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禪修,巫娜
你越在意什么,越會被什么折磨,不求太多,隨心隨緣,方能心安。
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
心中無事可忙。緣來即應, 事去不留,心地有多寬,幸福就有多廣。
世間千種煩惱萬種苦,無不是咎由自取。一時的貪念,是一生的痛苦;一時的孽緣,需要幾世悔悟。萬事有因有果,且行且珍惜,不造惡因,不結孽緣,是對別人的善良,也是對自己的慈悲!
一忍,可以擋百勇;一靜,可以制百動;一勤,可以成百業;一心,可以做百事;一善,可以消百惡;一念,可以超百劫。
智慧有多圓,人生就有多圓。慈悲有多廣,緣分就有多廣。所以,胸懷心量、見地眼光、智慧慈悲,才是人生的尺寸。
想在世間,立于不敗,就要努力修煉你的善良,多做好事,多行善念,多積福積德,人的福報,都是善良的心修來的。
人生三重境界:敢于承認、敢于面對、敢于擔當。人生三樂: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人生三為:和為貴、善為本、誠為先。
大智者必謙和,大善者必寬容,唯有小智者才咄咄逼人,小善者才斤斤計較。有大氣象者,不講排場;講大排場者,露小氣象。大才樸實無華,小才華而不實;大成者謙遜平和,小成者不可一世。真正優雅的人,必定有包容萬物、寬待眾生的胸懷;真正高貴的人,面對強于己者不卑不亢,面對弱于己者平等視之。
生命可以沒有高度,但是生命一定有態度。生命的態度就是豁達、包容、從容、快樂和幸福。
人生最大的財富,不是很多錢,而是累積下厚實的品德和善良。
無緣不生,無緣不滅;無緣不聚,無緣不散。一切皆是因緣和合。學會慚愧,學會懺悔,學會感恩。惜緣,了緣,一切隨緣。
人生有四苦:
一是看不透。看不透人際中的糾結、爭斗后的隱傷,喧囂中的平淡、繁華后的寧靜。
二是舍不得。舍不得曾經的精彩、不逮的歲月,居高時的虛榮、得意處的掌聲。
三是輸不起。輸不起一段情感之失,輸不起一截人生之敗。
四是放不下。放不下已經走遠的人與事,放不下早已塵封的是與非。
方圓做人,圓通做事,寧靜致遠,自我反思,則事事放心、順心。
人總是會在經歷中成長,在經歷中懂得,讓心地一步一步走向寬闊,修煉得波瀾不驚。
一生是修來的,種下福報的因。命運記憶著曾經發生過的一切。不論你傷害誰,最終都會傷害到自己;無論你利益誰,最終都會利益到自己;你讓他人經歷了什么,終有一天自己也將經歷這些。
愿我們珍重自己的福報,一路走來,我們做了多少好事,說了多少好話,幫助了多少人,一路走去,一切都會回到自己的身上。
學會傾聽別人的話,也是在傾聽自己的心,用心體諒別人,也是在與自己和解。
若要快樂,就要隨和;若要幸福,就要隨緣。快樂是心的愉悅,幸福是心的滿足。一天的心情靠隨和,一生的幸福靠隨緣。
自己的苦悶煩躁,只不過是一種無謂的執著,靠外因解脫不了,只能自己放下。
用心與人相處,將心比心,以情暖情,珍惜緣分。
知足常樂的人是最幸福。“貪”是五毒之一,貪也是人的共性之一。我們在拼命渴求各種物欲的路上,沒有思考過,有沒有福德消受,往往就容易受到“求不得”之苦。貪欲之路永無止境,與其執著于“求不得”的苦海當中,還不如珍惜當下,知足常樂。
學會讓自己安靜,把思維沉浸下來,漸漸減少對事物的欲望;學會讓自我常常歸零,把每一天都當作是新的起點。停一停追逐的腳步,緩一緩緊繃的心弦,讓心寧靜,讓傷口復原,讓靈魂升華。
善良不在一瞬,持之以恒的為善才是真正的善良。
心態好,人緣好,因為懂得寬容;心態好,做事順利,因為不拘小節;心態好,生活愉快,因為懂得放下。別讓脾氣和本事一樣大,越有本事的人越沒脾氣。心態好的人,處處圓融,處處圓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