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昔朱顏成暮齒,須臾白發變垂鬢。”是詩佛王維晚年消極遁世,白了青絲。
“得一日,過一日,鬢邊白發參參出。”是明代文學家、書法家陸深對現白發的豁達與珍惜當下。
眾所周知,隨著人的年齡增大,人老了以后,頭發變白是很正常的生理現象。那你們知道為什么會有白發嗎?
首先,我們中醫認為啊,腎是先天之本,在華為發。我們都知道,機器用久了就會老化,人的器官也是如此,腎臟“衰老”,腎功能不足就容易造成氣血虧虛、腎精不足。頭發作為腎精是否充盈的外在表現,腎精不足,頭發這邊就自然而然地變花白。此亦無可厚非。
再者,中醫還講“發為血之余”,主要是說明頭發與肝血之間的密切關系,前人認為頭發的營養來源于血,故年少血氣充盛時,頭發茂密色黑而有光澤。年老肝血不足、腎氣虛,頭發變為蒼白,易於脫落,故有“發為血之余”之說。
所以啊,我們不難發現,腎氣虧虛、腎精不足、血瘀阻遏是青絲變白發的主因。
今天向大家講一個既能養腎益精又能活血化瘀的方藥吧——七寶美髯丹
七寶美髯丹,明·《本草綱目》引《積菩堂方》為補益劑。組成:制何首烏、當歸、補骨脂、枸杞子、菟絲子、茯苓、牛膝,我們一起過一遍。
制首烏味苦、甘、澀而溫的性味,歸肝經、心經、腎經。制何首烏是何首烏的炮制加工品,是用黑豆汁煮出來之后制成的。制何首烏有補肝腎的作用,可以補肝腎、益精血,可以強筋骨,也有治療須發早白的功能,用于血虛而出現的面色萎黃。
血不能榮養五官而出現的頭暈、耳鳴,且不能上榮于發,發為血之余,出現須發早白、腰膝酸軟、四肢沉重麻木的虛損病癥,以及崩漏、帶下、腎氣不固的現象。另外,制首烏也有降脂的作用。
首烏
當歸藥性甘、辛、溫,歸肝、心、脾經。當歸是一個補血、活血的藥物,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可以用來治療血虛等癥狀。在治療面色萎黃、眩暈心悸等癥狀時,常與熟地黃一同使用,如四物湯。
當歸
補骨脂辛、苦、溫,歸腎、脾經。它是一個溫補腎陽的藥物。因為有補腎作用,腎有固澀收斂的作用,因此可以對男性遺精、遺尿、尿頻都有一定治療作用。
補骨脂
枸杞子味甘,性平。歸肝、腎經。枸杞子的功效是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對于肝腎陰虛及早衰癥具有治療作用。
它滋補肝腎之陰,是平補肝血腎精之品,對于精血不足之視物減退、內障目眩、腰膝酸軟、遺精滑泄、耳聾、牙齒松動、須發早白、失眠多夢以及肝腎陰虛,潮熱、盜汗、消渴癥等均有治療作用。
枸杞子
菟絲子其藥性甘,溫,歸于肝、腎、脾經。菟絲子可以用于治療肝腎不足引起的視力低下,治療腎虛,包括陰虛和陽虛,但多見于腎陽虛。
對于男性來說,菟絲子是一種中藥材,具有補腎益精的功效。研究表明,菟絲子具有促陽和增強精活力的作用,對男性腰膝癥狀具有調理作用。
菟絲子
茯苓味甘、淡、平。歸心、肺、脾、腎經。主要功效是利水滲濕、健脾寧心。在臨床中茯苓的作用主要是治療水腫尿少、痰飲、視物旋轉、大便溏瀉、心神不寧、驚悸失眠、脾虛食少等。茯苓對兩個方面的疾病治療效果最好:一、祛濕氣。二、治療心悸、失眠。
茯苓
牛膝(懷牛膝)味苦、甘、酸,性平,主入肝、腎經。牛膝具有逐瘀通經、補肝腎、強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的功效。臨床可用于瘀血阻滯之經閉、跌撲傷痛、腰膝酸痛、淋證、水腫、吐血、牙痛、口瘡、頭痛等證。
懷牛膝
做一個小小的總結:這個方子肝腎經血虧虛、元陽不足為基本病機。方中赤白何首烏并用為君,以補肝腎、益精血、烏須發、壯筋骨。枸杞、當歸、牛膝、菟絲子、補骨脂、白茯苓七味藥物同用,寓陰陽并補、肝脾同治、精血共滋之效。#好醫生為健康護航##超能健康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