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末年,清政府軟弱無能,動不動就割地賠款,可是苦了老百姓。許多平常人家養(yǎng)不起所生的孩子,便將孩子送到當時所謂的育嬰堂,由教會撫養(yǎng)。
但老百姓怎么能相信,這些搶了他們地盤的洋人會好心收留這些棄嬰呢?基于一種感情聚眾,再加上流言四起,在1870年6月21日,天津發(fā)生了震驚中外的教場案。
1870年6月的天津,突然失蹤兒童增多,一時流言四起。很快,民間便流傳出了天主教會主教誘拐當?shù)赜變河脕怼白鰧嶒灐薄巴谘廴⌒摹钡牧餮?后證實卻無此事),開始有民眾小規(guī)模攻擊教堂。
后來又加上天津疫病流行,法國天主教在當?shù)卦O立的育嬰堂,收養(yǎng)的嬰兒多為棄嬰,在發(fā)生大面積疫情后,這些免疫力最差的群體極易受到病毒侵襲。當時因為傳染病死去的兒童有三十多人,但是教堂方面沒有對尸體作妥善處理,尸體掩埋不深,被野狗翻了出來,慘不忍睹,每天都有數(shù)百人圍觀。
這兩件事情同時發(fā)酵,民眾反洋教的情緒不可遏制,紛紛聚集討伐教會。
6月20日,民眾與教會發(fā)生正面沖突,修女和神父多名被害,還焚毀了天主教在天津幾乎所有的教堂,打死外國教士、商人多人。
事件發(fā)生后,震驚中外。法國、俄國、美國紛紛向清政府討交代,清政府在洋人的淫威下,趕緊派出時任直隸總督的曾國藩前往天津處理此事。
曾國藩
但這對于曾國藩來說就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經(jīng)他調(diào)查,拐賣兒童事件與法國天主教堂方面無關(guān)。
一面是洋人的討伐,一面是鬧事的群眾,向著哪邊都會落得個不是人的下場。但考慮到清政府本身的實力根本無法與西方列強抗衡,曾國藩決定按照洋人的意思,殺人償命。
這必然引起了民憤,曾國藩迅速在一夜之間,從先前的道德圣人成為卑鄙小人、從中興名將淪為賣國奸臣,舉國上下,口誅筆伐。
鑒于輿論壓力,清政府隨即派出了李鴻章來接手此案件,但判決肇事者死刑的事情沒有辦法改變。
顯然李鴻章在外交上則比曾國藩靈活許多,經(jīng)過他的斡旋,洋人只要求經(jīng)濟賠償,判決結(jié)果減到16名死刑犯。更神奇的是,李鴻章在執(zhí)行死刑當天,來了個偷梁換柱,用原本就被判決了死刑的犯人頂替了教案中的犯人。
由此,李鴻章解決了清政府的一個大麻煩,群眾也紛紛為他豎起大拇指。
這場天津教案引人注目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其引發(fā)了比較大的沖突規(guī)模,更因為這場教案導致曾國藩晚節(jié)徹底不保,由此從曾國藩時代進入了李鴻章時代。歷史雖然過去,但真相終會浮出水面。天津教案用血劃上了句號,曾國藩也在兩年后黯然死去。
(全文完)
更多歷史文章,請關(guān)注下載百科解密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