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的煩惱很多。
好不容易戀愛有了結果,終于進了洞房,沒想到好事難成,這才明白男人不好當;夫妻恩愛如魚得水,父母等著抱孫子,可是怎么努力老婆身材還是那么妙曼,這才相信早生貴子只是祝福;青春漸遠,時光都耗在事業中,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該買紙尿褲了,這才知道“返老還童”有時挺可怕……
現代社會中,很多男人背負著壓力但往往無法訴說,他們的生理及心理健康都更應受到重視。今天是第14個“世界男性健康日”,今年的主題為“關注男性健康,倡導健康生活方式”。記者邀請了我市幾位泌尿外科及男科專家,聊聊關于男性健康最常見的四大“男題”。
記者 蘇奇 通訊員 陳芳
【“男題”1:不育癥】
“小蝌蚪”質量一年不如一年
每毫升精液精子標準從6000萬個降到1500萬個
結了婚,遲遲不生孩子,有的是因為新潮觀念的影響不愿意生,有的則是想生卻生不出來。
中山醫院泌尿外科副主任醫師劉子明說,現在不育癥并不少見。一般夫妻婚后同居1年以上,未采取避孕措施,由于男方原因造成女方不孕者就屬于男子不育。據相關報道,有10%-15%已婚夫婦不育,其中“責任”在男方的占20.6%。
精液異常,如無精、少精,精子質量差、活動力低,精子畸形等,是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受環境污染、食品安全等因素影響,近幾十年來人類精液質量每況愈下。“按照世界衛生組織1980年出臺的第一版精液分析標準,正常男性每毫升精液至少應含精子6000萬個;2000年第四版降為每毫升2000萬個,到2010年第五版則降到了每毫升1500萬個。”劉子明說。
不僅“兵員數”不夠,精子活力也明顯下降了。有數據顯示,全國各地捐精者合格率不到30%。
【解題思路】
藥物可以治,生活習慣得自己調整
對于不育癥,治療上強調針對病因治療,一方面可采用藥物治療提高精液質量,其次考慮輔助生殖技術。
有些男性不育癥是完全可以預防和避免的。日常生活中堅持良好的生活習慣,保持心情舒暢,注意飲食調整,忌食辛辣之物;注意勞逸結合,防止劇烈運動、重體力勞動及久站。
【“男題”2:性功能障礙】
結婚一年從來沒有“成功”過
缺乏必要的婚前指導,新婚夫妻洞房夜留陰影
對一個成熟健康的男人來說,不能“做愛做的事”是最難啟齒的。
男性性功能障礙主要包括勃起功能障礙(ED)和射精功能障礙。引起男性性功能障礙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心理性、器質性,其中60%-70%的性功能障礙與精神、心理因素相關。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只有器質性ED才能真正稱為“性功能障礙”。
劉子明曾接診一對年輕夫妻。兩人結婚一年多,妻子一直沒能懷孕。在父母敦促下,兩人不得不來看醫生。經過詳細詢問,劉子明驚訝地發現,這對夫妻從來沒能成功進行過性生活。原來,兩個年輕人都很傳統,之前缺乏正規的性愛指導,第一次性生活失敗后產生了陰影。
除了心理因素,一些疾病也會影響性功能。劉子明說,在器質性ED患者中糖尿病占了相當比例,50%-70%男性糖尿病患者是ED患者。
曾有一名中年男性患者,由于工作需要經常熬夜應酬,夫妻生活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吃了不少補腎壯陽藥都沒用,到醫院一檢查,查出了糖尿病。
肥胖也可能是男性性功能障礙的“罪魁禍首”。一方面,肥胖者往往伴有“三高”,會影響陰莖末梢血管,發生器質性ED;另一方面,肥胖也會造成心理壓力。劉子明說,很多肥胖患者會有陰莖內收情況,患者自覺“陰莖短小”,加劇了自卑心理。
【解題思路】
“心病”可以治,別把“偉哥”當春藥
婚前缺乏性愛指導,結了婚才發現問題多多的年輕人并不少見。其實只要進行正確的指導,讓年輕夫婦重建信心,情況大多會改善。精神心理性的ED,通過適當的心理調整也都能治。
劉子明說,關于性的話題人們有個誤會。不少人把俗稱“偉哥”的西地那非當成“春藥”,認為只有“不正經的人”才會服用。其實,它與春藥有本質區別:春藥是提高性欲,而“偉哥”并不激發性欲,其作用只是在出現性沖動時,幫助ED患者恢復正常的勃起功能。
【“男題”3:前列腺炎】
發病年輕化,久坐熬夜者需當心
以20歲至40歲的中青年好發
中山醫院泌尿外科主任白培明說,門診中前列腺炎患者占了20%—40%,以20歲至40歲的中青年好發。
前列腺炎的典型表現是尿頻、尿急、尿不盡等排尿癥狀,以及腰骶部、盆腔等部位疼痛。現在很多年輕人久坐不動、晝夜顛倒、吸煙飲酒、食辣熬夜,前列腺炎發病有年輕化趨勢。
IT男也是高危人群。由于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且多為倒班制,有些經理人每天只能睡四五個小時,周末也得不到休息,加上長期久坐、接觸電腦,容易帶來肥胖、下肢靜脈曲張、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神經衰弱等問題,前列腺炎也較高發。
【解題思路】
心理負擔沒必要,正規治療要及時
“前列腺炎患者往往害怕會引起性功能障礙和不育。”白培明說,目前對前列腺炎的認識普遍存在誤區。
前列腺炎屬于癥狀性疾病,目前未發現與性功能障礙有直接關聯,引發不育的幾率也很小。關鍵是確診后要及時到正規醫院泌尿科進行規范治療。前列腺炎病因復雜,治療起來比較困難,以綜合調理為主,藥物治療主要是對癥治療。
不少前列腺炎患者因排尿癥狀,常常誤以為自己“腎虛”,想方設法“補腎”。劉子明說,其實醫學上并沒有“腎虛”的診斷,患者盲目擔心,反倒可能引發心理障礙,影響性生活。
【“男題”4:前列腺增生】
發現癥狀別再忍,要當心“孿生病”
發病率:60歲達60%,70歲達70%,80歲達80%
這兩年來,60多歲的老陳真是有苦說不出。因為經常感到小便困難、尿不盡,褲子總是被弄得臟兮兮的,還有一股臭味。前不久,他發現尿中帶血,終于不敢再忍著,趕緊去醫院檢查。
老陳之前已被診斷為前列腺增生,但他并沒有太在意,最后發展到小便滴瀝和血尿,原因是前列腺增生并發膀胱結石。
白培明說,良性前列腺增生癥是中老年男性最常見慢性病之一,60歲發病率60%,70歲可達70%,80歲則高達80%。同前列腺炎患者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前列腺增生患者往往“特別能忍”。
需要提醒的是,前列腺癌是前列腺增生的“孿生病”,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劉子明建議,60歲以上的老年男性每年體檢除做肛門指診外,還應抽血查前列腺腫瘤標志物(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SA)。
【解題思路】
50歲以上定期檢查,早期吃藥就能治
前列腺增生早期會有尿頻、尿多、尿潴留等癥,隨著病程發展會伴有腎積水、腎功能不全、膀胱結石等并發癥,還會出現反復血尿、尿路感染,甚至引起尿毒癥。
白培明提醒,50歲以上老年人應定期體檢排查,及時治療。早期藥物治療即可,如果病情發展,手術治療效果也很好。
某些壯陽藥含雄性激素,若服用或注射過量雄性激素產品,可能增加患前列腺癌的風險。前列腺癌患者盲目攝入雄性激素產品,可能引起病情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