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怕你受了委屈回不了家,更怕你不敢回家。
遠嫁的本質,是一場再生
中國古話說''百里而異習,千里而殊俗。''
遠嫁,是你把自己連根拔起去另一個地方重新扎根生活。聽不懂的方言、吃不習慣的飯、融不進的婆家、回不去的娘家,將會成為你孤獨的常態。
那時候丈夫會是你唯一的依賴,但身在熟悉地方的他,又怎么能感同身受你的委屈呢?在沒有人遷就你時,就只能逼著自己去快速融入。
與其說這是迎接你的新生活,倒不如說是改變你的舊生活。
茜茜是家里的獨生女兒,純南方人。但因為大學時談了個北方男友,交往了六年多,不顧父母反對,遠嫁他鄉。
信誓旦旦和父母保證會過得幸福的她,卻被生活習慣打倒了,她一年四季都是吃的米飯,可是婆婆家都是以面食為主,她口味清淡,但婆家卻正好相反。
尤其是在孕期的時候,她特別想念家鄉的飯菜,但因為距離也只能想想而已了。
因為飲食的不同,原本怎么減肥都瘦不下來的她,卻在兩個月內就瘦了十斤,那時的她只是覺得委屈,并沒有后悔。
直到結婚四年,她父母來看外孫,可在母親想抱孩子,孩子卻往婆婆那躲的時候,心里犯了好一陣子的酸。
很多人總是天真地認為,朋友可以再深交,生活習慣可以再養成,方言多聽聽就懂了,可你又可曾想過,你變成現在這個樣子,花了多久呢?
你害怕在婆家過年嗎?那種大家歡聚一堂,說著你聽不懂的話,仿佛被隔離在外的心情,當他們眼神看向你的時候,你是不是也想過:他們是不是在說你的不好。
婆家不會多了一個你而熱鬧,娘家卻會因為少一個你變得冷清。當你翻開朋友圈時,是不是也會發現,原先的朋友偶爾相聚,卻早已不再叫你。
遠嫁,對于大部分人來說,失去的往往比得到的多,當那個讓你奮不顧身、不惜違背父母意愿遠嫁的人,不再愛你時,這個城市所有的人和事,都將變得與你無關。
錯的不是遠嫁,是人
遠嫁,嫁的不僅僅是地域,還有人。
嫁對了人,不管多遠都是幸福的,但又有多少人是賭對了呢?
更多的都是,吵架時想摔門離家又無處可去,只能回到房間默默流淚的你;他明明知道你委屈才離家出走,卻也從不急著找你,因為對方知道除了這,你無家可歸也無處可去。
他的肆無忌憚,是當時你奔赴萬里給他的信心,更是知道你的退無可退。
但是無論嫁給誰,婚姻中都會有矛盾的存在,不要過分地去把壞的結果歸于“遠嫁”,有時候錯的還有那個不知道怎么經營婚姻的你。
你把遠嫁當成了一種和對方交換情感的條件,“我嫁這么遠,還不都是為了你”,所以在你們的心里或者是潛意識里,對對方就會有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比如:我付出了這么多,你必須對我好。
還經常把戀愛時的老公和結婚后的老公進行對比,一旦出現落差,就會認為對方沒有那么愛你了,進而把造成所有婚姻關系問題的原因都歸為遠嫁。
這種“債務關系”,會給男方無形的壓力,只會讓對方遠離。
當然還有一些人,為了不給老公增加負擔,加上自己本身沒有任何的經濟收入,在婆家凡事都小心翼翼的,經常妥協,久而久之對方就會認為你好說話,好欺負,更加不在意你的感受。
一味地讓步,換來的可能不是善待,而是輕視。
遠嫁可以,但一定要是為了更好的自己,對方值不值得你舍棄自己身邊現有的一切,讓你奔赴未知的生活呢?
要記住,落棋無悔,除非你有再開一盤亦或是逆風翻盤的勇氣。
不要在成為局中人的時候才明白,那些“前輩”所告訴你的道理,其實是作為過來人給你的勸告。
人總是要為自己的年少無知、天真爛漫買單。
希望那個買單的不是你。
遠嫁前的你,總以為不管多遠的距離,一張車票、飛機票就能解決,可真處在那個環境的時候才發現,回娘家永遠都是在“等”,等不忙了、等孩子長大了、等下次、等有錢了……
你總以為只有你在等,卻不知家里的父母也在門口等著盼著你的歸來。
當他們遇到了困難時,又有多少父母會打擾遠在他鄉的你呢?假設當時的你知道了,又有多大的可能,及時給予幫助呢?
“不用擔心我們”“我們都挺好的”“身體好得很”。遠嫁后,報喜不報憂變成了你和父母最無法言說的默契。你們各自吞咽著委屈和想念。
你怕父母擔心你的同時,是不是也存有一份不想承認當時自己的選擇是錯誤的心理呢?
不管如何,如果你已經做出了遠嫁的選擇,那么不管嫁多遠,記得都要有給自己買回程票的能力和隨時能離開的資本與勇氣。
找一份能支撐自己生活的工作,學會經濟獨立,用金錢來掌握婚姻里部分事情的話語權,不要給婆家以及當初那個特別愛你的男人任何看不起你的機會。
你需要在新環境里拓展自己的交際圈,當你把對方當作自己的救贖以對方為中心去生活時,你的遠嫁就失去了意義。
愛情只是婚姻中的其中一環,你需要做的就是讓自己在以后面對困難時,有任性的資本,沒有誰會真的感同身受你的痛苦。
所有人都是因為愛自己所以才更自信,而在很多時候當一個人有了金錢傍身的時候,底氣也會隨之而來。
遠嫁,賭的不僅僅是你的幸福,還有父母的期待,其中的距離代表的是,你回娘家的路可能真的就是回一次少一次了,不要讓自己有“子欲養而親不待”的遺憾。
就像是畢業時,很多人總以為能再次見面,可多年后才發現,那是大多數人最后的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