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季秋天來臨,草木漸漸失去蔥蘢綠意,天空卻多了很多澄澈的時刻。
最近讀了山東人民出版社的新書《德國式物質減法、心靈加法整理術》。
算起來這類有關生活整理術的書讀了好幾本了,受益匪淺。
因此分享一篇心得給大家。
謹祝秋安。謝謝你們一直都在。
-蓮花素手
房間整理術一直都在練習實踐,真的是十分受益。
房子空間越來越大,儲藏室和衣帽間越來越整齊,衣架上清爽的氣息讓自己多了些喜悅。秋日的清晨,很容易地找到搭配的跑步服;出差整理行李箱也變的簡單易行,不再翻箱倒柜地找尋衣物和用品。健身時,也有了更為寬闊的瑜伽空間;讀書時,書架上的書也被整理的眉清目秀了,余生可以拿出來反復翻閱的書都清楚地知道了位置,那一種日常生活中的清爽真的是慶幸自己學到了適合自己的空間整理術。
這些空間整理術的學習得益于閱讀。很多實用的整理術都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在書本中呈現,這樣的書讀多了,慢慢感悟到那些被眾多讀者喜愛的整理、掃除專家的寫作者,他們身上有一些通過整理術實踐不斷提煉出來的生活光芒,這些光芒讓人欣喜,同時也有很強的影響力。
這種光芒的集中體現是一種生活方式里的清流,物質欲望適當縮減,而心靈上的追求適當做加法,崇尚更為簡潔的生活方式,這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很難的生活狀態,實踐之后,真的讓人獲得了輕盈之感。
不為物質所累,只擁有必須使用的物品;增加心靈的深度和厚度;培養不造成身心負擔的打掃與整理習慣。
這些都是《德國式物質減法、心靈加法整理術》這本書所傳遞的生活態度,并不是雞湯,而是作者沖幸子從“掃除天后”的人生實踐中得出來的心得體會,都是家常話,但都說的很在理。
“今后的’余生’不去做束發拼命的’女漢子’,只想用豐蘊積聚的能量,積極地、嫻熟地、優雅地、稍帶帥氣地生活。”
作者沖幸子這樣說。
其實無論加法、減法,我們每個人都在追求一種自在怡然的人生。這樣的人生從自己的居室開始,如果任由多年積累的、所占有的物質充滿了自己的居室,就難有清爽潔凈的環境,那何談自在怡然的生活?
雖然很是贊同沖幸子所倡導的心靈要逐漸地做加法的觀點,但是讀過書之后,仔細想了想有關物質與心靈隨著歲月遞增的相對關系,我倒是覺得,心靈上的負擔也應該逐漸地減負,而做加法的應該是心靈的廣度和深度的探尋。
心靈減負也需要懂得整理術,人往往會有心亂如麻的時候。比如,我很在意的一個人說會做什么事,類似發稿件給我、發郵件給我、打電話給我,我就會很認真地等待,在等待的過程中,如果別人所承諾的那些事都沒做,我就會產生情緒上的多變,從期待、到失望、到憤恨,都是會出現的一些心理變化,這樣就會給自己有一個心靈上的壓力,這就是自己對待他人的一種意志上的重負,是心靈的負擔,是需要有整理術來疏導自己,淡忘、放下、不在乎......走一個這樣的流程。而其實,這一切本就不該成為重負,這是心靈上該卸下的雨水重擔。
人生中總會經歷這些有點硌人的小事情,都是會產生埋怨、抱怨的情緒,這些不是簡單物質欲望帶來的,而是心靈意志上的重壓,這些就應當學會做減法,扔掉過高的期望,讓自己內心通透的時間更多些,掌握一些“心靈整理術”,從技術上規避這些人生的負面時刻。
“人生就是如此,只要活著,悲傷、痛苦、遺憾、快樂都是日常茶飯。” 沖幸子這樣說。
當我心緒不寧時,我會整理居室、衣帽間、書架、廚房、健身間,當所有的空間都變得通透、清新和潔凈,那份纏繞于心的亂麻就會慢慢消散,坐下來,泡杯花茶,拿起那本十年前買了但沒來及看的藏書,一個下午的時光,自會美妙怡然。
幸福就藏在自己心里,歲月的回憶也藏在自己心里。此生有限,不負累前行。
溫馨小摘錄:
“怎么辦啊?”當這種心情來襲時,我只會考慮“怎樣做才可以解決。”
擔心“公司倒了怎么辦?”我就問自己:“我該怎么做”。
心中若存不安,只要專心去想“我該怎么做?”并將未來狀況徹底考慮好,一定會發現光明。
不能說這就是“火災現場的蠻力氣”,相反,人身處絕境面臨選擇時,會涌現出意外的勇氣和自信。
最近,無論碰到什么樣的困難和不安,我都會全盤接受,因為我已修煉了一顆金剛不壞之心。
-摘自《德國式物質減法、心靈加法整理術》之“充分思考,消除內心的不安”
作者:(日)沖幸子著
陳亞男譯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7年07月
歡迎關注“行路與讀書”
一個說閑話看閑書的小地方,喜歡就常來,沒有怨念,只看流年,我們慢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