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效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于:陽痿,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
禁忌相火偏旺、胃弱便溏、實熱便結者禁服
蓯蓉,又名大蕓,主產于內蒙古自治區的阿拉善盟。中醫稱其為地精或金筍,是極其名貴的中藥材,素有“沙漠人參”之美譽,歷史上就被西域各國作為上貢朝廷的珍品。
肉蓯蓉為名貴中藥,有經濟價值。它也是古地中海殘遺植物,對于研究亞洲中部荒漠植物區系具有一定的科學價值。瀕危種。肉蓯蓉由于被大量采挖,其數量已急劇減少。據調查,每千株寄生植物梭梭中,僅有7株肉蓯蓉。又因梭梭是駱駝的優良飼料和當地群眾的燃料,因此過度放牧和大量砍挖梭梭,也促使肉蓯蓉處于臨危的境地。
商品有淡蓯蓉和咸蓯蓉兩種,淡蓯蓉以個大身肥、鱗細、顏色灰褐色至黑褐色、油性大、莖肉質而軟者為佳。咸蓯蓉以色黑質糯、細鱗粗條、體扁圓形者為佳。習慣認為產于內蒙古者為最著。
(一)肉蓯蓉的功效
【性味】 甘、咸,溫。
【歸經】 歸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 補腎陽,益精血,潤腸通便。用于陽痿,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腸燥便秘。
(二)肉蓯蓉的作用
肉蓯蓉能顯著提高小腸推進速度,縮短通便時間,同時對大腸的水分吸收也有明顯的抑制作用,從而促進糞便的濕潤和排泄,具有真正的潤腸通便作用。
肉蓯蓉多糖對人體淋巴細胞的形成和活性都有顯著的影響,它能增加淋巴細胞的增殖反應,從而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
肉蓯蓉還可調節循環系統,具有如下作用:保護缺血心肌;降血脂,抗動脈粥樣硬化、抗血栓形成;降低外周血管阻力,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保護肝臟,抗脂肪肝。
肉蓯蓉含有豐富的生物堿、結晶性的中性物質、氨基酸、微量元素、維生素等成分。能補腎陽、益精血,能抑制“陽虛”癥狀的出現,防止體重減輕??捎行У仡A防、治療男子腎虛陽痿、遺精早泄及女子月經不調、閉經不孕等疾病。
肉蓯蓉中所含有的苯炳醇糖是其他藥物所沒有的成分。它是延緩衰老最有效的成分。肉蓯蓉對人體下腦垂體、性腺、胸腺等部位的老化均有明顯的延緩作用。
肉蓯蓉中含有的洋丁香酚苷、紅景天苷等化學成份,能有效促進性中樞神經的功能,增強性激素的分泌和相關遞質的釋放,從而提高性欲。
據報道,澳大利亞醫學家杜爾威康曾用肉蓯蓉的提取液,對8只小鼠進行對比試驗,結果發現,注射了肉蓯蓉提取液的4只小鼠,其交配次數和射精率都明顯增加,而且其抗寒耐凍時間也延長了2——3倍。而未注射提取液的另外4只小鼠的相同功能明顯低下。
肉蓯蓉含有大量的氨基酸、維生素和礦物資,大大有利于人體健康。另外,肉蓯蓉還含苷類肉蓯蓉苷以及黏多糖等成分;含苯丙糖基苷類肉蓯蓉苷A、B、C、H,洋丁香酚苷,鵝掌楸苷,以及7種苯乙醇苷成分;含類似睪丸酮和雌二醇樣的物質;含無機物和微量元素有鉀、鈉、鈣、鋅、錳、銅等。
肉蓯蓉能增加糖原儲備,減少運動后肌肉蛋白質分解,促使線粒體發生適應性肥大和增生,以滿足肌肉收縮和康復所需要的能量。能顯著提高陽虛動物肝脾中RNA和DNA的合成水平,對陽虛證有明顯的增強體力、抗疲勞作用。
除以上所說,肉蓯蓉對陽虛和陰虛動物的肝脾核酸含量下降和升高有調整作用;有激活腎上腺、釋放皮質激素的作用,并可促進脫氧核糖核酸合成等。
臨床適用癥
陽痿早泄、陰衰血竭;氣弱陰虛,大便燥結、小便頻數,血尿,淋漓不盡;腰膝酸軟、疲乏無力;畏寒俱冷,四肢疼痛;月經不調,宮冷帶下;女子不孕,男子不育;失眠健忘,脫發早白,胃酸潰瘍等等。
【附方】
肉蓯蓉怎么吃
材料:
蝦仁250克,雞蛋清15克,肉蓯蓉30克,大蔥10克,鹽2克,味精2克,白砂糖10克。
做法:
(1)先將蓯蓉洗凈,切成細末備用。
(2)蝦仁洗凈,用紙巾擦干,用刀背或肉捶拍扁,再略剁成泥,加入蓯蓉末和調料攪拌均勻。
(3)鍋中燒熱半鍋油,將蝦泥擠成一個個蝦球,入鍋中以小火炸熟即可。
材料:
粳米100克,肉蓯蓉20克,麥門冬20克,枸杞子30克,姜5克,赤砂糖50克。
做法:
(1)將肉蓯蓉、麥冬裝入紗布袋,扎口。
(2)放入鍋內加清水煎煮成藥汁,去紗布袋留藥汁。
(3)將枸杞洗凈。
(4)粳米淘洗凈。
(5)粳米放入鍋內加藥汁、清水、枸杞、生姜,煮沸。
(6)再轉用文火煮至至米熟成稀粥。
(7)加入紅糖調味,即可食用。
材料:
粳米100克,羊肉(后腿)150克,肉蓯蓉30克,小蔥5克,姜3克,鹽2克,胡椒粉2克。
做法:
(1)將肉蓯蓉洗凈,用冷水浸泡片刻,撈出細切。
(2)羊后腿肉剔凈筋膜,漂洗干凈,橫絲切成薄片。
(3)蔥姜洗凈切末備用。
(4)粳米淘洗干凈,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撈出,瀝干水分。
(5)取沙鍋加入冷水,肉蓯蓉、粳米,先用旺火燒沸。
(6)然后改用小火滾至粥成,再加入羊肉片、蔥末、姜末、鹽,用旺火滾幾滾。
(7)待米爛肉熟,撒上胡椒粉,即可盛起食用。
材料:
豬腦200克,椰子350克,肉蓯蓉20克,桂圓肉8克,棗(干)30克,鹽4克,姜5克。
做法:
(1)豬腦浸于水中,撕去表面薄膜,挑去紅筋,用水洗凈。
(2)放入滾水中稍滾取出。
(3)椰子去殼取肉,保留椰子水。
(4)用水洗凈椰肉,切塊。
(5)肉蓯蓉、龍眼肉(桂圓肉)、生姜、紅棗分別用水洗凈。
(6)生姜去皮,切片。
(7)紅棗去核。
(8)將全部材料(包括椰子水)放入燉盅內。
(9)加入適量水,蓋上燉盅蓋,放入鍋內隔水燉約4小時。
(10)加入細鹽調味,即可以食用。
材料:
蛇肉100克,肉蓯蓉6克,雞肉50克,胡蘿卜100克,黃酒10克,姜10克,大蔥10克,鹽2克。
做法:
(1)將肉蓯蓉洗凈,切片。蛇肉洗凈,切片。雞肉洗凈,切4厘米見方的塊。胡蘿卜切5厘米見方的塊。姜拍破,蔥切段。
(2)將肉蓯蓉、蛇肉、雞肉、胡蘿卜、紹酒、姜、蔥、鹽同放燉鍋內,加水適量。
(3)將燉鍋置武火上燒沸,再用文火燉煮50分鐘即成。
(一)肉蓯蓉泡酒配方
配方:肉蓯蓉60克,肉豆蔻、山萸肉各30克,朱砂10克,白酒1200克。
制法:先將朱砂細研為末,備用,再將其余各藥粗碎,盛入細紗布袋,置于壇中,加白酒,然后將朱砂末撒進,攪勻,加蓋密封,置陰涼處。每日搖動數下,經7天后即可開封飲用。
功效:溫補脾腎,養精血,安神。適用于脾腎兩虛引起的腰酸遺精,脘腹作痛,食欲不振,泄瀉,兼見心神不寧等癥。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飲服10-15毫升。
注意:不宜久服,病愈既止。
(二)山萸蓯蓉酒
配方:肉蓯蓉60克,山蕷25克,五味子35克,炒杜仲40克,川牛膝、菟絲子、白伏苓、澤瀉、熟地、山萸肉、巴戟天、遠志各30克,醇酒2000克。
制法:上藥共加工搗碎,用絹袋或細紗布盛之,放入凈瓷壇或瓦罐內,倒入醇酒浸泡,封口。舂夏5日,秋冬7日,既可開封,取去藥袋,過濾澄清既成。
功效:滋補肝腎。適用于肝腎虧損,頭昏耳鳴,耳聾,怔仲健忘,腰腳軟弱,肢體不溫等癥。
服法:每日早、晚各1次,每次空腹溫飲服10-15毫升。
肉蓯蓉用藥禁忌
適宜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