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因長時間站立,血液受重力影響蓄積于下肢靜脈,日積月累使靜脈瓣膜受到損傷、靜脈壓過高,造成靜脈迂曲、擴張,并引起相關并發癥,導致下肢靜脈曲張。
老師長期上課站立,血液循環到下肢靜脈的時候就易受阻,下肢靜脈壓力增大易導致靜脈曲張。輕微的靜脈曲張患者站立過久后小腿會有微漲感,一般不是很嚴重。但是靜脈曲張后期就可能會導致色素斑、皮膚壞死等嚴重后果,而且久治不愈。慢跑等各類運動或按摩腿部都可以預防靜脈曲張。
老師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應注意預防靜脈曲張,要注意下肢的休息,減少站立時間,經常抬高下肢,睡眠時可以將下肢墊起。經常按摩下肢,促進血液循環;經常運動,鍛煉小腿肌肉,有助于下肢血液循環。另外可以使用高壓彈力襪以減少靜脈曲張的發生。
老師常見病下肢靜脈曲張的中醫辨證論治方法是怎樣的?靜脈曲張是老師的常見疾病,除了有效的進行預防,治療靜脈曲張也是很重要的,以下是古方中醫做詳細介紹
1.氣滯血癌型
主證:患肢青筋紆曲、隆起或扭曲成團塊狀,刺痛、酸痛或脹痛,肢體沉重感,活動后加重。足靴區皮膚色素沉著,皮下硬結或索狀硬條,壓痛。常伴精神抑郁,煩躁易怒。舌質紫黯,或有瘀斑、瘀點,舌磐薄白,脈弦或澀。
治法:行氣活血、化瘀散結。
方藥:①柴胡疏肝散加堿。柴胡、枳殼、白芍、川芎、炙香附、丹參、雞血藤、炙乳香、炙沒藥、牛膝、地龍、農蛭、甘草。②補陽還五湯加減。黃芪、當歸、赤芍、地龍、川芎、桃仁、白芍、牛膝、甘草。
2濕熱下注型
主證:患部青筋紅腫疼痛,有條索狀腫物或結節,壓痛明顯;或小腿潰瘍、糜爛滲液,周圍皮膚紅腫熱痛,伴發熱、口渴、便秘、溲赤。舌質暗紅,舌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祛濕,活血化瘀。
方藥;四妙勇安湯加減。
3氣血兩虛型
主證:身體疲乏無力,下肢沉重,青筋紆曲,小腿輕度腫脹,皮膚色素沉著或潰瘍經久小愈,肉芽淡紅或蒼白,膿液清稀。舌質淡紅,舌苔薄白,脈沉細弱。
治法:益氣養血、活血利濕。
方藥:十全大補湯加減。
中醫提醒:以上方藥的使用僅供參考,使用時必須在中醫師的辨證指導下制定,不可盲目自行治療,以求滿意療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