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水 云水心語 2019-09-25
西湖風景優(yōu)美,歷史悠久,很多文人墨客都曾慕名前來游賞。歷來描寫西湖的詩詞也非常多,最著名的要數(shù)蘇軾的“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楊萬里也有名句,“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毕旅娼榻B的作者是黃庭堅的外甥,這首七絕別具一格,920年來一直被人稱頌。
春游湖
宋代:徐俯
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
徐俯,宋代江西派著名詩人之一,字師川,自號東湖居士,原籍江西修水,后遷居德興天門村,是黃庭堅之甥。因父死于國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諫議大夫。紹興二年,賜進士出身,官至參知政事。
這首詩緊扣題目,妙在它突破了描繪春天的舊框架,不正面寫湖光山色,而是從景物中透露出游人的喜悅心情?!半p飛燕子幾時回?” 詩的首句起的新奇,很不一般。
詩人啟程游湖,路見燕子雙飛,掠空而過,或捕食,或銜泥筑巢,不禁感到驚喜。于是暗自問道,“小燕子,好久不見了,你們什么時候回來的?” 這一問出人意料,它非常形象地說明,春天又悄悄地降臨人間,新的一年已經開始了。讀者還可想見,游覽西湖的人們喜形于色,心情舒暢。
一個“蘸”字,描繪出桃花在湖水中的倒影。因為桃樹種植在湖堤兩岸,與湖水相近。天氣晴朗、湖平如鏡,桃花映照在水中。
和風吹來,水波蕩漾,桃枝搖曳,與水中的倒影相照映,就仿佛是在水中開放,生動鮮美。
第三句轉折,寫游人游湖的情趣。西湖的美景應接不暇,從何下筆呢?詩人經過一番藝術構思,攝取了“春雨斷橋人不渡”這樣一個特寫鏡頭,來反映這種情趣。
游人們興致勃勃地往前走,想越過便橋,繼續(xù)游覽,不料來到橋邊一看,橋已被湖水淹沒,無法前進一步。
春雨使湖水上漲,游人因橋斷而受阻,頓覺掃興。詩人把游人此時的神情刻畫得極為生動,表面上看很掃興,實際上卻反映出游興正濃。游人們被困在斷橋邊,前退兩難,正當此時,“小舟撐出柳陰來。”一只小船悄悄地從柳樹陰里駛了出來,替游人擺渡。
于是,游人們轉憂為喜,躍上小船,繼續(xù)攬勝。尾句自然圓滿,體現(xiàn)出人們游湖的興致,心中情愫盡在不言中;同時它又起到了引人入勝的作用,暗點出西湖春景之美。
縱觀這首詩,桃花開、燕雙飛,再加上斷橋的逸趣,讓全文顯得極富審美情趣。詩人采用虛實相生的手法,也展現(xiàn)了作者對生活的熱愛。
這首詩由于取材新穎,構思精巧,承轉得法,所以寫得波瀾起伏,避免了平鋪直敘,成為游春詩中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