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5篇:品讀舊書
逍遙行者
2009年1月8日
一日為尋找一本10多年前購買的舊書,將自己的書櫥翻了個底朝天,卻意外地發現:自己竟然還有如此多的讀過的或未讀過的舊書。妻子曾多次勸我將這些破舊的書籍賣掉,可我在多次搬家過程中,一直沒有舍得丟掉它們。
看到這一本本書頁泛黃、紙張有些破損的舊書,如同遇到了一群久別的摯友,許多祝福的話語,在嗓子眼打成感情的淚結,讓彼此的心跳再一次互動。打開這一本本舊書,自己的讀書點評仍清晰地印寫在書頁上,心中頓時涌起一陣憐憫之感:這些書,有的在我求學的經歷中幫我一臂之力,使我獲得了豐富的教育理論知識;有的在我自學生涯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曾經幫助我取得一個個單科合格證書;有的在我寂寞的時候幫我度過了一個個不眠之夜,成為我形影不離的朋友。面對著這一冊冊的舊書,我再次體味到讀書成長路程的艱辛,更感激這些舊書朋友對我無言的幫助。
我仔細地閱讀著這一冊冊熟悉而又陌生的舊書:每一本舊書都是一個塵封的故事,每一本舊書都是一段不同尋常的經歷,每一本舊書都在訴說著一個曾經熟悉的記憶。品讀舊書,如同品一杯陳年舊釀,書越陳舊,書香越醇厚,越品越有味兒。
我積累最多的舊書是中國古代文學書籍。在上小學高年級時,在父親指導下,我閱讀繁體字、豎排版的《水滸傳》。上初中后,我購買的第一本古典文學書是繁體字《唐詩三百首》。上師范后,我喜歡上了古典文學書籍,節衣縮食地購買了一冊冊。
參加工作后第二年,我報名參加了自學考試。訂閱了《中文自修》、《中文自學指導》等自學輔導刊物。
在自己的工作之余,還購買和閱讀了許多外國文學名著和當代文學著作。
我的教研經歷是從1989年閱讀和積累《山東教育》開始的。自1990年開始,我就訂閱了《中學語文教學參考》,至今沒有間斷。
近年來,在我心中,卻萌生了一種舊書情結,并與天下著名的舊書網——孔夫子舊書網結下了不解之緣。為了研究近代語文教育家的理論,從孔夫子舊書網上,我又郵購到了一批批的舊書:《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呂叔湘語文論集》、《朱自清論語文教育》等。
為了研究蘇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我將蘇霍姆林斯基在中國出版的著作和研究著作幾乎全部買齊。《教育的藝術》等。
這些書讓我學習到了教育家豐富的教育理論,引我走入了教育家的心靈,使我的教育生命得到了充實。有人說:“一個成熟的讀者,往往是讀舊書的讀者;一個會讀書的人,可能是讀舊書的人。”我想:教育者閱讀經典的收獲不僅在閱讀新書,還要從舊書中獲取。
我想:等到什么時候清閑了,給心靈放一次長假,捧起自己的舊書,走進舊書中,讓心醉在舊書中。讓我空寂的心得到安慰,讓我的心靈再接受一次崇高的洗禮。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