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此篇文章開始,算是“免耳”系列的多肉“四部曲”,后面還有“黑兔耳”、“千免耳”、“白兔耳”的養(yǎng)護文章。先來說一說月兔耳,它是屬于景天科,珈藍菜屬,原產(chǎn)地是在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
月兔耳的葉片形狀與兔子耳朵相似,所以有月兔耳的稱呼。它的葉片對生,容易分支,長梭型并且是對著生長,整個葉片與莖干凌亂密布著長滿了絨毛,新葉子呈金黃色,老葉片則是微微的黃褐色。
月兔耳適合在涼爽的環(huán)境,需要干燥、陽光充足的地方生長。雖然它能夠耐半陰,但也怕水澇,不能抵擋悶熱與潮濕。長時間處在陰暗的環(huán)境下,枝葉就會變細(xì),體質(zhì)轉(zhuǎn)弱,葉片上的絨毛會變得沒有光澤度,還不利于葉面褐色斑的形成,嚴(yán)重影響了觀賞性。與大部分多肉一樣,月兔耳在冷涼季節(jié)生長,夏季高溫休眠,每年的九月至次年六月為月兔耳的生長期。
月免耳的生長環(huán)境如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整個植株會很矮壯,葉片之間相對排列很緊湊;反之,光照不足植株會徒長,葉片之間的間隙會拉長,整個植株外觀看上去很松散,與此同時莖也變得很脆弱,葉片顏色也變得很淡。
在月兔耳的生長期內(nèi),對土壤的要求前提不能積水,微濕狀態(tài)即可。土壤可以選擇泥炭土與顆粒土相混合的方式,從而最大程度上增加了透氣性。冬季的月兔耳在盆土干燥條件下能夠抵抗2度左右的低溫,在整個冬天都是不能澆水的。夏天氣溫超過35度,就進入了所謂的休眠期,也就是停止了生長,這個時候更不能澆過多水量,除了加強通風(fēng)遮蔭外,還不能曬太陽,更不能室外雨淋。
繁殖方式與大多肉肉一樣有分枝、扦插兩種,這里就不一一贅述了,本號有專門圖文描述扦插(枝插與葉插),可以關(guān)注后查看底部直達菜單項。春秋兩季適合扦插,枝條扦插很簡單,把健壯枝條摘除下來,經(jīng)過一兩日晾干,放置在濕潤的土壤表面就,保持陰涼通風(fēng)環(huán)境20天以上基本會長根生芽,扦插后不能立即澆水,也不可澆水頻繁,否則造成爛莖發(fā)生。
月兔兒的葉片屬于偏灰綠,而黑兔兒的葉子偏黑,雖然兩者都有黑邊,但是月兔耳的葉邊緣不容易發(fā)黑,黑兔耳的葉片邊緣容易發(fā)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