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患者跟我說,他天天腦袋昏昏沉沉,不清醒,有人說腦供血不足,那腦供血不足是常見的疾病嗎,該怎么辦?
首先我們先往好的方面去想!
你真的有病嗎?仔細思考下平時的工作強度和作息時間,過于勞累是引起這類癥狀最簡單基礎的原因,睡眠質量如何?平時夜間休息時是否經常做噩夢,無法令身體得到充分的放松。
然后就是病理方面的常見懷疑!
目前頸椎病是國民性疾病,絕大多數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頸椎損害,當這種損害比較嚴重時,就會導致腦供血不足的臨床現實,如果你的年齡較高,那么患病的幾率就更大了,對于這類患者而言,應該立刻采取治療,否則病情會快速加重,有致死致殘的風險。
最后則是一些發病幾率相對較小的可能!
患者首先應該結合自己的年齡進行考慮,雖然說很多疾病都逐年低齡,但在其他條件相當的情況下,我們依然需要年齡作為參考,中老年患者需要將注意力更多的放在高血壓,動脈血管、神經方面,看看是否是這些地方出現了問題。如果患者年齡較小,我們應該考慮耳部疾病,因為耳部出現異常時,多會使患者出現頭暈。
當然了,患者同時還有嗜睡的癥狀傾向,所以我們也應該考慮一些綜合征,這在臨床上并不少見,患者可能會因為腦部缺血嚴重,使得患者同時出現多種癥狀。
別聽信謠言,任何疾病在沒有明確診斷前,都不應該采取過于積極的治療,否則可能適得其反,我建議你先查下核磁共振,然后進行聽力檢查、心電圖、血液化驗等檢查。
不要覺得麻煩,精準的診斷從臨床意義上講,其實比后續的治療還要重要,方向對了就事半功倍,相反則就是事倍功半。其實,腦供血不足不能算做病,最多是一種結果或癥狀。
但腦供血不足確實不容小視,因為它提示了大腦面臨的困境。
民以食為天,古代打仗更是強調“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而血液對于大腦而言就意味著糧食,當我們出現腦供血不足時,就代表大腦已經“吃不飽飯了”,長期處于“饑餓”狀態的大腦,不僅沒有精力正常工作,還可能被“餓死”。
沒有什么是絕對的,但任何事物都有著因果關系。
在臨床上,腦供血不足最常見的病因就是頸椎病,而且多種類型的頸椎病都可能會導致這一后果,且不說神經和交感型的,單說椎動脈型頸椎病患者,都可能直接因為受壓嚴重,而影響血液供給,由于椎動脈供應血液量只有1/5左右,所以患者不會有太嚴重的后果,但依然會因為供血量的減少,而出現一些諸如失眠、疲倦的癥狀,降低生活質量。
1,出現一些常見癥狀,比如頭暈、頭痛、失眠、疲倦、心煩、易怒等。
2,肢體功能異常,這提示相關區域組織有所壞死,比如單側肢體麻木、腳踩棉花等、
3,表達能力發生異常,一方面是口齒不清,無法準確表達意思,另一方面是思維遲緩,聽不懂他人言論。
4,無誘因的記憶力下降,或是短暫的恍惚(意識喪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