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漢武大帝》中,魏其侯竇嬰之死是對漢武帝時期政治格局影響深遠的一件大事。
本來竇嬰奉旨扒堤泄洪,淹了王太后和田蚡的田。田蚡仗勢要爭竇嬰家的良田,找竇嬰的麻煩,并借灌夫醉酒罵宴的由頭把竇嬰下獄。竇嬰被田蚡逼得拿遺詔保命,但漢武帝的母親王太后帶著田蚡搶先將尚書署檔案庫中的遺詔存檔拿走燒掉,最終竇嬰因“偽造詔書罪”被處死。
一直為竇嬰的死感到惋惜,同時也一直有一個疑惑就是密詔這件事情到底是誰最早透露給田蚡的?從而導致田蚡伙同王太后取走尚書署密詔存檔,以至于最終置竇嬰于死地!
一、在發生灌夫案之前,田蚡、王太后包括武帝等一干當事人肯定都不知密詔的事情,否則以這事情的嚴重性他們幾位沒人坐得住。雖然此前竇嬰家人對灌夫提起過此事,但考慮到灌夫和竇嬰家的關系,所以在此之前密詔的事情傳出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二、那么田蚡知道密詔的途徑只可能是張湯上奏武帝過程中知情的幾個人。第一知情人張湯肯定有嫌疑,因為他在所有人之前知道此事,而且在入宮見武帝之前有很大的自由時間,有機會向人透露此事。
但通過全劇我們可以看出張湯是一個郅都式的人物,辦案不避權貴只對皇帝一個人負責,并且此人清正廉潔沒什么不法行為,不會跟田蚡攪到一塊去。更重要的是竇嬰沒跟張湯說密詔的內容,張湯還不至于敏感到能預知此密詔跟太后有關!
三、張湯和竇嬰的對話內容身邊的獄卒可能聽到,但在廷尉署這個單獨的刑訊機構,除皇帝之外沒人能插手其中的事情,并且以張湯之精明,還不至于身邊被田蚡插入眼線。退一步說,即便有田蚡的眼線,連張湯都不知密詔的內容,田蚡的眼線還不至于能未卜先知。
四、在全劇中春陀一直是以老實外加反應遲鈍的老太監的面目出現的。但是在這一段表現極其反常:1、當張湯說到密詔的時候,春陀的眼睛明顯一亮,接著又垂下眼皮恢復平靜;2、武帝回頭問春陀有景帝臨終賜密詔這回事,春陀故意裝糊涂,說時間太久記不清了;3、景帝頒賜竇嬰遺詔時只有春陀在場,并且只有他可能知道遺詔內容對王太后不利,也只有他才會想著這時候去通知王太后和田蚡。
五、春陀和竇嬰之間有矛盾。景帝時期,竇嬰有次要面見皇上,春陀攔著不讓見,并且伸出了一只手,想習慣性地想要點好處。可竇嬰不但沒理睬他,還裝著不經意的樣子朝著春陀的臉直接打了個大噴嚏。后來是景帝聽見竇嬰的聲音讓他進去。兩人心中就此種下了仇恨的種子。
基于以上五點,春陀作案事實幾乎可以定論。當初看電視劇《漢武大帝》時,覺得春陀挺老實,其實細細想來能混跡朝廷、宮闈幾十年不倒的太監豈是泛泛之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