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30歲體檢查出房顫,但是身體沒有明顯感覺,陣發性的,應該有1~2年了。當地醫院說要做手術,感覺偶然發現的、癥狀也不明顯就要手術,是否沒有必要?”
說到這個問題,我記得曾經跟大家講過一個因大面積腦梗送到急診科搶救的患者,開始根本看不出任何心臟不適的情況,后來才發現罪魁禍首其實是房顫。也正是因為房顫導致的血栓引發了腦梗,這才被送往醫院。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這種無癥狀的“房顫”!
既然要講無癥狀的“房顫”,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房顫?
房顫是心房顫動的簡稱,是最常見的一種心律失常。眾所周知,正常人的心跳頻率是 60~100 次/分,這是由心臟的「司令部」——竇房結控制的,所以節律體現為正常的竇性心律。但是當某些因素使心房跳動的頻率達到 350~600 次/分,而且極不規則時,心房內各部分肌纖維就不能順序的收縮,而是在極不協調地亂顫,心房便失去了整體有效的機械收縮,從而不能夠幫助心臟內的血液泵到全身,就是「房顫」。
房顫有癥狀:
(1)心悸:就是感到心跳紊亂或心跳加快,體力疲乏或者勞累;
(2)眩暈:頭暈眼花或者昏倒;
(3)胸部不適:疼痛、壓迫或者不舒服;
(4)氣短:在輕度體力活動或者休息時感覺呼吸困難
心悸、呼吸困難、乏力、頭暈等都是房顫的常見癥狀,甚至少數患者會出現多尿、黑矇和暈厥。可偏偏就有這樣一些患者,上述的這些癥狀他們都沒有,對房顫完全沒“感覺”,這就是“無癥狀房顫”了。
無癥狀的“房顫”具體有哪些危害?
房顫的危害主要有三個方面:
(1)影響生活質量:患者出現心悸、胸悶、頭暈等癥狀;
(2)增加血栓栓塞的風險:可表現為偏癱(腦卒中)、劇烈腹痛(腸系膜動脈栓塞)及肢體發黑(肢體動脈栓塞)等;房顫時心房有效收縮功能喪失,血流混亂而易形成血栓。若血栓脫落,栓子隨血液循環到全身,可引起腦梗塞或體循環栓塞而致殘、致死。
(3)導致心臟結構發生變化:長期房顫可引起心臟擴大,導致或加重心力衰竭;另外,房顫患者心房有效收縮功能喪失和長期心率過快可導致心動過速性心肌病,也可導致心功能下降甚至心力衰竭。
而無癥狀的房顫則因為其隱蔽性能在“不知不覺”中增加患者腦卒中、損害心功能,甚至致死。可以說是“傷人于無形”!
其一,無癥狀房顫患者因未能及時發現,而長期暴露于快速的心室率之下可以出現心動過速性心肌病,進而發展為心力衰竭。
其二,多年已經適應了無癥狀房顫的患者,不積極治療,可能會突然發現心臟會逐漸擴大,還會增加心力衰竭及腦卒中的發生可能,最終增加死亡風險。
還有一些抗心律失常的藥物,能使部分房顫患者無癥狀表現,很多心律失常患者還誤以為沒癥狀就是病轉好了。但是仍有少部分患者可以觀察到無癥狀房顫發作。
為什么得了房顫要做手術?
房顫如果不積極治療,不僅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還可能導致心衰、卒中等疾病。
房顫的治療主要有三個目標:
(1)控制心室率;
(2)控制心臟節律;
(3)預防血栓栓塞。
控制心室率是指使心臟實際跳的次數。控制心臟節律是指轉復和維持竇性心律。對于癥狀較輕的老年房顫患者,首先要控制心室率其次要抗凝治療,預防血栓栓塞并發癥。
對于頻繁發作的陣發性房顫,藥物治療可以合用幾種抗心律失常藥物,但不能根治房顫,只能達到減少房顫的發作次數和持續時間,所以對于頻繁發作的陣發性房顫,建議行導管射頻消融術治療房顫。
除此之外,房顫還有以下3個特點:
1)越發越嚴重:從疾病的初期到晚期,從偶發到持續發作,從陣發性房顫、到持續性房顫、再到慢性房顫,如果不積極治療,房顫會越發越嚴重;
2)藥物只是治療的第一步:經過大量的臨床病例觀察,藥物治療房顫的效果不是很好,另一方面,長期服用藥物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改變、肺纖維化以及胃腸道反應,給患者帶來很多不適;
3)導管射頻消融手術消除房顫病灶治療房顫:房顫大多起源于肺靜脈,少數可能來自肺靜脈外的一些位點,射頻是一種高頻電流能量,作用于心肌時可導致局部壞死,此后以瘢痕組織替代愈合,從而截斷傳導通路。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森林大火時拔除樹木和野草而制作的隔離帶。因此隔離肺靜脈的心電活動可治療房顫。
下面我們來看下射頻消融術治療房顫的過程:
第一步:在DSA手術室,在穿刺點皮膚消毒后進行局部麻醉,病人在整個手術中都是清醒的,隨時可將自己的感受告訴醫生(但不要亂動)。
第二步:建立穿刺點到心腔通路導管路徑,進行電生理檢查。一般選擇患者股靜脈入路,穿刺點位于兩側腹股溝(即大腿根部),皮膚表面的傷口僅2mm左右,比粗針眼略大。
第三步:記錄房顫患者心臟不同部位的電波活動,進行適當的電刺激誘發心律失常,對異常電波進行分析,準確找到病灶。
第四步:選用特制的射頻消融電極準確到達患者病灶部位,短時間內發射射頻電流,從而使局部心肌組織干燥壞死,阻斷異常電波傳播路徑,從而治療心律失常。
第五步:進行心內電生理檢查查看手術結果,檢查結果正常則手術完成。患者術后需要平臥制動8~12小時以利穿刺處止血,然后就可以下地活動了。一般2~3天就可以出院。
總之,房顫的治療取決于房顫的類型、癥狀及其嚴重程度,同時還要考慮合并存在的心血管疾病、心功能狀態以及患者的年齡、一般狀況。如果是時間較短的陣發性房顫(時間<48 小時),能夠自行終止者,可以繼續觀察一下,同時需要注意原有的其他疾病的治療;當然,如果發作房顫時感覺明顯不適,也是需要看醫生的。而對于其他類型的房顫,持續時間超過 48 小時,均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案。
以上內容來源于健康心血管,謹對原作者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