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的貨幣鑒賞
馮京三 崔建平
《三國演義》是中國家喻戶曉的世界文學名著,《三國演義》描述的故事,起源于中國歷史上的三國時期。
東漢末年,自董卓之亂后,中國陷入各地軍閥混戰。曹操乘亂世而興起,經過幾番磨難,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公元208年,曹操率軍想繼續統一全國,遭到孫權和劉備二家聯軍的抵抗,在赤壁大敗而退。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戰。
赤壁之戰后,曹操的兒子曹丕于公元220年,廢掉漢獻帝,建立了魏國,都城洛陽,東漢至此徹底結束。劉備占據了荊州大部及四川等地,于公元221年建立了蜀國,都城成都。孫權則鞏固了長江中下游地區,建立了吳國,都城建業,也就是今天的南京。三國鼎立的局面由此形成。
三國時期,由于年年混戰,各國經濟都發展不良。流通市場上也比較混亂。蜀國、吳國以發行虛價大錢調節市場,魏國開始時,鑄造發行了一些五銖錢,后因戰爭所需,大量銅金屬勇于戰爭所需,市場上流通的錢幣越來越少,最后干脆恢復以物易物。三國時期,各國發行的貨幣都不多,能遺留到今天的,都成為古錢收藏界的珍稀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