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徐樂軍(1970-),男,安徽金寨人,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講師,文學碩士。
(廣東農工商職業(yè)技術學院,廣東廣州510507)
[摘 要]《香奩集》以寫艷情為主,后人對作者韓亻屋及其艷情詩作多有不滿,這主要是囿于儒家“詩教”說的影響?!断銑Y集》包容了艷情詩的多樣題材,成就在唐末同類詩作中最高,對后世影響較大,在唐末詩壇具有艷情詩的標本式意義。
[關鍵詞]《香奩集》;艷情詩;唐末;標本
[中圖分類號] I207.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1-5116(2006)02-0076-04
《香奩集》是唐末詩人韓亻屋的艷情詩集,自出現(xiàn)以來后人一直褒貶不一,主要原因在于艷情詩不為古典詩歌主流,且語涉男女私情,難登大雅之堂。但在《香奩集》出現(xiàn)以前又確實有大量文人艷情詩的創(chuàng)作,無論詩人主觀創(chuàng)作動機中有無寄托,作為客觀存在之物,這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因此《香奩集》的出現(xiàn)是詩歌發(fā)展過程中很自然的一個現(xiàn)象,但它又是我國詩歌史上第一部文人艷情詩集,是艷情詩發(fā)展到唐末之際歷史創(chuàng)作與現(xiàn)實創(chuàng)作的交匯點,在唐末詩壇具有標本式意義。
一
艷情,一般指違背封建禮教的男女之情。就愛情與艷情的區(qū)別上來看,愛情應是以婚姻為目的的婚前戀情和婚內情愛,同時它又與艷情有外延上的交叉。艷詩最早見于元稹語:“又有以干教化者,近世婦人暈淡眉目,綰約頭鬢,衣服修廣之度及匹配色澤尤劇怪艷,因為艷詩百余首?!盵1]民間情詩不應看作艷情詩,艷情詩應是文人的專利,所以有論者認為艷情詩是“文學史上專寫女性艷美及男女艷情的文人情詩?!盵2](P3)
《香奩集》中的詩歌內容,可以說其中絕大部分都是艷情詩。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一是寫男主人公的戀情。如《幽窗》:“刺繡非無暇,幽窗自鮮歡。手香江橘嫩,齒軟越梅酸。密約臨行怯,私書欲報難。無憑諳鵲語,猶得暫心寬。”寫男主人公與心上人幽會情景。兩人情意綿綿,一同刺繡、吃橘、吃梅,分別時相約再會并留下暗語,似是偷情之會;再如《薦福寺講筵偶見又別》:“見時濃日午,別處暮鐘殘。景色疑春盡,襟懷似酒闌。兩情含眷戀,一餉致辛酸。夜靜長廊下,難尋屐齒看。”寫詩人與心上人的不期相遇,但卻不得不很快分別,夜深人靜之際,依然徘徊舊地,尋覓心上人的芳蹤,但一無所獲。這種戀情似乎不為世人所容或不想為人所知,因此詩人寫起來充滿惆悵之情。這類詩作,寫出了處于戀愛中的男主人公對愛情的真誠渴望與期待。《香奩集》中這類以男子口吻所寫的情詩,是基于男女平等的前提下敘寫兩性情感關系,情意真切,在艷情詩中自是有其積極的意義。
二是寫閨怨,即女子的相思。如《閨怨》:“時光潛去暗凄涼,懶對菱花暈曉妝。初坼秋千人寂寞,后園青草任他長?!睂懪涌辗开毷?百無聊賴的情緒。《懶卸頭》:“侍女動妝奩,故故驚人睡。那知本未眠,背面偷垂淚。懶卸鳳凰釵,羞入鴛鴦被。時復見殘燈,和煙墜金穗?!睂懪釉趬阂挚鄲炛袑η閻鄣目释?其中不乏“性”意識的表達。
三是寫少女情思。如《中庭》:“夜短睡遲慵早起,日高方始出紗窗。中庭逢摘青梅子,先向釵頭戴一雙。”寫女孩子的閨閣閑情?!度龖洝?其三)寫女孩子春心萌動之態(tài):“憶去時,向月遲遲行。強語戲同伴,圖郎聞笑聲。”《新上頭》:“學梳蟬鬢試新裙,消息佳期在此春。為要好多心轉惑,偏將宜稱問旁人。”寫出了待嫁少女對未來生活的憧憬。這兩類詩作中,對女子相思、少女情思題材的敘寫,筆觸優(yōu)美輕盈,富于生活氣息。
四是寫狹邪冶游,主要是寫男子狎妓、女子體態(tài)和閨幃床笫等。如《自負》:“人許風流自負才,偷桃三度到瑤臺。至今衣領胭脂在,曾被謫仙痛咬來?!贝嗽妼懫鋵χ斡紊畹恼凑醋韵?《席上有贈》:“矜來標格絕嫌猜,嗔怒雖逢笑魘開。小雁斜侵眉柳去,媚霞橫接眼波來。鬢垂香頸云遮藕,粉著蘭胸雪壓梅。莫道風流無宋玉,好將心力事妝臺?!边@是寫宴會偷情之狀。《詠浴》:“再整魚犀攏翠簪,解衣先覺冷森森。教移蘭燭頻羞影,自試香湯更怕深。初似洗花難抑按,終憂沃雪不勝任。豈知侍女簾帷外,剩取君王幾餅金。”寫男子狎妓時的風情,對女子的體態(tài)和動作描繪過于深入,確有色情意味。這類狹邪冶游之作,是《香奩集》為后人詬病之所在。這是唐末世風與詩風雜融的產物,就其描摹情色的細膩程度而言,已和《花間集》中部分艷情詞無甚兩樣,價值當然不高。
五是抒發(fā)人生感慨。如《哭花》:“曾愁香結破顏遲,今見妖紅委地時。若是有情爭不哭,夜來風雨葬西施。”這類詩尚有《江樓二首》、《夕陽》、《舊館》、《金陵》等。
以上《香奩集》中五類題材詩作,前四類無疑是艷情詩,但有色情意味的只是其中少數(shù)詩作,也代表不了《香奩集》的整體風格,因此《香奩集》的內容看起來似乎與杜牧、溫庭筠、李商隱等晚唐大家的艷情詩并無特別之處,為何會引起后人如此多的非議呢?它的出現(xiàn)在唐末詩壇具有何種意義呢?
二
《香奩集》之所以引起后人如此多的非議,主要在于兩點:一是出現(xiàn)的時間;二是所采用的形式。韓亻屋的人品在后人印象之中是相當正面的,甚而是崇高的,是亂世忠臣,幾可為唐末文人的楷模。如鄭方坤云:“誰謂賢者之無益于人國哉!韓致光為玉奚谷生之別子,韋端己乃香山之替人,羅昭諫感事傷時,激昂排,以追配杜紫微、庶幾無愧。三公競爽,可稱華岳三峰……?!盵3]紀昀云:“亻屋為學士時,內預秘謀,外爭國是,屢觸逆臣之鋒,死生患難,百折不渝,晚節(jié)亦管寧之流亞,實為唐末完人?!盵4]這些對韓亻屋人品的稱道,不是沒有緣由的,因為他對昭宗十分忠心,力主打擊藩鎮(zhèn),裁抑宦官,后引起朱全忠的不滿,差點喪命。被貶入閩之時,昭宗執(zhí)其手痛哭流涕言:“我左右無人矣?!盵5](P5390)唐亡,寫詩以甲子紀年,不記梁年號。這樣一個忠臣義士的楷模,特別是在唐王朝風雨飄搖之際,最需要其憂國憂民,大聲疾呼,以詩明志,怎么會寫出《香奩集》這樣艷情的詩歌呢?所以有人認為《香奩集》別有寄托,如胡壽芝云:
“韓致光身遭杌隉,激而去國。托之香奩,具有寄意。”[6](P51)趙衡云:“讀公詩至香奩集,嘗題七字句近體詩于后,謂與李義山無題諸作皆可當賈生之痛哭……假物寓興,主文譎諫,甚至下乃托于男女褻之事。賈生痛哭蓋猶不足以喻之?!盵7](P49)吳生云“韓致堯為晚唐大家,其忠亮大節(jié),亡國悲憤,具在篇章,而含意悱惻,詞旨幽眇,有美人香草之遺?!盵7](P57)這些評論都認為韓亻屋即使寫出《香奩集》中這樣的艷情詩作,也是有所寄托的,因為按韓亻屋的人品來分析,是絕不會如此等而下之地去寫艷情詩的。這是一廂情愿的看法,也是不合實際的,因為以現(xiàn)有材料來分析,可以看出《香奩集》創(chuàng)作于詩人青年時期,其自序云:“自庚辰辛巳之際迄己亥庚子之間,所著歌詩,不啻千首,其間以綺麗得意者,亦數(shù)百篇。往往在士大夫口或樂官配入聲律,粉墻椒壁,斜行小字,竊詠者不可勝紀。大盜入關,緗帙都墜,遷徙流轉不常厥居,求生草莽之中,豈復以吟詠為意。或天涯逢舊識,或辟地遇故人,醉詠之暇,時及拙唱,自爾鳩集,復得百篇,不忍捐棄,隨即編錄?!庇纱丝芍断銑Y集》中的詩主要作于懿宗咸通元年(860)至僖宗廣明元年(880)之間,是作者18歲至38歲。而韓亻屋到唐昭宗龍紀元年(889),即四十八歲才中進士,此前一直蹭蹬科場,浪跡京城,時代的開放和浮靡之風不可能不影響到他,如韋莊《咸通》詩云:“咸通時代物情奢,歡殺金張許史家。破產競留天上樂,鑄山爭買洞中花。諸郎宴罷銀燈合,仙子游回璧月斜。人意似知今日事,急催弦管送年華?!闭麄€社會完全是一幅末日狂歡圖!另外,唐代舉人進士多風流習氣,陳寅恪云:“唐代進士貢舉與倡伎之密切關系,觀孫《北里志》及韓亻屋《香奩集》之類,又可證知?!盵8](P126)
另外,韓亻屋及第后仍有寫其與歌妓交往的詩,如《及第后出家別錦兒》:“一尺紅綃一首詩,贈君相別兩相思。畫眉今日空留語,解他年更可期。臨去莫論交頸意,清歌休著斷腸詞。出門何事休惆悵,曾夢良人折桂枝。”其中“交頸”一詞也是頗具艷情色彩的??梢娗嗄陼r期的韓亻屋處在唐末畸形繁華的都市之中,無論以其經歷還是才華,寫出《香奩集》這樣的作品,不僅是完全可能的,也是根本不必大驚小怪的。
《香奩集》以詩寫艷情,這也是后人非議的一個重要原因。錢鐘書非常明確地說:“據唐宋兩代的詩詞來看,也許可以說,愛情,尤其是在封建禮教眼開眼閉的監(jiān)視之下那種公然走私的愛情,從古體詩里差不多全部撤退到近體詩里,又從近體詩里大部分遷移到詞里……有人想把詞里常見的情事也在詩里具體的描摹,不過往往不是陳舊,像李元膺的《十億77詩》,就是膚廓,像晁沖之《都下追感往昔因成二首》,都還比不上韓亻屋《香奩集》里的東西?!盵9](P8)這里是說《香奩集》以詩寫艷情,在唐末成就還算高的,同時也指出了詩寫艷情已屬少見且不合時宜,后人詬病也就可以想見的了。如沈德潛云:“詩本六籍之一,王者以觀民風,考得失,非為艷情發(fā)也。雖四始以后,離騷興美人之思,平子有定情之詠,然詞則托之男女,義實關乎君父友朋。自梁陳篇什,半屬艷情,而唐末香奩,益近褻女曼,失‘好色不淫’之旨矣。此旨一差,日遠名教?!盵10](P46)紀昀云:“《香奩》一集,詞皆淫艷,可謂百勸而并無一諷矣?!?。[11]以詩寫艷情,幾乎得不到社會的任何正面評價,主要原因在于封建時代儒家“詩教”說的強大輿論控制力。
但這只是問題的一面,另一方面在于艷情詩自身的缺陷。
艷情詩不以“詩教”為旨,客觀上本應有反封建禮教的積極意義,但卻矯枉過正,自壞聲名。如南朝梁陳之際,有部分文人首次以詩寫男女私情,作了有益的嘗試,可惜的是這些詩偏偏誕生在南朝這塊只據半壁河山的腐敗土壤之上,結果不僅未能繼承當時民歌如《西州曲》中健康質樸、優(yōu)美清新的情調,反而發(fā)展到以女性為吟詠賞玩對象的地步,自然為后人所厭棄。中唐時元稹與白居易等人又開始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艷情詩,也為后人所不滿,如杜牧借李戡之口的批評:“嘗痛自元和已來,有元白詩者,纖艷不逞,非莊人雅士所為。流于人間,疏于屏壁,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 語,冬寒夏熱,入人肌骨,不可除去。吾無位,不得用法以治之?!盵12]晚唐艷情詩比中唐更多,得到的評價也更低,特別是對于膽敢結集流傳的《香奩集》,批評之語更是嚴厲。如方回云:“香奩之作……誨淫之言,不以為恥?!盵13](卷七)既然詩中不得寫艷情,而文人騷客們又有這方面表達的需要,這一矛盾如何處理呢?只有寫詞。因為“詞為艷科”,整個唐五代詞在李煜詞出現(xiàn)之前,幾乎是以男女私情為主要描寫對象的,其中不乏比《香奩集》中個別篇目更為色情之語,后人也并未大加撻伐。當然,反過來看,后人對《香奩集》的批評較之唐末其他艷情詩越加激烈,越能說明其在唐末艷情詩中的突出地位,也就更容易看出《香奩集》作為艷情詩集之于唐末詩壇的標本式意義。
三
這里有必要說清兩個問題。一是關于“唐末”的時間定位。一般以為,唐末是文學史意義上所謂晚唐的最后一個階段,但并無權威加以厘清。本文認為,唐末應約指唐懿宗咸通元年(860)至唐亡,即標志著晚唐詩文成就的杜牧、李商隱均已離世,而溫庭筠也在咸通六年(866)年離世。二是李商隱無題詩的定性。按照前文所述,只要是寫女性艷美和男女艷情的詩都是艷情詩,那么無疑李商隱的無題詩應是艷情詩。但它和此前的宮體詩和元白艷情詩及唐末的艷情詩又有著相當大的不同。后人往往多稱其為愛情詩而不稱其為艷情詩,褒許之意顯而易見。筆者以為,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李之無題詩以愛情為出發(fā)點,語言干凈高雅,敘情深情綿邈,沒有對女性的色貌作過多渲染,詩中男女的地位是平等的。而其他艷情詩作恰好相反,出發(fā)點在于情欲,雖有情作幌子,最終往往露出欲的本相;即使寫情,也大多不是基于男女平等的愛情,而是語涉色貌的賞玩之情。這正是這些艷情詩作難與李之無題詩相提并論之所在,也是后世評價不高的關鍵原因。
所謂標本,是指在同一類事物中最具代表性的。我們說《香奩集》是唐末艷情詩中最有代表性的,主要在于:
第一,《香奩集》中對艷情題材的包容性。從上文分析可知,《香奩集》的艷情內容主要包括男子的戀情、女子的閨怨、少女情思和狹邪冶游四類。從艷情詩的發(fā)展來看,宮體詩幾乎是同一題材,即專注于女子體態(tài)、服飾和容貌描繪,并從色欲的角度去吟玩觀賞,這應屬于《香奩集》中第四類;中唐元白的艷情詩主要是寫男子的戀情,雖語涉色欲,但仍有真情,應屬于《香奩集》中第一類。與《香奩集》同時代的作品,基本上都可從《香奩集》中找到對應類別。
第二,《香奩集》在唐末艷情詩作中藝術成就最高。唐末艷情詩作較有名的如羅虬《比紅兒詩》一百首、曹唐《大游仙詩》五十首、《小游仙詩》九十八首、王渙《惆悵詩十二首》、吳融《賦得欲曉看妝面》、崔玨《美人嘗茶行》等。如《比紅兒詩》(其一):“姓字看侵尺五天,芳菲占斷百花鮮。馬嵬好笑當時事,虛賺明皇幸蜀川。”(其一百):“花落塵中玉墮泥,香魂應上窈娘堤。欲知此恨無窮處,長倩城烏夜夜啼。”此兩首為《比紅兒詩》一頭一尾,意不深,手法亦淺,如信口開河,且整首詩四百句,語多重復,后人評其“俚劣之甚”。[14](P78)曹唐游仙體詩亦多類似之作,這里不作詳論?!断銑Y集》藝術成就突出地表現(xiàn)在兩點:一是人物形象較為鮮明,如《偶見》:“秋千打困解羅裙,指點醍醐索一尊。見客入來和笑走,手搓梅子映中門?!币粋€天真活潑的少女簡直呼之欲出;二是哀婉迷離的意境。作者善于選取令人傷感而朦朧的意象,如煙、燭、燈、簾、雨、花、月、黃昏、半夜、臨明等,配以淡淡的情思,營造出哀婉迷離的意境。如《繞廊》:“濃煙隔78簾香漏泄,斜燈映竹光參差。繞廊倚柱堪惆悵,細雨輕寒花落時?!边@里淡淡的惆悵與迷離的意境非常和諧地融為一體。在營造意境時,語句含蓄,委婉曲折,如《已涼》:“碧闌干外繡簾垂,猩色屏風畫折枝。八尺龍須方錦褥,已涼天氣未寒時?!贝酥小罢壑Α币辉~,令人想起“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詩句,進而結合詩中的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的轉換,主人公對愛的渴望之情就隱約可見。三是語言清新自然,多用口語,幾乎不用典,特別適合歌唱,流播快捷。
第三,《香奩集》對后世詞和艷情詩的創(chuàng)作影響較深。對詞的影響方面,張侃《跋楝詞》說:“亻屋之詩,淫靡類詞家語,前輩或取其句,或剪其字,雜于詞中。”較典型的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被昧恕断銑Y集》中《懶起》前半部分:“昨夜三更雨,臨明一陳寒。海棠花在否,側臥卷簾看?!崩钋逭铡饵c絳唇》:“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有人來,襪 金釵溜。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被昧恕断銑Y集》中《中庭》一詩。對艷情詩的影響方面,宋代嚴羽《滄浪詩話·詩體》中列有“香奩體”,宋代葉茵《順適堂吟稿》中有題為“香奩體”的閨情七絕詩。元代楊維楨有艷情詩《香奩八詠》、《續(xù)奩集二十詠》。明代王次回《疑云》、《疑雨》兩部詩集也是多仿《香奩集》,錢謙益評其“詩多艷體,格調似韓致光”。[15]清代吳偉業(yè)的閨情詩,清人趙翼評其“梅村詩本從‘香奩體’入手,故一涉兒女閨房之事,輒千嬌百媚,妖艷動人”,[16]指出其與《香奩集》的淵源。
總之,《香奩集》是我國古典詩歌史上第一部文人艷情詩集,在詩風駁雜的唐末詩壇代表了艷情詩的最高成就。后人從“詩教”觀點出發(fā)對其多有不滿,從分析中可以看出其在同時同類作品中的最高成就,因此在唐末詩壇上具有標本式意義。
[參考文獻]
[1] (唐)元稹.敘詩寄樂天書[M]//元氏長慶集.第十九卷.北京:中華書局,1982.
[2]文航生.晚唐艷詩概述[J].四川師范學院學報,1996,(1).
[3] (清)鄭方坤.五代詩話·例言[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9.
[4] (清)紀昀.韓內翰別集[G]//四庫全書總目.集部二.北京:中華書局.1965.
[5] (宋)歐陽修.新唐書[M].第一八三卷北京:中華書局.1975.
[6] (清)胡壽芝.東目館詩見[M].清嘉慶刻本.
[7] (唐)韓亻屋.翰林集[M].河北武強:賀氏刻本.1923 .
[8]陳寅恪.元白詩箋證稿[M].北京:三聯(lián)書店.2001.
[9]錢鐘書.宋詩選注(序)[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5.
[10] (清)沈德潛.說詩日卒語[M]//原詩·一瓢詩話·說詩 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
[11] (清)紀昀.書韓致堯《香奩集》后[M]//四庫全書.北京:中華書局.1965.
[12] (唐)杜牧.唐故平盧軍節(jié)度巡官隴西李府君墓志銘(《全唐文》卷七五五)[A].北京:中華書局.1983.
[13] (元)方回.瀛奎律髓[M].北京:中國書店出版社:1990.
[14] (清)翁方綱.石州詩話[G]//清詩話續(xù)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5] (清)錢謙益.列朝詩集小傳[M].丁集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16] (清)趙翼.甌北詩話[G]//清詩話續(xù)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
(責任編輯 何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