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業期的企業都希望找到一個“如意郎君”——VC(風險投資),可是并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如愿以償。有的企業能拿到 VC上千萬美元的投資,有的只能望“錢”興嘆了。為了讓企業更好地了解風險投資的情況,找到更合適自己的風投。我們專訪了清科集團的總裁兼CEO倪正東。清科是一家風險投資調查機構,并提供財務顧問等各種服務,有中國創業投資“綜合服務提供商”之稱。清科已經幫助近二十多家高成長企業成功融資,融資金額突破1.5億美元。
把企業做成行業的排頭兵
大家都知道風險投資是通過資本介入來獲得高額回報。而排在行業前幾名的企業就成了風投的“最愛”。倪正東表示:“企業家的專長是做企業,企業家只有把自己的企業做好了、做成了行業的前幾名了。這時候好姑娘不愁嫁。就是你不找這些風險投資,他們也會來找你的。”
現實中,有的企業想通過各種的包裝來吸引投資。但是,如果企業做得不好,那么也是融不到資金的。 倪正東表明了自己的看法:“企業家最重要的是要踏實、務實。只有實實在在地做了些事,把企業做好了,才是出路。在創業初期,企業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企業家或者說創業者不要畏懼,只要想到自己的夢想,就會有力量促使你解決問題。”
尋求“外腦”的幫助
對于創業企業來說,了解風險投資公司的投資趨向很重要。“現在各種投資機構很多,不同的機構有不同的風格和能力。你一個10萬元的項目不可能去找做1000萬元投資人,反過來,你1000萬元的項目找到只能投幾十萬的投資人也是沒用的”,倪正東說,利用各種專門的研究資料是了解風險投資公司投資趨向的一個有效辦法。另外就是參加些投資論壇會議,在論壇上企業可以直接與風險投資人面對面的溝通。
商業計劃做得好不好也影響到談判的效果。“現在有的企業在做商業計劃書的時候做那個三四十頁的PPT文件,或者更多。其實投資者要看的項目很多,企業只要把精準的東西拿來也做成15頁的PPT就行了。” 倪總說,“重要的是企業把他的創業故事講清楚,講得有意思,能夠讓人感興趣。
利用第三方的“外腦”對于創業企業來說也相當重要。企業家的專長畢竟是做企業,而不是擅長于資本運作。在倪正東看來,企業找一家創業投資服務公司來打理比自己做要省時省力,更能夠找到適合企業的VC。這種服務公司有自己的專業優勢。他們做長期的研究,時時地關注最新動態,更為有利的是有很多的投資人的資源。
投了錢,并非就萬事大吉了
一般說來,VC加入創業企業后,能夠從多個方面施加影響,主要包括:資本運作、戰略把握、改善管理、拓展業務、平衡關系。風險投資基金對于產業的整體把握能力,往往使得他們對一個產業中的機會看得比較清楚,能做出正確的戰略選擇,更關注企業的管理,拓展新的業務領域,平衡各方利益。
但是,創業企業牽手風投資本并非都能成功。蜜月期過后,矛盾重重乃至撕破臉也不在少數。倪正東分析說,造成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一是變革的壓力。風投資本介入,最終目的是通過企業的成長實現資本的增值,因此企業變革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步棋。管理團隊的調整、架構的重組,都會給創業者造成沖擊。二是目標沖突。無論如何,風投公司和創業企業的目標不可能完全一致,有些時候甚至會比較激化,比如一方看重長遠利益,另一方看重短期利益等等。
既然涉及到雙方的合作,出現矛盾和沖突是不可避免的。那么對于創業者來說,提前做好一些準備工作是必須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