甘而能除熱補中焦脾胃,味酸而能養肝,味咸而能入腎益精血,使陰氣滋長;性溫而能溫腎陽,使陽從陰生;陰陽協調,五臟不溫不寒,故不助熱,乃陰陽雙補的佳品。
主要功效:補腎壯陽,滋養精血,潤腸通便。
適應癥:適用于腎陽虛、精血虧虛引起的功能下降,想法減退、腎虛便秘、體能下降、男子遺泄、不育、尿頻、記憶力減退、痤瘡等。
(一)治療腎陽虛功能減退。
肉蓯蓉配合巴戟天陰陽貨,菟絲子,補骨脂等植物類補腎壯陽藥,或者配合鹿茸等動物類補腎壯陽藥。
(二)治療男子遺泄、尿頻等陽虛固攝無力癥。
可以配合菟絲子,覆盆子,五味子,金櫻子等固攝藥。
(三)治療陽氣推動無力的虛損性疲勞癥。
肉蓯蓉可以溫腎陽、益腎氣,腎陽與腎氣是機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所以肉蓯蓉通過溫補腎陽、助推腎氣,可以使人之力氣倍增,如《集驗良方》中的大增力丸,就是用肉蓯蓉為主藥,若配合補腎精的黃精,可大增其效。
(四)治療腎陽虛引起的不育癥。
關于肉蓯蓉治療不育,《神農本草經》是這樣記載:“強陰,益精氣,多子”。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些人在備孕前期會服用肉蓯蓉。
(五)治療腎虛便秘
腎虛血虧便秘:肉蓯蓉佐當歸,熟地黃,何首烏,或加白芍藥,生地黃,治療口干舌燥,咽喉腫痛,頭目眩暈,面紅煩熱,大便燥結,特別適用于體質虛弱,或者年老體弱的腸津枯少者。
脾腎兩虛便秘:有研究報道,肉蓯蓉配生白術,枳殼,治療慢性便秘50例,結果49例有效,有效率占98。%。。
虛寒便秘:肉蓯蓉配附子,白術,治療腎中火衰,畏寒怕冷,小腹冷痛,虛寒性大便秘結。
(六)治療腎虛引起的記憶力減退。
《證治準繩》中記載有蓯蓉散,為肉蓯蓉,續斷,石菖蒲,白茯苓,遠志,各等分組成,研粉,制丸,久服可至老而不忘。
(七)治療內分泌紊亂引起的痤瘡。
不論何種證型,可用肉蓯蓉配合淫羊藿,山楂,蒲公英,薏苡仁為基礎方,隨證加減,淫羊藿和肉蓯蓉可以調節內分泌,而山楂可以抑制皮脂腺分泌,蒲公英薏苡仁可以殺菌消炎散結。
(一)和淫羊藿的區別:
肉蓯蓉和淫羊藿的藥性和功效類似,藥性都偏溫柔平補,溫而不燥,補而不峻,滑而不泄,無助熱傷陰之弊,無論是陽虛還是陰虛,只要無陰虛火旺癥狀,皆可配伍使用,與藥性剛燥的附子肉桂不同,如果陰虛火旺癥狀明顯,可配合大劑量生地,以平衡陰陽;它們的功效都可補腎壯陽,調理沖任,它們功效的不同點在于,肉蓯蓉可以潤腸通便,適用于腎陽虛兼有便秘,而淫羊霍則主要以補腎壯陽為主,適用于腎陽虛兼有便溏。如果大便正常,兩者可同時使用,或者單一應用。
(二)和巴戟天的區別:
肉蓯蓉溫潤多汁,強陰益精,溫補腎陽,為陰陽平不之藥。巴戟天,雖然也可以溫補腎陽,除了沒有潤腸通便的效果,其他功效與肉蓯蓉類似,但是巴戟天性辛溫,雖有潤性,但巴戟天溫陽助火傷陰之力比肉蓯蓉更強,陰陽兩虛,而偏于陽虛時,兩者常同時使用,可增強溫補腎陽之效。
(三)與何首烏的區別:
兩者均善補精,而何首烏兼能補陰血,而肉從蓉則兼能補腎陽腎氣,何首烏偏于養精血,而肉蓯蓉善于溫腎陽。陰陽兩虛,而偏于陰虛時,兩者經常同時使用,合用則陰陽氣血精兼顧,效果更佳。
肉蓯蓉益精氣,溫腎陽,潤腸道,溫而不燥,滋而不膩,無助熱傷陰、滋膩脾胃之痹,益陰益陽,為陰陽雙補之佳品,對精氣虧虛、腎陽不足的陰陽兩虛證尤為適宜,特別是對腎陽虧虛引起的男子功能下降、不育癥,及年老體衰引起的腎虛便秘應用廣泛。
值得注意的是,再運用肉蓯蓉溫補腎陽之效時,要格外注意是否有陰虛火旺證存在,如果有,應該適當配合補陰藥,以平衡肉蓯蓉的溫性,以免助熱傷陰。再者,如果脾胃虛寒,經常大便溏薄,則應該慎重考慮使用肉蓯蓉,以免滑腸。中醫診病,是在四診合參之后,立法選方,隨癥加減,切不可根據零星癥狀,將功效相似的中藥進行盲目堆砌成方,如果你也有上述的問題,應該在中醫師的辨證論治下指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