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前景
一、專業概述
1、本專業主要培養掌握漢語和中國文學方面的基本知識,受到有關理論、發展歷史、研究現狀等方面的系統教育和業務能力的基本訓練,可在科研機關、高等院校從事研究、教學工作。有的可從事對外漢語教學,可適宜在黨政機關,包括報刊宣傳、新聞出版、影視文化、互聯網、對外交流以及其他企事業部門從事文言文字工作的專門人才。
2、本專業主要培養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或與專業相關的實際工作專門人才。要求學生達到具有較高的文學修養和鑒賞能力,較強的寫作能力、古籍閱讀能力。
3、如果你的學習非常優秀,或者你在校期間在權威雜志上發表過文章的話,畢業之后你可以選擇出國教書。
二、 專業綜合介紹
1、漢語言文學專業是中國大學史上最早開設的專業之一,是老牌專業,也是基礎專業,出現于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后,漢語言文學專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一些師范類大學要為中國語文教學培養教師開設本專業,綜合類大學在中文系或文學院也普遍設有這一專業,即使是專業性較強的學校,如中國人民公安大學,也設有中文系。一個多世紀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培養了一大批知名學者、教授、作家、記者、劇作家,對中國人文學科做出了極大的貢獻。
2、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習和研究的課程一般分為三類:一是必修的大學公共課程,二是必修的專業基礎課程。另外,各個學校還會根據本校教師的治學專長,開設一些選修課,比如古典文學方面的某個作家研究,如對杜甫、李白、蘇軾、李清照等比較著名的作家所開的專題,某部作品研究的專題,某種文體及流派研究等。在現當代文學、文藝理論、戲劇、語言等幾個方面也會開設和專業相配合的一系列的選修課程,同學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有側重的進行選修。漢語言文學專業由于開設歷史較長,前人的研究及今人的開拓,所積累下來的知識很多,對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的學習有很大幫助。現在,很多學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針對學生畢業后大多從事與文字處理有關的工作這一客觀現實,大都開設了中文信息處理方面的課程,使學生掌握辦公自動化方面必需的技能。學生通過專業學習,不但可以豐富語文知識,打下良好的理論基礎,而且可以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寫作水平,畢業生在文字工作方面能得心應手。
三、專業教育發展狀況
1、漢語言文學專業是我國高校中文系的主干專業,最早設立這一專業的是北京大學中國文學系(簡稱中文系),其前身為京師大學堂的中國文學。
2、建國以后,一方面我國的高等教育規模擴張很快;另一方面隨著民智的啟發,文化受到重視,一時間很多高等都開設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如中國人民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廈門大學、中央民族學院等,招生規模也逐步擴大。但在“文革”中,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受到重挫,不僅高校停止招生,許多著名專家、學者也紛紛受迫害,大量歷史文獻、論著被損壞,這給我國漢語言文學的研究和教育造成了重大損失。“文革”結束以后,這種狀況才得以改變,原有高校恢復了這一專業的招生,并有不少新興院校陸續增設了這一專業。我國漢語言文學專業又重現蓬勃生機。
3、目前,國際上對漢語言文學的研究狀況也已具有一定規模,尤其是漢語和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吸引著眾多外國學者。至今,已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萬所高等學校設立了中文系或者中文專業,甚至中小學都開展了漢語教學。另外,每年都會有大批留學生、學者到我國研究、學習,國內許多著名學者也應邀出國講學,而西方的學術精神、學術方法與東方文化相交融,常常摩擦出新的火花,這也很好地促進了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與傳播。
4、改革開放以來漢語言文學專業進展很快,目前幾乎所有的綜合性大學、專業院校的中文系及相關院系都設立了漢語言文學專業,其中以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中國人民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清華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首都師范大學中文系、北京第二外國語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文化學院語言文學系等最為著名。在以上院校的中文及相關院系中,很多還開設了碩士點、博士點。
5、就目前我國高校漢語言專業的分布來看,大致可分為師范類和非師范類兩大類,它們在培養方式和方向上有所不同,但專業課程上是相近的,主要有馬列文論、文學概論、語言學概論、美學、中國古代文學史、中國近代文學史、中國當代文學、中國古代文學論、外國文學、中國語言學史、實驗語音學、邏輯學、中文信息處理、漢語史、漢語方言調查、歐美語言學、古代漢語、民間文學概論、計算機及應用、寫作等。師范類漢語言文學專業在實踐教學環節中,更重視教師職業素養的培育和教學能力訓練。
(1)、培養模式:以夯實基礎,提高素質,引導思維,培養能力為目標,采用學分制教學模式進行培養。前兩個學年,通過專業基礎課的學習,重在把握本專業的基礎知識、基礎理論,以奠定扎實的學問功底,掌握基本的求知方法,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后兩個學年,通過相關專業課、實踐課的學習和訓練,重在拓寬視野,培養能力,提高綜合素質。為考研和就業做好相關知識和技能的儲備。對學生道德情操、氣質修養的培育則貫穿四年大學生活的始終。
(2)、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本學科學生均需掌握漢語、文學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具備良好的漢語口語和文字表達能力及文學鑒賞、文獻檢索、計算機利用及一定的外語能力。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還要掌握新聞傳播、編輯采訪、廣告方案及有關哲學、藝術等學科的相關知識,具備相應的工作、研究能力。漢語言文學(師范)專業的學生還要掌握教育學、心理學、語文教學論等專業知識,具備處理古今語文材料、解析古今文學作品、運用現代教育技術、設計實施語文教學的能力。涉外文秘專業的學生還要掌握秘書學、英語(日語)口語與聽力、外語翻譯與寫作、辦公自動化、多媒體技術等專業知識,具備相應的文案寫作、檔案信息管理及公關能力。
二、就業方向:
中文專業就業面廣。“中文系的學生出來能干什么?”每次參加招生開放日活動時,北大中文系2007級碩士劉純都要回答家長這樣的問題。他說,中文專業是“萬金油”,就業面較廣。國家黨政機關、科研部門、新聞媒體、出版機構、廣播影視機構、地方高校、中小學、軍隊、企業等都是中文系畢業生的就業去向。
據了解,北大中文系畢業生中,碩士生就業情況最好,博士生次之,本科生多數仍在深造學習,少數工作者就業情況也良好。以2009年為例,本科畢業生進入碩士生階段學習的占63.5%,到機關、學校、事業單位工作的占7.7%,到新聞出版單位工作的占2.9%,到經營性單位的占4.8%,回省就業的占3.8%,個別進入部隊。2010年出國讀研比例高達30%以上。
北師大文學院研一學生小廖介紹,她本科讀漢語言文學專業,畢業后,除了考研外,不少同學當老師,一些同學到報社、雜志社等從事記者、編輯工作,還有的同學到各種單位從事文秘工作。去年,北師大漢語言文學專業就業率達98%.
師范類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畢業后從事教師職業的不在少數。北師大、首師大漢語言文學(師范類)畢業生,大都到中小學當語文教師。非師范類學生考取教師資格證后也可當教師。
另外,師范類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的就業范圍之廣,是其他專業不能同日而語的,除了在教育領域從事漢語言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之外,到新聞文藝出版部門、高校、科研機構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也是本專業極好的出路。
用長遠的眼光看待漢語言文學這門專業也是極其必要的,在大學期間積累扎實的功底,提高語言表達能力與文學氣質,為踏足社會做好充分的準備。在與同學們的交流中,云南民族學院的老師們也給出了一些具體的建議:“積極的心態,必備的技能,廣博的知識,良好的人脈……”是一個有競爭力的大學生的基本素質。以培養從事漢語言文學教學、研究、文化宣傳、新聞出版、文秘及行政管理等方面的復合型高素質人才為目標。畢業生因適用面廣、適應性強而受到社會歡迎,歷年就業率均居文科專業前列。
總體上講,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設立,它的意義是多方面的。從現實意義來看,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率之高,就業待遇之豐,足以讓相當一部分人過上比較富足的生活,同時,教育戰線的工作者辛勤工作,這就為社會消除了一大部分社會的不安定因素;從發展角度來看,由于中國文化的濃重氛圍和民族精神的強烈吸引力的存在,自漢語言文學專業的最初設立至今,它的逐步完善與飛躍發展我們有目共睹,并且因為這種影響力的存在,漢語言文學專業,尤其是師范類院校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必將在越來越多元化的社會環境中為莘莘學子們營造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
1、教師。在高等和中等學校進行漢語言文學教學和教學研究的教師、教學研究人員及其他教育工作者。要求文筆好,口才好,具有扎實的教育學,心理學知識。教師職業已成為最受歡迎的職業之一,一是工作的穩定性和自主性,二是這些年教師的待遇節節拔高,出現喜人改觀。統計顯示,在師范類各專業中,漢語言文學專業需求占據首位。如果你的學習非常優秀,或者你在校期間在權威雜志上發表過文章的話,畢業之后你可以選擇出國教書。2005年剛畢業的師范類漢語言文學本科生對1500元月薪的一份工作應該基本滿意,但經過三四年,他們會是很強的“潛力股”。據調查在城區,工作三四年的中學教師平均工資2000元—3000元,在一些企業辦的學校,骨干教師的平均工資達到5000元以上。
2、各類編輯職務。主要到新聞文藝出版部門、科研機構和機關企業事業單位從事文學評論、漢語言文學教學與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傳方面的實際工作。要求寫作能力強,知識面比較廣,具備一定的策劃、組織能力。
3、文秘。要求熟練掌握辦公自動化技能,扎實的公文寫作能力,良好的溝通能力,較高的英語水平。最好能有相關資格證書。</p>
4、文案策劃人員。要求很高的文字駕馭能力,同時具備一定的市場營銷、廣告專業知識。
就業分布最多五省市: 廣東、上海、北京、湖北、江蘇 畢業生就業分布統計:
中小學及其它教學單位:27.63%
錄取研究生:21.12%
其它事業單位:9.63%
國有企業:9.56%
機關:7.7%
部隊:2.86%
民營及私營企業:2.83%
高等學校:2.59%
出國:2.23%
三資企業:1.57%
金融單位:1.44%
科研設計單位:0.46%
醫療衛生單位:0.05%
其它:0.02%
注:本專業的各方向及就業率分別是漢語言文學78..02%、中國文學95.52%、漢語言文學教育96.46%。
五、就業前景
1、就業前景:總體供大于求,但需求量比較大。如果你具有一定的寫作能力,較強的分析、研究能力,對文學及寫作又比較感興趣,可以選報本專業。近年來,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就業形勢一直比較平穩,不那么熱門。
2、就業優勢:就業面寬,本專業畢業生一般文筆較好,思維活躍。可以勝任很多部門和機構的工作。比較專業的部門可以是新聞出版系統,例如報社、雜志社、出版社及電視臺、廣播電臺等單位從事記者、編輯等工作,也可在企事業單位的文秘、宣傳部門發揮自己的寫作特長。
3、就業劣勢
(1)、需求趨于飽和。漢語言文學專業作為一個傳統專業,歷年來招生人數有增無減,社會需求雖然也在不斷增大,但總體來說是趨于飽和,所以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般人才面臨著就業難的嚴峻考驗。
(2)、知識結構不適應市場需求。傳統的漢語言文學專業所開設的專業課程大多局限于文學類科目,比較單一。而市場需要的是綜合漢語言文學及其他一門學科知識的復合型人才,這也是由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就業面寬所決定的。
(3)、國家教育體制落后,現今所采用的“應試教育”,只按分數說話,限制了學生個體的潛力的發展。
4、就業建議
(1)、師、生關系僵化,不應該是上、下級或者說領導和下屬的關系,導之以平等對待關系,要培養親和力。這樣無形中就會有助于本專業學生學習提高。
(2)、教師教學方法極其落后,講授內容呆板,亟待改進,且應該減少不必要的作業量。
(3)、切實加大教師與學生、家長溝通的各種渠道,包括不定期家訪、不定期通話、定期開家長會以及其它方法,“雙管齊下”,加強對學生學習的監督。
(4)、應運用各種媒介,包括電腦、電視傳媒,廣播傳媒等等,與本專業結合起來,聲、文、圖有機統一,使學生能夠提起興趣,提高學習效率。
(5)、要向復合型人才轉變,多充電,善思考。
(6)、取消重點學校,以一種“非重點”學校換之,讓學生在平等氛圍中學習。
(7)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平時多寫一些文章,并針對自己過于感性的缺點,著重提高論文等文體的寫作能力。同時,可以嘗試投稿。
(8)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在學校內,可以多參加社團活動等,在社團活動中,可以鍛煉自己的相關能力。如外聯部可以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雜志編輯部可以鍛煉排版、創新等能力;宣傳部可以鍛煉組織宣傳能力……
(9) 深入并發展自己的愛好:學習外語。多學一門外語就多一條路。
(10)學好英語,畢竟英語作為使用最為廣泛的語言,在今后的就業中是必不可少的。
(11) 多學一些排版、制圖的軟件,對于今后從事雜志編輯、新聞等行業有幫助。
(12) 有意識的鍛煉自己社交能力和口才,要逐漸成為一個有向心力的人物。
(13) 利用假期等空閑時間,做一些兼職或社會實踐活動,積累社會經驗。
(14) 多讀一些非本專業的書籍,擴充自己的知識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