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供血不足是指各種原因導致大腦出現慢性的廣泛的供血不足,引發腦部缺血缺氧而出現一系列腦部功能障礙的疾病。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生活節奏的加快,腦供血不足的發病率逐年上升,有數據表明,八十歲以上的人群中,腦供血不足占到80%,而六十歲以上的人群中,會有70%的人出現不同程度的腦供血不足。
腦供血不足在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反復出現的頭暈、頭痛癥狀,常常伴有耳鳴、煩躁易怒、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和健忘等癥狀。
腦供血不足的原因
1、腦動脈硬化、斑塊形成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原因都會導致血管內皮損傷,血液中增高的脂質等垃圾就會沉積在血管內皮損傷處,逐漸形成動脈硬化性斑塊,使得血管彈性減弱,動脈管腔狹窄,影響通過的血流量,從而導致所供應的腦部區域缺血。這是引起到腦供血不足的最主要原因。
2、腦血流量減少
當人體的收縮壓>180mmHg,會使得腦的小動脈收縮,長期可導致細小動脈變性壞死,導致腦血流量減少引起腦供血不足;當收縮壓<80mmHg,也會因腦的灌注不足導致腦血流量減少,引起腦供血不足。因此,血壓過高或過低都是腦供血不足的原因。
3、頸椎病
頸椎病的患者會因為頸椎關節錯位,或在扭頭時壓迫椎管旁的椎動脈,使得椎動脈管腔狹窄,導致其中的血流量減少,而椎動脈是腦組織供血較大的動脈之一,其血流量減少必定會導致腦供血不足。
4、腦動脈瘤
腦動脈瘤會使供應腦部血管結構異常,出現壓迫現象,從而使血流量減少,出現腦供血不足癥狀。
5、血液成分的改變
如高脂血癥、糖尿病、血小板增多癥、妊娠、產婦等,都會使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速度減慢,從而導致腦組織的正常供血減少,出現腦供血不足的癥狀。
6、微血栓的形成
動脈粥樣硬化斑塊除可造成動脈管腔狹窄以外,在斑塊上的潰瘍面上常附有血小板凝塊,附壁血栓和膽固醇碎片,這些附著物被血流沖刷脫落后形成栓子,被血流帶入顱內動脈,堵塞遠側動脈導致使腦供血不足。拴子可來源于頸內動脈斑塊,也可來源于心臟,如風濕性心瓣膜病、先天性心臟病、心內膜炎等。
除此之外,引起腦供血不足的原因還有:貧血、吸煙、家族遺傳、濫用藥物等。
引起腦供血不足的原因很多,血管官腔狹窄,粥樣斑塊形成只是其中的一個因素,腦供血不足也并不一定都會導致腦梗。但若治療不及時很可能會引起腦梗死,甚至會導致癡呆。因此,出現腦供血不足癥狀時,應提高警惕,及時治療,切不可延誤病情,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