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文共享 詩文共享 2023-09-23 00:18 發表于廣東
秋分到,暑退秋澄氣轉涼,
日光月色兩均長。
白露早,寒露遲,
秋分種麥正當時。
淤土秋分前十天不早,
沙土秋分后十天不晚。
秋分種高山,寒露種平川,
迎霜種的夾河灘。
秋分麥粒圓溜溜,寒露麥粒一道溝。
詩人們分別抒發了對秋分美好節氣情感。有好友相遇的喜悅,雨后夕陽美景,又有送別友人的情深似海感慨,還有想像美麗的月宮之景等等,如下有4首詩詞。
01
《夜喜賀蘭三見訪》
唐·賈島
漏鐘仍夜淺,時節欲秋分。
泉聒棲松鶴,風除翳月云。
踏苔行引興,枕石臥論文。
即此尋常靜,來多只是君。
這是唐代詩人賈島的一首秋分詩。
詩人在秋分時節的夜晚喜遇友人,與友人一起暢游,無比的喜悅。
秋分氣候宜人,加上有好友相伴,詩人歡欣喜悅之情,寫在他的《夜喜賀蘭三見訪》。表達了詩人喜愛秋分節氣,和對友人真摯的感情。
02
《晚晴》唐·杜甫
返照斜初徹,浮云薄未歸。
江虹明遠飲,峽雨落馀飛。
鳧雁終高去,熊羆覺自肥。
秋飛客尚在,竹露夕微微。
這首詩是杜甫關于“秋分”時節雨后放晴的唯美佳作。
傍晚時,夕陽的余暉還在,天上的云彩飄蕩,江上的彩虹絢麗,峽谷的零星雨點。一片寧靜祥和的自然場景。
最后抒發晚晴的感懷。秋分到,各種飛禽走獸都在忙著準備入冬,只有遠在異鄉的游子尚未歸家。
《送僧歸金山寺》
唐·馬戴
金陵山色里,蟬急向秋分。
迥寺橫洲島,歸僧渡水云。
夕陽依岸盡,清馨隔潮聞。
遙想禪林下,爐香帶月焚。
《送僧歸金山寺》是唐代詩人馬戴的一首秋分送別詩。
這首詩的絕妙之處在于“以動襯靜”,營造出一種靜謐的送別氛圍。
古城金陵,籠罩在一片山色里,秋分時節,暮蟬發出一聲聲急鳴。作者以“蟬急”二字,是“以動襯靜”,用蟬聲來描繪秋分時節的天地澄明與寂靜。
詩中描繪秋分時節,送別友人時無限的感慨與向往。他希望在今后的歲月里,友人與他都能有一段美好的生活,希望歲月靜好,現世安穩。
秋分時節,詩人送別友人的深情,就藏在那些聲響里,藏在夕陽中,藏在月光下,藏在彼此心上。
《點絳唇》宋·謝逸
金氣秋分,風清露冷秋期半。
涼蟾光滿。桂子飄香遠。
素練寬衣,仙仗明飛觀。
霓裳亂,銀橋人散。
吹徹昭華管。
金秋已到了風清露冷、秋季過半的秋分時節。空中那輪圓月,灑下清涼的月光,月光之下,桂花香氣遠遠飄散。
在如此美好的秋分夜,詞人望向那“涼蟾光滿”的月亮,月兒明亮如玉輪明鏡一般,讓人不禁思緒飄飛,盡情想象。
想象月宮中的歌舞升平之景,仙氣空靈中又有一種秋夜的清寒落寞之情。
現在,秋夜清涼,在氤氳的桂花香中,一盞燈、一本書、一杯茶,就是最好的陪伴。
秋分到了,告訴我們,秋已走到半途,它將由前半程的暖走到下半程的冷,早晚溫差加大,大家要注意身體。
大自然中,滿眼的綠色將會漸次顯露出不同來,有的變黃,有的轉紅,有的將枯萎了,有的會凋零。
這些就是秋分的意境,一點涼,一縷香,三分惆悵和憂傷。
秋分至,天漸寒,囑君適時添衣。感謝大家閱讀。
國學文化、詩文鑒賞,每天與您分享美好文章。
34篇原創內容
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