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格律詩詞寫作的規則

  本文介紹有關格律詩詞寫作的規則。歷史上的大詩人,他們的很多詩詞都是名篇,或描寫了祖國山河的壯麗,或如實記載了一個重要的歷史事件,或深刻反映了民間疾苦;詩篇或氣勢宏偉,或情深意切,在符合格律詩詞的規則方面也是樣板,達到思想性藝術性相結合的高峰。但細究有時也能發現,大詩人在平仄、押韻、對仗偶有違例之舉。

  遵循格律,靈活調整。李白七律《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閉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首、頸、尾聯的平仄格律,都符合首句押韻的格式,但頷聯卻不是“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而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中唐著名詩人錢起七律《贈闕下裴舍人》:“二月黃鸝飛上林,春城紫禁曉陰陰。長樂鐘聲花外盡,龍池柳色雨中深。陽和不散窮途恨,霄漢長懸捧日心。獻賦十年猶未遇,羞將白發對華簪。”也用的是上述平仄格律,但首聯不是“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而是“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正好相反。有趣的是,首聯的出句和對句調換一下位置,平仄完全符合,而意思沒有變化。是否唐代傳抄時顛倒了,亦未可知。

  實在難改,便不拗救。杜甫的七律《登樓》:“花近高樓傷客心,萬方多難此登臨。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云變古今。北極朝廷終不改,西山寇盜莫相侵。可憐后主還祠廟,日暮聊為梁父吟。”第三、第七句都是“平平仄仄平平仄”的格律,第三句第一字仄聲拗,第三字平聲救。第七句第一字拗,第三字還是仄聲,沒有補救。杜甫在更有名的一首七律《蜀相》:“蜀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繁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常使英雄淚滿襟。”第五句的第一第二、兩字應是仄聲,但三顧茅廬是歷史改不得,而“三”字又是平聲,只好這樣。如果把句內第三字“頻”換仄聲字,那么頸聯就是自救和互救完美的結構:“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估計是不好換,也就算了。

  押韻通韻 敢押仄韻。有的格律詩押韻體現了一點自由度。劉長卿的一首非常有名的懷古詩七律《長沙過賈誼宅》:“三年謫宦此棲遲,萬古唯留楚客悲。秋草獨尋人去后,寒林空見日斜時。漢文有道恩猶薄,湘水無情吊豈知?寂寂江山搖落處,憐君何事到天涯?”詩中末尾“涯”字屬“九佳”部,如何能與支部通韻呢?

  格律詩押仄韻,能吟唱出一種剛烈悲壯或幽涼凄絕的氣氛,往往有特殊的藝術效果。古詩和絕句都有押仄韻的,但律詩一般不押仄韻。為何有此規則,尚未查到原因。有人說律詩不可押仄韻,未免失之武斷。唐著名詩人劉長卿五律《湘中紀行》:“秋月照瀟湘,月明聞蕩槳。石橫晚瀨急,水落寒沙廣。眾嶺猿嘯重,空江人語響。清暉朝復暮,如待扁舟賞。”唐代另一著名詩人劉禹錫的五律《蒙池》:“瀠渟幽壁下,深凈如無力。風起不成文,月來同一色。地靈草木瘦,人遠煙霞逼。往往疑列仙,圍棋在巖側。”這兩首五律押的都是仄韻。清乾隆進士法式善,官至待講學士,工五言。雖是蒙古族,正黃旗,但從他的官位可以看出是個有學問的,因為乾隆的文學功底很深,待講學士無法濫竽充數。法式善有天到八大處的七處游玩,寫了一首五律《寶珠洞》:“行到翠微頂,翠微全在下。峭壁不洗濯,孤青自淡冶。山聲石上來,暮色天地寫。土灶燃松柴,放出煙一把。”押的也是仄韻。

  律詩偶用古詩格調。三平調為各詩書所不容,但大詩人的筆下偶爾也會出現。就以《唐詩三百首》為例,李白的五律《聽蜀僧濬彈琴》首聯對句“西下峨嵋峰”,王維的五律《終南別業》尾聯對句“談笑無還期”,劉春虛五律《闕題》首聯對句“春與清溪長”,常建的五律《破山寺后禪院》頸聯對句“潭影空人心”,岑參的七律《和賈至舍入早朝大明宮之作》頷聯對句“玉階仙仗擁千官”,崔曙的七律《九日登望仙臺呈劉明府》尾聯對句“陶然共醉菊花杯”,末尾三字都是平聲。說這些詩寫得不好,或說作者不懂格律詩,都是說不通的,有的詩集注解上就說此句“三平調古詩格”,真是用心良苦。

  對仗整齊,也有特例。大詩人作律詩,頷聯和頸聯都對仗,詩中的對聯,絕大多數極為工整,但也不是沒有例外。杜甫的五律《天末懷李白》:“涼風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文章憎命達,魑魅喜人過。應共冤魂語,投詩贈汨羅。”頸聯對仗,頷聯未對。無獨有偶,孟浩然的五律《早寒有懷》也是只對了頸聯:“木落雁南渡,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云端。鄉淚客中盡,孤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唐代詩人常建的五律《破山寺后禪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日心。萬籟此皆寂,唯聞鐘磬聲。” 和上述兩特例不同,這首詩頷聯沒有對仗,首聯和頸聯對仗,屬于五律的變體,有的詩書稱之為“偷春格”(意為頷聯的對仗提到首聯首聯去了,好比春天提前到了)。杜甫的七律《諸葛武侯廟》:“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肖曹。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詩中頷聯對句“萬古云霄一羽毛”聯想奇特,贊譽巧妙,經常被引用,但頷聯沒有對仗。因為首聯和頸聯對仗了,故也屬“偷春格”。

  唐代崔顥的七律《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這首七律頷聯,無論是句子結構還是用詞,都沒有對上。但不少詩家仍然把它推為唐代七言律詩第一,李白說:“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

  了解詩詞發展歷史,尊重詩詞變革成果。如何理解大詩人在平仄、押韻、對仗偶有違例之舉的現象?

  或說:唐代對格律詩的評價,符合規則不是絕對的,好的詩在遵守寫作規則方面也可能有小的不足,但瑕不掩瑜。

  或說:大詩人在遣詞造句和格律詩詞規則發生不可調和的矛盾時,他們不為規則束縛,首先是把事情寫清,把理講明,在創作上是敢于標新立異的。

  以上兩條都是對的,但我覺得還必須從唐詩的發展歷程來理解。唐詩的發展,發源于六朝,逐步成熟于唐朝。初唐是格律詩醞釀形成時期,詩歌的主要創作傾向,是沿襲六朝華艷風尚。唐初三四十年間,文人固守六朝華艷風尚,講求辭藻,排比格律,綺麗媚婉,風格卑弱,一度詩風不振。初唐四杰(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努力擺脫齊梁詩風影響,積極開拓詩歌的題材的領域,探索詩的格律形式,給詩壇帶來生氣,掀起了詩歌的變革之風。隨后,沈佺期和宋之問繼承了“初唐四杰”變革探索的成果,完善了五、七言律詩的形式。

  唐代詩人沈佺期(約656~約714或715),字云卿。相州內黃(今屬河南)人。上元二年 (675)進士及第,累遷考功員外郎。曾因受賄入獄。出獄后復職,遷給事中。中宗即位,因諂附張易之被流放。神龍三年(707),召拜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常侍宮中。后歷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宋之問(656年?~712年),字延清,一名少連,汾州(今山西汾陽市)人,一說虢州弘農(今河南靈寶)人。宋之問上元二年(675年)進士及第,以才名與楊炯被召分直內文學館,后又與楊炯同入崇文館充學士(皇帝的文學顧問)。天授元年(690年)武后稱帝,改國號為周,敕召宋之問與楊炯于洛陽西入閣。宋之問諂附武后及其媚臣張易之。神龍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張柬之與太子典膳郎王同皎等逼武后退位,誅殺二張,迎立唐中宗,宋之問與杜審言等友皆遭貶謫。后又因傾附安樂公主,遭太平公主忌恨,進言中宗.于景龍三年(7O9年)被貶越州(今浙江紹興市)長史。先天元年(712年)八月,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后,宋之問被賜死于徙所。沈佺期、宋之問政治上無所建樹,品行也多有可譏(特別是宋之問賣友求榮,殺侄奪詩),但對詩的聲律化有重大貢獻。《唐書》記載,沈宋二人的詩“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沈宋使律詩的格律、押韻、對仗等各方面都達到了成熟定型的地步,明確劃開了近體詩與古體詩的界限,并運用這種形式,寫出了優秀的作品,令人耳目一新。使后來詩人得有轍可循,佳作泉涌。沈宋堪稱承先啟后、繼往迎來的兩位詩人。

  在沈宋之前,格律詩有不夠規范的現象,是有它的歷史原因的。我以為不能把這種現象作為規律,更不宜把違律出格錯韻的詩作為樣板簡單地模仿,哪怕是著名詩人的詩句。否則,便是東施效顰,貽笑大方。現代人學習寫作格律詩詞,還是應以詩壇公認的要求為標準。我曾見有的網友追求“一平救四孤”,把詩句寫得很拗口,這是走了歪路了。李白的五律《夜泊牛渚懷古》:“牛渚西江夜,青天無片云。登舟望秋月,空憶謝將軍。余亦能高詠,斯人不可聞。明朝掛帆去,楓葉落紛紛。”這首五律(平仄格律完全符合律詩,已收入《新編唐詩三百首》)全詩沒有對仗,這也就是李白的詩。您是李白嗎?您現在這樣寫,就要受到評論家的批評了。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詩詞點評的十七種方法
什么是限韻,步韻,疊韻以及對偶對仗的區別
荊楚作家 《荊楚作家詩教論壇 律詩折腰體 月同題》第五講
近體詩基礎知識
怎樣寫好詩詞(一)詩部
十分鐘學律詩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江县| 郯城县| 永吉县| 阿鲁科尔沁旗| 剑河县| 莱阳市| 辛集市| 毕节市| 西丰县| 锦屏县| 永和县| 临澧县| 武山县| 安多县| 辽阳县| 广宗县| 茌平县| 若尔盖县| 绩溪县| 湟中县| 巴彦县| 平武县| 阿勒泰市| 石台县| 大足县| 克拉玛依市| 广德县| 永修县| 大英县| 象州县| 永德县| 克拉玛依市| 娱乐| 建昌县| 满城县| 和静县| 斗六市| 吉木乃县| 朝阳市| 渭源县| 黄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