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的大名叫做足癬。招惹上這種“癬字輩”疾病,想徹底擺脫不太容易,因為它們和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腹瀉等疾病很相似,有反復發作的可能,但不代表不能根治。
很多人,尤其是糙漢子,蠻不在乎,總是放任腳氣自由。腳氣可沒那么友好,它可能會導致小腿丹毒、蜂窩織炎、其他部位皮膚或趾甲皮膚癬菌感染等。
所以,若是腳底、趾間出現紅斑、水皰、角化、增厚、粗糙、開裂等,一定要盡快去醫院皮膚科就醫。
根據腳氣的表現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太一樣:
水皰類
水皰類的腳氣,醫生會推薦刺激性小的霜劑或水劑,如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同時用酮康唑、鹽酸特比萘芬、聯苯芐唑乳膏等抗真菌霜劑涂抹。
皸裂脫屑類
皸裂脫屑類的腳氣,在沒有明顯的皸裂時,可以用復方苯甲酸軟膏剝脫死皮,再聯合使用酮康唑、鹽酸特比萘芬、聯苯芐唑乳膏等外用抗真菌藥。
糜爛類
糜爛類的腳氣,可以用3%硼酸溶液、0.1%依沙吖啶等濕敷,等液體滲出減少時再涂上氧化鋅粉、咪康唑粉等,等皮膚變得干燥后再用霜劑、軟膏等涂抹患處,不適合用刺激性強、剝脫性強的藥物。
當然,這些藥物都需要遵醫囑,亂用可能導致腳氣癥狀加重。醫學科普的意義是幫你掃除健康知識盲區,如何對癥下藥還是要讓醫生根據每個人的具體情況去做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