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之水天上來”
——觀壺口瀑布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我不知道李白當年有沒有到過壺口瀑布,但是,用李白《將進酒》中的這兩句詩來形容壺口瀑布的氣勢,應該是恰如其分的!
阿夢觀賞過貴州省的黃果樹瀑布,也看過黑龍江省牡丹江市鏡泊湖冬季枯水期的吊水樓大瀑布,還和北美洲的尼亞加拉大瀑布有過親密接觸;但是,當阿夢站在晉陜邊界的壺口瀑布前,還是被它奔騰咆哮、一瀉千里的雄偉壯觀所震驚。
5月25日,在前往革命圣地延安的途中,我們來到了壺口瀑布——這個炎黃子孫的母親河——黃河上的著名景觀。黃河發(fā)源于青海省的巴顏喀拉山,她一路向東流經甘肅、內蒙,然后折返向南,成為陜西和山西的界河,壺口瀑布就在晉陜大峽谷的黃河上。
下午四點半,旅游車從黃河大橋邊經過,我們來到位于陜西宜川一側的觀瀑景區(qū),河的對岸屬于山西省臨汾市的吉縣。此時,太陽稍稍偏西,但陽光還是十分強烈,好在那天風大,感覺不是十分的熱。我們頂著風沙朝瀑布走去,漸漸地,一種猶如萬馬奔騰而過的聲音越來越近、越來越大。只見一條濁浪滾滾的黃龍,一頭扎下深達三十多米的峽谷山崖,穿過怪石嶙峋的河岸,向著南方咆哮而去。
據(jù)說,壺口瀑布號稱“中國第二大瀑布”。與“第一大”的黃果樹瀑布相比,在形體和高度上,黃果樹確實是大多了。如果把黃果樹瀑布比作是一頭大象,那么,壺口瀑布就是一頭猛虎、一頭吼獅。黃果樹瀑布龐大、臃腫,而壺口瀑布則彪悍、兇猛。黃河從400多米開闊的平坦河床上,陡然收束流進只有40余米寬的巨壺狀深槽內,巨大的反差,使得桀驁不馴的黃河如同不甘就范的巨獸掙脫枷鎖束縛,只見她從天際脫韁而來,勢如千山飛崩、聲若炮轟雷鳴。此時此刻,站在瀑布旁邊的巨石上,我們仿佛能感受到大地的顫動,臉頰因被瀑布激起的飛沫打濕而感到絲絲涼意。
由于我們是在西安組的旅游團,所以只能在陜西一側觀景。一塊突兀的巨石擋住了視線,因而不能一窺瀑布之全豹。但是,有所失就必有所得——排山倒海般傾瀉而下的瀑布激起的飛沫升騰而起,形成壺口瀑布一景——“水底冒煙”;而水汽在陽光的折射下,幻化出一道七彩虹霓。這彩虹從天際一頭插入波濤中,恰似長龍吸水;又如一條彩色的虹橋,飛架黃河東西。
在壺口瀑布景區(qū),除了能領略瀑布的磅礴氣勢,還能欣賞到濃郁的陜北風情。附近的農人牽著小毛驢、帶著鮮艷的服飾,招攬游客攝影留念。人們可以花不多的錢,把自己打扮成“漢子”、“婆姨”,在瀑布邊上留下自己的倩影。你看,最后一張PP中的“婆姨”有點像“辣妹子”宋祖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