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談談情說說事
相信大家都對孔子有著自己的了解,從古至今,孔子都是我們國家歷史上非常具有影響力,并且受人敬重的思想家、教育家。自從漢武帝之后,儒家思想更是被封建統治者推崇,成為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傳統文化的正統和主流思想。也因為與此,孔子在我們國家歷史上的地位也在逐漸的升高,被世人尊為孔圣人、至圣先師、萬世師表等等。
孔子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更是成為了教師的楷模,身上許多優秀的品質也只得推崇和學習。但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即便是孔子這樣的大思想家也難免會有犯錯的時候。令大家感到驚訝的是,孔子也曾被弟子氣得說了句臟話,沒想到流傳2500多年,今成老師慣用語!
孔子的弟子有三千人之多,除了七十二賢人,還有無數學習不好的,調皮搗蛋的,雖然孔子也曾經說過:“有教無類”,但是說一是回事,做又是另一回事,那些調皮搗蛋的愣是把孔子的性子給磨沒了。其中有一位學生叫作宰予,是一個比較有個性、比較聰明的學生。有時候宰予還會和孔子頂嘴,對孔子的文化發出質疑。而且這個宰予對學業也不是很上心,是孔子最不省心的學生之一。那么孔子為何會被他氣得說臟話呢?這個學生宰予到底做了什么讓孔子這么生氣?
這句話就是“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其實,宰予和孔子之間的關系,應該是與所有弟子的關系之中, 最為復雜的一個人。宰予從小就非常聰明伶俐,思維敏捷,經常會有一些和一 般人不同的想法。所以,他也有一個口無遮攔的毛病,很容易在心直口快的情況下,說出一些傷人的話來。所以,這也是宰予不招孔子待見的一個原因。
一次宰予跟孔子因為守孝的年數發生了爭執,宰予居然反對孔子提出的三年守孝的時間,并說:“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俗既沒,新谷即升,鉆燧改火,期可已矣。”這話被孔子聽完簡直是要把孔子氣瘋,于是對著宰予大罵:“予之不仁也”。
看的出來宰予是個直性子,有什么說什么,讓孔子也很無奈,但是孔子深知宰予是個人才,在教訓之中也摻雜這喜愛,即使上一秒對宰予嚴加批評,下一秒依然悉心教導,真正讓孔子失望的卻是宰予的懶惰,有一次白天孔子見宰予沒有去上課,后來發現宰予竟然在家睡覺,便破口大罵:“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也”。
宰予在學成之后,成為了齊國的大夫,是一個非常著名的外交家。并且 ,在宰予死后,后來的人還將他列入了“孔門十哲”之中,以此表示對宰予的肯定。在過去了數千年之后,孔子說的那句“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圬 也”,也流傳了下來,成為了許多老師的口頭禪。不過,大多數人在使用這句 話的時候,心里抱著的已經不是“鞭策”的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