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貓的打字機 商務印書館文津讀書會 2018-11-01 16:55
文史哲
好伙伴
在生活中,我們常常用“圓”去代表完美、完善,在哲學上,“圓”也是一個重要的概念,象征著完滿,“圓形”也常常被認為是最完美的圖形。而關于辯證法,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馬克思的唯物辯證法,對于辯證法的歷史知道的不多,實則,早在古希臘時期就已經有辯證法的萌芽。辯證法的歷史與“圓圈”有何關系?《辯證法史話》在講訴辯證法的歷史時,將辯證法的發展歷程視作一個不斷向前的“圓圈”,辯證法的歷史既是“圓圈”歷史。
辯證法的歷史分為三個階段:一是古希臘辯證思維的發展;二是以黑格爾為代表的唯心概念辯證法;三是以馬克思為代表的唯物否定性辯證法。在《辯證法史話》一書中,作者將這一發展歷程總結為“思維的自旋”,即辯證法自身的圓圈運動。用這三個階段的代表人物來表示就是:“亞里士多德— 黑格爾— 馬克思”;用他們的代表著作來表示就是:“《工具論》—《邏輯學》—《資本論》”;這就是此書結構的理論與邏輯線索。
哲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遙遠的古希臘,古希臘人根據其自身的生活以及來自東方文明的啟發,創造了一個系統化的神話世界。酒神狄俄尼修斯代表著激情;阿芙洛蒂象征著美好生活與幸福;該亞,是大地的化身,是哺育人類的母親;普羅米修斯,給人間帶來了創造文明的火種。這四位分別代表著情、愛、地、火,是古希臘人最喜愛的神靈,也是古希臘哲學家、文學家的創作靈感的來源。神話,它的肯定形式是宗教信仰,而它的否定形式,則是哲學智慧的產生。
公元前八百年左右,在流注愛琴海的門德河口,古希臘城市——米利都誕生了。在這里,產生了一大批對后世影響深遠的哲學家,米利都學派三杰——泰勒斯、阿拉克西曼德、阿拉克西美尼——便是古希臘最早的一批哲學家。泰勒斯認為“水是萬物的本原”,阿拉克西曼德認為“萬物的本原是無定”,阿拉克西美尼則認為去“氣”是萬物的本原。雖然該學派的內容沒有多少辯證的思想,但是此三位哲學家的思想正好構成了一個“具體—抽象—具體”的否定之否定過程,構成了一個辯證運動的圓圈。
辯證法思維即是在在哲學誕生地古希臘孕育著。畢達哥拉斯學派的出現,是古希臘辯證思維萌發的標志。該學派已經注意到一與多、數量與形式之間的關系。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像火一樣變動不居,處于永恒的變化生成狀態,事物總是處在“既是A,又不是A” 的狀態中,這一論題中包含的轉化、和諧、同一和相對關系已經有對立同一的辯證法的影子。后人正是從這里面發掘出了辯證法的源頭。而作為古希臘哲學的集大成者,亞里士多德從自然生命現象出發,從生物學的研究著手,從客觀存在的生長過程中抽象出辯證法的基本原則,即“生長原則”,從數學、抽象思維出發而獲得了與辯證法的基本原則相同的結論。 這個原則哲學理論就是否定原則。
恩格斯說:“古希臘的哲學家都是天生的自發的辯證論者,他們中的最博學的人物亞里士多德就已經研究了辯證思維的最主要的形式。”
到中世紀,信仰代替了思想,宗教踐踏著哲學,神奴役著人。中世紀是黑暗的,希臘理性主義衰落、神秘主義流行。但是正是在這種黑暗之下,哲學在與宗教的斗爭中,產生了求實的態度,懷疑的精神。在黑暗中迎來了新世紀的曙光,人文主義運動與經驗主義出現,人們發現了“人”、發現了科學。知識開始分化,實證科學分門別類建立。知識的分化,意味著對世界的綜合整體認識的背離,但是它同時又開拓了知識進一步向縱深展開的新領域,成了再度辯證綜合、復歸于整體認識的必要的前提。歷經經驗論與唯理論之間的爭論、法國啟蒙哲學與德國古典哲學,黑格爾成了哲學史上又一位集大成者,也成了辯證法歷史上繞不開的一位關鍵人物,他從唯心的思辨角度,看到思想從綜合到分化再到綜合的趨勢,創造了實際上充滿現實內容的概念辯證法體系,即唯心的思辨形態的辯證法。
正是基于黑格爾的唯心概念辯證法,馬克思批判地汲取了辯證方法,拋棄了那些唯心主義因素,勇士吸收了費爾巴哈的觀點,糾正了黑格爾關于“神人的顛倒”,并進一步思考了“人的本質”,創造出來唯物辯證法。
這即是辯證法的歷史,一個圓圈的歷史。詳細內容見蕭焜燾:《辯證法史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