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祝太清道德天尊太上老君圣誕!
農歷二月十五日,是太上老君圣誕,國際道教節!太上老君既是太清仙境大羅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神明“三清”尊神之一,是公認的道教教祖,又稱“開皇末劫天尊”、“降生天尊”、“混元上帝”、“師寶天尊”等。全稱“一炁化三清太清居大赤天仙登太清境玄氣所成日神寶君道德天尊混元上帝”,簡稱“太上老君”。
太上老君是三清尊神中受到最多香火奉祀的神明,作為道教尊神,肯定受到道家的崇奉,與此同時也得到民間的虔誠供奉。老子就是老君爺的第十八世化身。度人無數,為三教之師;因其傳下道家經典《道德經》,故稱老君為道德天尊,也被道教奉為開山祖師。
道教三清為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靈寶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是道教最高尊神。在道教宮觀“三清殿”中,老君塑像居左位,手執蒲扇。太上老君居住在太清圣境。
太上老君是天地未開、混沌未分時的一團氣。經過億萬年的變化,化成五色玄黃大如彈丸的一團光投入玄妙玉女口中。玉女懷圣八十一年,到了周朝武丁王的庚辰年二月十五日卯時降生在楚國苦縣歷鄉曲仁里一棵李樹下,老君從玄妙玉女左肋降生,生下來就是白發白須,并指李樹為姓。降生凡間的老君世號老子,又叫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陽。曾當過周朝管理圖書、史料的守藏室史,后辭官歸隱,騎青牛,西出函谷關,應關令尹喜之請著《道德真經》,后西入流沙化胡而去。西出函谷關的故事,就是我們常說的常見的---紫氣東來的來源。
《道德經》
漢安元年(142)五月一日,道祖太上老君降臨蜀郡,傳授張道陵“天師”之位和“正一盟威之道”。從此道家正式成立道教這個組織。道教以道作為最高信仰和基本信仰,認為道“無形無象,生育天地萬物,是宇宙本原”,用《道德經》中的“道”、“德”思想告諭、教化眾生,追求天人合一、天下太平、宇宙和諧,追求長生久視、得道成仙、無量度人。
《道德經》是中華民族著名經典,為中國古代最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李耳(老子)所著。《道德經》是道家哲學思想的代表作,是中國歷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學著作,被譽為“萬經之首”、“萬經之王”。《道徳經》也是世界上發行量較大的文化典籍,因為它距今時間久遠,文字古奧,內容艱深,于是注家蜂起,版本眾多。而且吸引了越來越多的西方科學家步入中華傳統文化的古老殿堂,探索其中的重大科學奧秘,尋求人類文明的源頭,探究中華智慧的底蘊。
大唐開元三年,玄宗皇帝親自下詔,定二月十五為玄元節,規定為法定節日,全國休假三日以襄慶祝。從此老君的誕辰便由天子主持慶賀,而普天之下的道院宮觀都在這一天遙相呼應,共襄盛舉。玄宗皇帝為慶賀老君圣誕還特作《玄元皇帝贊》一首:
爰有上德,生而長年。
白發垂相,紫氣浮天。
含光默默,永劫綿綿。
萬教之祖,號曰玄元。
東訓尼父,西化金仙。
百王取法,累圣攸傳。
函谷關右,經留五千。
道非常道,玄之又玄。
《太清寶誥》
至心皈命禮。
隨方設教,歷劫度人。為皇者師,帝者師,王者師,假名易號。立天之道,地之道,人之道,隱圣顯凡。總千二百之官君。包萬億重之梵炁。化行今古,著道德凡五千言。主握陰陽,命雷霆用九五數。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太上老君,道德天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