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二十世紀清詞研究主要論文索引

 二十世紀清詞研究主要論文索引

 

1911~1949

劉毓盤,詞史,《東北大學周刊》1926年10月~1928年3 

佚  名,清詞拾遣,《北平晨報》藝圃,1931年5月6~9日

任二北,常州詞派之流變與是非,清華中國文學會月刊》1卷3期,頁1~5,1931年6月

劉宣閣,浙派詞與常州派詞,《微音月刊》2卷2期,頁49~52,1932年

孟  森,惜陰堂明詞叢書序,《詞學季刊》3卷3號,頁167~168

葉恭綽,清名家詞序,《詞學季刊》3卷2期,1936年6月,頁165~166

王洪佳,清代詞學,《女師學院期刊》4卷1~2期,頁1~9,1936年6月

似  慈,清代詞學略述,《申報》1936年7月16日

陸樹枬,道咸以來的江浙詞風,《江蘇研究》2卷9期,頁1~3,1936年10月

吳征鑄,晚清的史詞,《斯文》(南京)2卷7期,1942年2月16日

夏緯明,清季詞家述聞,《同聲月刊》1卷7號,1941年6月

龍榆生,清季四大詞人,《暨南大學文學院集刊》1期,1931年1月

劉  樊,清末四大詞人(上、下),《國立武漢大學四川同學會會刊》1卷2期,頁1~14;1卷3期,頁1~18,1935年

覺諦山人,清詞壇點將錄,《同聲月刊》1卷9號,1941年8月

鄭  騫,論詞衰于明曲衰于清,《藝文雜志》2卷10期,頁14~17,1944年10月

趙景深,《詞統》與明曲家詞,《文史雜志》6卷1期,頁66~68,1948年3月

龍沐勛,論常州詞派,《同聲月刊》1卷10號,頁1~20,1941年9月

 

1949~~1979

吳小如,清代的詞,《光明日報》1962年5月6日

趙知人,清詞復古流于匠化,《大華晚報》7版,1979年1月14日

三山老人,清詞復興漫談,《青年戰士報》10版,1979年5月2日

黃華表,清代詞人別傳,《民主評論》4卷3、5、7、8、10、13期,7卷2~6期

黃華表,清代詞學,《人生》5卷7期,頁10~11,1953年7月

沈祖芬,關于清代詞論家的比興說,《文學研究》1957年2期,頁54~65

黃公渚,《清詞紀事》緒言,《山東大學學報》1963年第1期,頁17~23

何須顯,浙西陽羨常州三派詞論略,《新亞書院中國文學系刊》1期,頁120~143,1963年

鄢士元,常州詞派家法考,《人生》33卷3期,頁24~30轉9,1968年7月

香山人,晚清的女子詩詞,《大華晚報》7版,1977年4月17日

褚問鵑,略論滿籍女詞人,《浙江月刊》10卷5期,頁25,1978年5月

 1980~~1990

 達  翔,清詞小議,《今昔談》1982年第5期,頁15~16

方長嘯,對清詞研究的一點希望,《光明日報·文學遺產》第674期,1985年2月12日,第3版

程千帆,我們希望早日為清詞研究提供全面資料光明日報《文學遺產》第677期,1985年3月26日

富壽蓀,簡論清詞,《上海社會科學院學術季刊》1985年第2期,頁194~196

張宏生,再創詞學新境界:《全清詞》編纂述略,《國文天地》6卷2期,頁42~45,1990年7月

何瑞澄,淺談清詞對唐宋詞的繼承發展,《廣西教育學院學報》1987年第2期,頁37~41

張菊玲,略論清代滿族作家的詩詞創作,《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85年第1期,頁83~88轉74

張佳生,論清代滿族詞壇及詞作特色,《文史知識》1991年第3期,頁86~91轉118

張佳生,清代中葉滿族詞壇興盛之原因,《中央民族學院學報》1991年第6期,頁80~85

嚴迪昌,論陽羨詞派,《詞學》第4輯,頁63~73

程郁綴,浙西詞派,《文史知識》1986年第2期,頁8789

林  湮,清初詞風的演變及浙西詞派的形成,《浙江師范學院學報》1981年第1期,頁31~38

陳  銘,浙西詞派醇雅清空說平議,《浙江學刊》1985年第2期,頁40~45

高建中,浙西六家詞淺論,《華東師范大學學報》1983年第3期,頁5460

高建中,浙西詞派的理論,《詞學》第3輯,頁1332,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52

李伯敬,常州詞派,《文史知識》1987年第8期,頁109112

黃志浩,談談常州詞派,《古典文學知識》1989年第6期,頁5054

張  珂,清代的常州詞派與詞人,《蘇州大學學報》1985年2 期,頁39~~43

繆  鉞,常州派詞論家“以無厚入有間”注釋,《四川大學學報》1988年2期,頁63~66

錢立成,清代徽州詞人和詞述略,《徽州社會科學》1989年第3期,頁44~48

萬子霖,清代閨秀四家詞述,《銘傳學報》23期,頁379~396、1986年3月,24期、頁193~205, 1987年3月

1991~~2002

方智范,關于古代詞論的兩點思考,《文藝理論研究》1998年第3期,頁77~84

吳相洲,二十世紀中國詞學研究述評,《北京大學學報》1999年第2期,頁69~77

劉揚忠,新中國五十年的詞史研究和編撰,《文學遺產》2000年第6期,頁123~131

周篤文,金元明清詞選序,《詞學》第1輯,頁180~193,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81年11月

鍾振振,論金元明清詞,《第一屆國際詞學研討會論文集》,頁265~290,中研院文哲所編委會主編 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籌備處,1994年11月初版

馬興榮,論金元明清詞及其詞的鑒賞,《楚雄師專學報》2000年第1期,頁1~5

錢仲聯,明清詞紀事序,《蘇州大學學報》1997年第2期,頁54~55

周少雄,明清浙籍詞人考論,《中華詞學》第1輯,頁137~143,1994年7月

汪泰陵,論明末清初的遺民詞,《貴州師范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頁102~107

宋  紅,得失寸心知:評張仲謀先生的《明詞史》兼及日本的明樂研究,《古籍整理出版情況通報》,2002年6月

謝桃坊,怎樣讀清詞,《古典文學知識》1996年第1期,頁13~21

林玫儀,清詞研究芻議,《中國文哲研究通訊》第4卷第3期,頁62~66

張  兵,清詞研究二十年,《甘肅社會科學》1999年第5期,頁18~21

莫立民,20世紀90年代清詞研究概述,學術月刊2002年第5期,頁109~110

王兆鵬,昌盛與蕭條:本世紀詞學研究格局中的清詞研究,《鄂州大學學報》1995年第1期,頁29~33

陳水云,二十世紀清代詞學文獻整理述略,《古典文學知識》2002年第4期,頁121~124,2002年9月

陳水云,二十世紀大陸地區清代詞學文獻整理述略,《書目季刊》36卷2期,頁21~28,2002年9月

張宏生,漫談清詞研究及其它:寫在《清代詞學的建構》出版之后,《古典文學知識》2000年第4期,頁3~9

陳洪、中遠,清詞研究的重要建樹:讀《清代詞學的建構》,《江海學刊》2000年第5期,頁189~190

曾廣開,清代詞學建構的重要基礎之一,《文學遺產》1999年第6期,頁103~105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清代】張惠言(1761-1802)
淺談葉嘉瑩三篇詞學研究的學術貢獻
清代散文名篇集粹 05
風吹不去心中的古典——詩歌的歷程(71~75)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清詞的九大門派,您知道幾個(下篇)
風格流派介紹11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秦安县| 克什克腾旗| 沽源县| 清水河县| 兰坪| 大荔县| 武山县| 海丰县| 绍兴县| 彩票| 济阳县| 东乌| 茶陵县| 镇宁| 万安县| 高雄县| 郓城县| 吉隆县| 盘山县| 利津县| 宁陵县| 玉树县| 中阳县| 阜阳市| 丹寨县| 喀什市| 凌海市| 嘉善县| 九龙坡区| 霍城县| 千阳县| 巴马| 怀仁县| 望奎县| 胶州市| 高邮市| 淮阳县| 洪泽县| 永泰县| 固安县| 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