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油條+豆漿”這一經典的中式早餐已有幾百年的歷史。但近日兩個初中生的實驗結論卻令人出乎意料:油條+咖啡這種中西合璧的吃法更有利健康。事實真的如此嗎?請看——
油條的歷史悠久,是我國傳統的食品之一,又是許多人的美味早餐。盡管營養學家告誡大家要少吃油炸食品,但由于油條價格低廉、香脆可口,誘惑了許多人的胃口,所以喜歡吃油條的人依然較多。
油條+咖啡是否更健康?
油條與咖啡的搭配是否更健康呢?學生們的實驗結果顯示,咖啡與油條中的鋁可以結合50%,而豆漿與鋁只有20%的結合。可以說拓寬了能夠結合鋁的食物。但也正如專家所說,人體是復雜的,每個人的消化吸收以及代謝的能力是不同的,而我們吃進去的食物要有各種消化酶的作用才能吸收。因此,兩位中學生的結果顯得很單薄。在現實生活中,也不是所有的人都喝咖啡,尤其在我國,大眾喝咖啡還沒有成為一種飲食習慣。另外,到底要喝多少咖啡才能夠結合人體內的鋁元素,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但從科學飲食的角度看,少吃油炸食物和含鋁食物,要比吃多了才想起來排除好得多。
隨著食品科學的發展,一些無礬食品的生產給人們帶來了健康,例如無礬粉絲、粉皮、油條等。這些食物都能夠減少人體對鋁的攝入,從而預防一些疾病的發生。
明礬對健康有多大危害?
眾所周知,制作油條離不開明礬。可您知道為什么嗎?明礬是一種膨松劑,可使炸出的油條更加膨松、酥脆。明礬是含鋁的化合物,也叫做硫酸鉀鋁。從我國目前情況來看,大量的鋁來自含鋁的食品添加劑,其經常用于炸油條、油餅等油炸食品。
早在1965年,國外首次發現鋁中毒的兔腦內出現了老年性癡呆特有的神經元纖維纏結病變,但并未引起人們的重視。直到1973年研究結果指出貓的大腦皮層含鋁量增多,使貓出現了明顯的腦功能障礙,這才引起了大家的警覺。
也有資料報道,鋁鹽可能導致人的記憶力喪失。大量使用鋁鹽凈化水可能導致腦損傷,甚至導致記憶力喪失,這是早老性癡呆特有的癥狀。孕婦攝入過多的鋁可能會導致胎兒畸形,兒童過多食用含鋁的油條會影響生長發育。
近年來國內許多科研單位和院校對含鋁油炸食品進行了研究,發現含鋁食物在油炸時增加了過氧化的作用,容易導致心血管疾病。
因此,要盡量少吃油炸食品,少使用含鋁的膨松劑,并盡量避免使用鋁制的炊具及餐具。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人體每天的鋁攝入量不應超過每千克體重1毫克,一般情況下一個人每天攝取的鋁絕不會超過這個量。但經常喝鋁鹽凈化過的水,加上吃過多含鋁鹽的食物,如油條、粉絲、涼粉、油餅、易拉罐裝的軟飲料等,或是經常食用鋁制炊具炒出的飯菜,都會使人的攝鋁量增加,從而影響腦細胞功能,導致記憶力下降、思維能力減退。
油條能不能經常吃?
油條屬于高溫油炸食品。炸油條的油溫可達190℃以上,而且油是反復使用的,會造成油脂老化、色澤變深、黏度變大、異味增加。油脂中所含的各種營養物質,如必需脂肪酸、各種維生素等成分基本或全部被氧化破壞。此外,不飽和脂肪酸發生聚合,形成二聚體、多聚體等大分子化合物,這些物質不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在常溫下豆油的吸收率為97.5%,花生油為98.3%)。此外,油條面團中加入的堿和礬對面粉的營養成分有破壞作用。因此為防止油老化,炸油條時要經常更換新油,最大限度降低或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
每天把油條當早餐吃對健康有害,因為其中加有明礬,而且面粉經高溫油炸后水溶性營養素已經被破壞了。尤其是路邊小攤的油脂大多是反復高溫加熱使用的,這無疑增加了致癌物和有害物質的含量。另外,由于油炸食品都是在極短時間內高溫炸制而成,常常是外面已炸得焦黃發硬,里面卻還沒有熟透,不僅不能殺滅食物中的病原微生物,還容易引發腸寄生蟲等疾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