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博士 大陸的星辰大海 2019-10-17
今日要給大家分享的幼兒數學啟蒙的活動,是不需要大家大動干戈準備材料的,如果你掌握了精髓,無論在什么樣的情境下,你都可以使用;當然我也必須要補充一句,提供兒童豐富的物質探索無論對于幼兒的大腦發育,心智成長,親子關系陪伴質量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處的,因此,如果你有時間,有精力,能夠堅持,適當提供一些需要預備材料的活動,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
下面我們要講的內容與“集合-分類-比較”有關,為什么要把幾個概念放到一起講呢?
它們往往是不可分割的,自然會聯系到一起,如果僅僅是課堂教學,可能教師會分開舉例講解做練習,這樣做也未必適合低幼兒童,幼兒的學習過程對于“意義感”的追求往往高于學齡后兒童。
這里的“意義感”指的就是,兒童需要對你當前設定的具體情景覺得合理,有趣,假如你沒有鋪墊和構建好情景,只是生硬地要求他們完成某一項任務,他們要么迷惑,要么抵觸,學習效果自然會打折扣了。
所以在幼兒數學啟蒙中,“潤物細無聲”是尤為重要的。
要做到這點,家長就需要掌握一點點數學啟蒙的知識,比如我們經常在說的“整體部分”,就是基礎:事物都可以看成整體,也可以分成部分,部分可以合并為整體,也可以單獨拿出來再看成另一個整體。有關于“整體部分”的邏輯其實是簡明扼要,你通過這四個字的字面意思就能理解的,我基本上沒有什么需要特別補充,甚至也談不上去講一堂課。
真正有難度的其實在于如何設計一個活動,或者說家長要學會如何在生活中體現出來。
“集合-分類-比較”,其中的“集合”你可以把它看成是“整體”的意思,它也包含了“整體部分”相關的邏輯,只不過當我們說集合的時候,會涉及更多數學概念,比如“交集”我們就很難用“整體部分”類似的詞語去概括,但是“交集”這個詞就很好地表現了其中的數學關系。(今天我們不談交集,就不延伸去講了)
在《幼兒數學核心概念》一書中對幼兒理解集合概念分了三個層次:
你們看,在這三個層次的理解中,“集合-分類-比較”是統合的,不可分割的。所以家長可以想象一下,在日常活動中,我們不可能不進行分類,單獨講集合;也不可能分類完了之后什么也不做,那么分類就沒有意義了。
以上是一個非常簡單生活化的場景,我稍稍展開了一些細節,讓家長可以看到數學啟蒙是如何融入其中的,假如你根據孩子的情況改變一下其中數字的大小,或者增加水果的種類,又會產生很多變化。
雖然看上去這個活動很長,包含的數學概念很多,但其實你仔細想想,真正涉及數學引導的過程可能每次只不過幾分鐘而已,你完全不需要正兒八經跟孩子玩半小時一小時,你只需要每天遇到吃水果的時候,稍加點撥指導就可以了,剩下的時間里你可以很愉快地和孩子吃吃喝喝玩玩樂樂。
看上去是不是很簡單?
現在假如你需要一點點結構化的活動,更類似于一種課堂,或者我們需要教一類相對專業程度高一點,需要一定重復訓練的概念,下面這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請看圖:
這個游戲選自《幼兒數學核心概念》
書中介紹了“二分法”,這是一種特殊的分類方式,比如孩子對著一堆五顏六色的珠子,她很喜歡粉紅色,于是把珠子分成“粉紅色的”與“不是粉紅色的”,無論這些粉紅色的珠子是什么形狀的,都歸為一類,其他的歸為一類。這是典型的“二分法”,也稱為“二元對立分類”,從集合的角度可以這樣解釋:一個集合具有相應的屬性,另一個集合則沒有這類屬性。
有了這樣的概念,就可以玩上面這個游戲“我的規則是什么?”。
這里的規則指的就是孩子創造自己的規則,比如,我的規則就是分出黃色的珠子,其他歸為一類稱為“非黃色的珠子”;或者我的規則就是分出星星狀的珠子,其他不是星星狀的珠子歸為一類。
這個游戲的升級版就是“猜物品”或者“猜數字”,比較適合學齡后兒童,通過頭腦中的二元對立分類,提出關鍵性問題,比如“是紅色的嗎?”,從而通過排除不可能的,不斷縮小范圍,最終找到目標。(這個游戲在一階段數學微課中有詳述)
如果說“二分法”是一種很重要的很基礎的分類方式,那么接下去這種分類后的比較則是孩子掌握“次序”“排序”的必備能力。
在《兒童早期數學教育》中有這樣一段描述:
在這段描述中,家長要注意兩點
書中還說道:
由此可見,“比較”這種能力,在早期啟蒙中,很重要的是從比較屬性開始,尋找正反面入手,逐步地當幼兒的邏輯思維能力得到發展了,他們也就能勝任更加復雜的排序了,排序本身就是一種高級的比較能力。
比如下圖:
(選自《兒童早期數學教育》)
故事你可以隨心編排,正序匹配簡單,逆序匹配難,具體就根據孩子的程度加以調整。
最后如果你覺得這樣的活動還是有點挖空心思要找素材,找故事,不方便,不妨看一看下面這個視頻:
(選自低幼探索課,視頻已加速)
這個活動是做家常菜的環節,涼拌土豆絲,將土豆切成粗細不同的絲,對應紅椒也切成三種不同粗細的絲,然后進行一一匹配。
今天舉的這么多例子,基本上都是家庭非常容易實現的,你不妨回去動動手,嘗試一下,多學習學習一些專業的書,通過理論和實踐的結合,能夠幫助你掌握提高數學啟蒙的技巧,隨著你越來越熟悉這些概念和方法,你與孩子的親子活動也會變得越來越高質量,數學啟蒙也能做到“潤物細無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