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個教師節,驀然發現這是我畢業工作以來度過的第七個了,想一想不能不感慨一下。
七年前,初出校園的我,踏入了四川,開始了三年川地生活。現在想來,人生第一個工作,無論如何,我都無法忘懷。在那的同事們、朋友們,雖地隔南北,但還是保持著聯系。有些時候,我就在想,第一份工作遇到他們,實在是我的幸運。人生的幸運啊,有多種多樣,但這種幸運卻獨一無二。
那時身處攀地的我,也還是那么的自由。我現在還記得,以前但凡有點時間,我總會到周邊轉轉。但說來遺憾的,我在四川三年里,瀘沽湖、峨眉山這樣的風景名勝我竟一次也沒去過,于是我就安慰自己以后陪某人再一起吧,哈哈。
那時身處氣候宜人的攀地,感到很是舒服。一年四季,總的來說沒有多少熱天,冷天也幾乎不存在,甚至我覺得它的氣候比昆明還好。所以,那里也成為了全國聞名的康養之地。也許你會問,既然攀地那么好,為什么會選擇離開,要說原因,我也只能說是一種心境的抉擇。不過,不管離開與否,作為我的第一個工作之地,我是不會忘卻的。況且,忘卻也不是我的屬性,哈哈。
那時,每天也還是辦公室、宿舍兩點一線。與兩位可愛親切的領導同處一間,感覺也還是很好。那時,我在教學科(后改為教學處),他們對于初來攀地的我,很是照顧我,工作氛圍尤為融洽。很多時候,我們部門常常一起團建,也是那時,我品嘗到了攀地的美食,現在回想起來,口味都快流出來了。
那時,我常戲稱我們單位都哥哥姐姐相稱,不像單位倒更像一家人。還有,當時整個電大,分管校長、書記等等都是我大師兄(都是西南大學畢業的),感覺處處很親切。就在我決定回合肥的時候,分管教學的校長,還特和藹地跟我說了一些暖心的話。他囑咐我,不管在哪,好好做事,努力工作,好好生活。當時一瞬間我差點不想走了,不過木已成舟不得不行。現在想來,離開那樣的工作環境,雖有遺憾,但也沒有好后悔的,因為我們還能“江湖再見”。
在攀地,也認識了一些很好耍的朋友,時不時地出去吃個火鍋、串串之類,很是暢快。因為這樣,我愛上了川菜的味道。在我離開之前的幾個月,我和我一位同事去鹽邊縣搞方言調查,那時很有幸吃到了老鹽邊的風味,印象至今想來很是深刻。
圖|你知道這是一道什么菜嗎?
鹽邊燒烤
就在幾天前,我這位同事還打電話給我,我們還聊了好多。聽她跟現在新來的員工講述我的故事,我聽著新奇,還頗有點活在故事里的味道。
那時,有一位美女同事,比我大兩歲,人很好,我常喊她姐,就跟親姐似的。她家有一特可愛的女兒,叫小舞。第一次我看到小舞的時候,小舞她喊我叔叔,我就跟她說“你還是喊我舅舅吧,因為我是你媽媽的弟弟”。沒想到小小的她一口答應了,馬上喊了我一聲“舅舅”。有一天,大清早的,大概七點多的樣子,我突然聽到門外有小孩喊“舅舅快起床了,天亮了”。我恍惚了下,馬上起床開了門,發現正是小舞站在門口眨巴著眼睛,甭提多可愛了。我回合肥也四年多了,想來小舞她現在也是大孩子了,只是不知道她還記不記得我——一個曾經在她腦海里存在過的“舅舅”。
現在想著這些往事,懷舊中夾著一絲絲的小落寞,哈哈,我只能安慰自己,感謝相遇,感謝結識。
沒想到,一說到攀地,我又說了這么多,不過也實在是心底自然流出的。等疫情再好一些,我想常去那看看。在我的記憶里,那里除了是我的第一個工作之地,更是我的一個“故地”。因為在我的生命里,故地有很多,除了家鄉,就是上學的地方和工作的地方。生之漫漫,有離人,有故人。我想,這就是人生的魅力吧。
如今,身處合肥,與攀雖相隔千里,但心理上感覺并沒有那么遙遠。在回來的這四年里,不斷地認識新朋友,結識新同事,一切都在繼續著……回來這幾年中,要屬最有幸的,就是遇到了她,除了感謝,唯有感謝。在回來的幾年里,也經歷著艱難,但那些都不足畏懼,因為陽光總在風雨后。
就說到這吧,今天借教師節又懷舊了一把,感慨了一波。在此,再祝攀地同事們以及在我生命里的那些老師們節日快樂、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