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卦掌的八種樁功(走樁)的內容
作者:顧建強
喜歡八卦掌的人,不要聽有些人說我的拳術如何如何好,這個我們承認,關鍵是師傅你練習的如何?功夫上身了沒有。古往今來,很多內家武術大師寫了很多的書,講了很多的功夫,如:三步功夫、三層道理、三種練法等。確實很好,但是如何練出來,多少時間能練出來,用怎樣的動作去練習卻沒有說,其實練習過程中身體也有很多變化,如何去應付,這些很多人不知道。內家拳術理論好,練出的結果好,但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功夫)練出來,練不到自己身上又有什么用。
為了讓更多的八卦掌愛好者學習和練好八卦掌,我在此文章中簡單介紹八卦掌的轉掌八式的功法內容和作用。
八卦掌樁功有八式:
一、八卦掌的“踏掌”一式(稱無極式),它的作用是練習八卦掌的整力,當練習者功夫較好時,全身能拉成一體,外人碰練習者的身體時,身體的任何部位如拉皮筋,練習者隨意伸出手臂,外人用力推而不動,顧建強師傅的弟子小東已練習到此功夫,,整力功夫的結果稱:“三回九轉是一式”,八卦掌的主要功夫是轉掌,練習者在轉掌過程中全身要始終保持一個整勁十分的重要,功夫稱:“扯滿” (俗話:如行帆風扯滿),整勁有了,練習者才到了八卦掌的門口;
二、八卦掌的“大鵬展翅”一式(稱一字式),它的作用是練習八卦掌的指力,當練習者功夫較好時,伸出手指(用無名指中指)頂住對方的身體而手指不軟,顧建強的弟子師學眾與楊玉軍練習此功夫;“指力”還有一種說法,比喻身上的勁如槍,而手指是槍尖,在與人試手時,自己手指軟(怕碰)也打不了人。如何知道指力的力量大小呢,讓你的手指頂在對方的胸前,讓對方全力往你手指上用力,這時你自己的手指承受住對方的力而手指不彎曲,并且手指頂的對方退步,才能說明練習八卦掌的“指力”有了。
三、八卦掌的“懷中抱月”一式(稱混元式),它的作用是練習八卦掌的彈抖力,當練習者功夫較好時,外人用手拍擊練習者,練習者的身體如皮球而彈起,如果練習者把力給對方,對方也似皮球而被彈出。我經常讓學生找此力而試力,讓學習拍打我,而我彈起以作示范。
四、八卦掌的“指天打地”一式(稱陰陽式),練習八卦掌的分力,當與人試手前后都有人時,雙手可同時發給力,而雙手前后發力而保證力量不失。
五、八卦掌的“黑熊返背”一式(稱陰陽魚式),練習八卦掌的排打式,當練習者功夫較好時,讓對方用掌或拳全力打擊練習者肋骨時、練習者受擊打而不疼,肋骨而不損害,目前練習好此功的有四人。
六、八卦掌的“獅子抱球”一式(稱滾球式),練習八卦掌的腰功,練習者第一保持整力,第二按照轉掌的標準要求,在整力轉身時,身體的整力而保證不失為合格。
七、八卦掌的“白猿獻果”一式(稱抱球式),練習八卦掌的胳膊的筋力,在練習此式時,關鍵是練習脫肩,讓胳膊的筋變長,筋長而力大。
八、八卦掌的“青龍探掌”一式,這一式練習八卦掌的合力。把八卦掌共有八個樁功練習合在一起。
八卦掌功法練習過程中,身體要有很多的變化;
第一階段練習者身體發泠,練習者在夏天三伏天練習,身體卻冷的如冬季,渾身上下冷的打顫,有的人或發燒;
第二階段練習者身上起疹塊;
第三階段練習者身上有螞蟻爬行的感覺。
第四階段練習者排紅色糞便。
發生以上現象要正確對待,處理不好產生壞作用。
{顧建強師父教導我們練習八卦掌功法第一式“踏掌”(無極式)練習過程中對身體各個部位的要求,如下:
頭:頭為一身之首,頭要頂,下頜回收; 舌抵上腭,口要微閉;
項:項要豎起來。
肩:肩要垂。
臂:兩臂要前伸、不可伸直,小臂往前有俯案之力;
肘部要彎曲、要垂;
腕子要平直;
背與腰:背與腰要豎起并盡力后靠。
胯:胯部要沉,頭頂與胯沉要形成一對上下反向對拉的矛盾勁,
臀:臀要溜,肛門要上提。
腳與腿:兩腳左右分開,分至兩腳內側略與肩寬,兩腳尖內扣;
總體要求:八卦掌之“三害”切莫犯,“九要”切莫失。身體上
四、
1、練功時,一般宜選擇在環境人少、干凈、整潔、比較安靜之地,身穿較寬松的衣服,平心靜氣,排除雜念,注意力集中在練功上。
2、剛練站樁身體要貼墻練習,保證身體背部的豎直,借墻來檢查和糾正自己的身型。當過一段時間,身體的各個部分都能做到位并定型后,方可離開墻。練習時要自然呼吸,不可憋氣,不意守于身體的某個部位,初學者大多將注意力集中于兩手從而意守兩手,切記莫犯此錯誤。
3、當練功人按照本文貼墻站好樁后,老師或其他陪練人員用掌插其腰背與墻的接觸面,其無空隙掌不易插入即為合格;老師或其他陪練人員兩手適當用勁上挑、下壓、外開、里合、練功人的腕部和手指,皆有一股整勁(似皮筋的拉力),動作不變形,勁力不散,為合格。練習到若有人將全身的力推、頂練功人的手,自覺不用力就能撐得住對方。這樣才算站出勁力,姿勢上算是基本合格。
4、再經過很長一段練習后,勁力由不自然到自然、由有意識到無意識、由細部到局部進而到全部,手與腳、肘與膝、肩與胯的主要部位有對拉矛盾整勁且合在一起,進一步身體各個部位的勁,自然而然地會合在一起,產生真正意義的整勁,此為之“肌肉若一”;同時達到身體表面任何一受力點都能產生如此之整勁用于打化,此為之“渾身無點不彈簧,不思而得一感即應”。整勁上身后,此時站好樁出練功人之不意,用力拍其兩臂,則其身體本能地向上彈跳起來。
5、此時才可將其基本式子適當變型,舉一反三,動作幅度由小到大,姿勢由少到多,種種變式皆不失整勁;由此基本式子進而到其他基本式子,同樣不失整勁。即為手與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
6、然后再將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勁合,達到“六合”之要求到此樁功方可大功告成。
7、此后將練習樁功的力慢慢地轉換到八卦掌的轉掌上任何一式上,力不失就算八卦掌入門了。綜上所述,以站樁功法運用在走圈轉掌練習和實戰技擊上,同樣整勁不失不斷,可剛可柔,可大可小,不思而得,應用變化自如,即達到所謂“三回九轉是一式”的要求。至此八卦掌才算有所小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