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兆鵬先生《詞學方法十講》
這本書出版后,便得老師惠賜一本。我讀書一貫比較粗放,反倒沒能像這位網友這樣認真做筆記。今天偶爾見到,不勝贊嘆兼自責,轉來廣其傳。
來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6ae228ef0100kw4q.html
一 治學的態度和讀書的方法
1.態度:“三心”(唐圭璋)即信心、恒心、虛心
2.治學(古代文學)目標:“三新”即新資料、新方法、新觀點
3.治學素質(基本功):“三熟”即熟悉作品、熟悉史料、熟悉理論
4.治學能力:兩個基本能力——考據和詮釋,即事實判斷(是與否)和價值判斷(好與壞)。
5.讀書的方法:
異中求同——“對讀”不同理論著作,比較異同
某一理論,某一類別,多讀幾本,以形成系統性,避免散點化。
宋代陳師道:“法在人,故需學。巧在己,故需悟。”
學問:學——個體閱讀學習;問——群居相磋。
學術:學——“固態”的知識理論。術——動態的靈活的方法和技巧。
二.詞學研究的層面
(1)實證性研究(考據)
1.目錄研究——有哪些詞集
參考建議:翻閱《四庫全書簡明目錄》集部總序,各個門類敘論,書目
2.版本研究
版本源流、優劣、異同研究
3.校勘——整理、完善一個好的版本,對作品標點、斷句
4.箋注——對作品箋釋注解
5.輯佚——輯錄散佚
6.考辨
(2)詮釋性研究(理論研究)
2.個體研究
3.群體研究
4.流派研究
5.詞史研究
6.詞論研究
7.傳播接受研究
8.詞學學術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