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最大的區別在于:先讓你舒服的生活方式,最終都會讓你麻木。讓你痛苦的努力過程,最終會讓你獲得成功。
美國第26任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曾說:有一種品質可以使一個人在碌碌無為的平庸之中脫穎而出,這個品質不是天資,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有了自律,一切皆有可能,而無自律,則連最簡單的目標都顯得遙不可及。擁有自律,才能擁有開掛的人生。
胸懷大志的人,往往是一個很有自律的人。重慶談判中,蔣介石曾對秘書陳布雷說:“毛澤東不可輕視。他嗜煙如命,但他知道我不吸煙后,在同我談話期間,竟然不抽一支。對他的決心和精神,不可小視!”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今朝有酒今朝醉。直到后來,我們漸漸發現:每一個不自律的行為,都會給你帶來更大的痛苦。不要做欲望的奴隸,自律可以令我們活得更幸福更有尊嚴。自由的本質不是放縱自己,不是無所不為,而是自律之后的舒暢,是有所為,有所不為!
雖然并非每個人,都必須做到自律。但沒有任何一個人,甘于落后,甘于失敗,甘于比別人差。自律有時看著很苦,但用眼前短暫的痛苦,可以換來更長久的快樂,可以更自由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了別人優秀的樣子,卻往往忽略了他們為此付出了近乎自虐般的努力。在別人出去玩樂的時候,一個人躲在那里看書。周末的時光,很多人慵懶地睡到中午,他依舊雷打不動的早起、跑步、看書、工作...…
世界首富比爾蓋茨也是幾十年來堅持每周至少讀兩本書。很多時候,不是優秀才自律,而是你自律了,才會變得優秀。而那些自律的人,往往連老天爺都不忍心辜負他們。
如果你總是隨心所欲,講究及時行樂,不知道努力,別人玩你也玩,別人努力你還在玩,依舊放縱自己。那么如此不自律的你,現在看似是自由的,但你會發現自己越活越沒有自由,沒有選擇的資本。在這個世上,自律是他人無法幫你的事。也許他人可以為了你好,整天監督你要努力和上進,但最后往往收效甚微,甚至適得其反。因為本質上,別人無法為你的人生負責,你必須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康德說,所謂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而是自我主宰。越自律,越有話語權,身體和人生都是如此。一天兩天看不出來,一個月兩個月也許還是看不出來,但是一年兩年,甚至十年二十年,自律的人和不自律的人,終將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付出和回報是成正比的,量變足夠了才可能促成質變。這就是一個人為什么要自律的原因。越是自律的人越不會把時間和精力白白浪費在無意義的事情上,而是把碎片化時間都利用起來成長自己。
自律說起來簡單,行動起來則需要毅力,沒有毅力的支撐,自律只是一紙空文;沒有毅力的支撐,自律便是無根的花朵,無法生存;沒有毅力的支撐,自律就是海中浮木,隨波逐流,找不到成功的彼岸。只有當你知道自己要成為什么人,過什么樣的生活,想要什么樣的人生。內心才會徹底覺醒,不斷克服懶惰的本性,不斷去淬煉和提升自己。你會過上怎樣的人生,你的選擇會給出答案。
懶惰、放縱、自制力不足,根源都在于不自律。越自律,認知能力越強,人和人的差距,就是這樣逐漸拉開的。一個人的自律中,藏著無限的可能性,你自律的程度,決定著你人生的高度。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怎樣活著,自律的人生其實更加美好!
壹點號 楓葉文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