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復習專題
新塘三中 李煥培
一、學法指導
(一)國家教委頒布的九年義務教育新課標對初中生的寫作提出了如下要求:
1.寫作時考慮不同的目的和對象。
2.寫作要感情真摯,力求表達自己的獨特感受和真切體驗。
3.多角度地觀察生活,發現生活的豐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創意的表達。
4.根據表達的中心,選擇恰當的表達方式。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條理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思。運用聯想和想象,豐富表達的內容。
5.寫記敘文,做到內容具體;寫簡單的說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寫簡單的論文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據;根據生活需要,寫日常應用文。
6.能從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進行縮寫;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
7.有獨立完成寫作的意識,注重寫作過程中搜集素材、構思立意、列綱起草、修改加工等環節。
8.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心得,互相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9.能正確使用常用的標點符號。
10.作文每學年一般不少于14萬字,其他練筆不少于1萬字。45分鐘能完成不少于500字的習作。
對這個總的寫作要求,我們應當高度重視,深入領會。
(二)近年來作文考題的一些特點:
1.貼近實際。試題涉及的生活話題和思想內涵,都比較貼近我們考生實際,符合我們初中生的認識水平和心理特征,使我們有事可寫,有話可說,有情可抒。
2.淡化文體。許多地區的寫作試題都明確提出“文體不限(詩歌除外)”,題目的擬定,也從以往的例題作文變為半命題作文,甚至是話題作文、材料作文,只要圍繞所規定的范圍或話題,無論是記敘文、議論文,學是說明文及至寓言、童話都行。這就給我們提供了較大的選擇空間,發揮我們寫作的特長。
3.語言表達比重越來越大。初中生的寫作訓練要著力提高書面語言的表達能力。
4.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成為提高作文檔次的一條重要途徑。記敘文以記敘為主,說明文以說明為主,議論文以議論為主,但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的文章則要顯得有文采,記敘文中幾句議論抒情,議論文中的幾句抒情描寫,說明文中的幾句描寫或記敘,往往令文章增色不少。
(三)掌握作文考試題型及其要求:
1.命題作文,包括全命題作文和半命題作文,對寫作有較大的限制性,命題作文的審題要周密、準確,仔細審察、體味試試題中展現的每一個詞語和每一項要求,善于抓住關鍵詞,從而確定寫作的文體、中心、內容及角度。對于關命題作文題目,還應根據提示,以自己熟悉的內容完善題目,再進行寫作。
2.話題作文,是近年來出現的一種較為新穎的考場作文命題式,其特點是:①命題角度的開放性(題材不限);②立意的開放性(主題不限);③文體的開放性(體裁不限)。這既給我們提供了廣闊的寫作空間,又因為外延對大而令我們難以下筆。為此,我們有必要采取縮小外延、化大為小的策略,縮小思考的范圍,根據“三不限”特征以及自己寫作上的特長,從體裁的角度入手更好操作,也更具實效。
3.材料作文,既受到一定的條件限制,又有很大的想象空間,審題時要密切注意讀懂材料的內容大意,領悟材料所寄寓的思想感情。材料作文又分兩大類:
① 對材料進行加工整理。如:
縮寫——按照一定要求縮短文章篇幅,不能改變原作的體裁、中心、人稱等。
擴寫——按照一定要求擴展文章篇幅,原材料或是一篇短文,或是一個片斷。
改寫——根據一定的要求對原作加工改造,寫出與原作既相關又不同的新作品。
② 在原材料基礎上引申發揮。如:
續寫——展開合理想象,給已完成的文章寫續篇,或把還沒完成的文章寫完。
看圖作文——根據圖畫的內容和命題的要求寫文章,有單幅畫面也有組合畫面。
讀后感——讀完一篇文章后寫出自己的感想體會。
4.選題作文,即在兩個考題中選其一,有較大的靈活性。
(四)掌握寫作的步驟及方法:
1.審題準確。認真審閱題目,領悟題意指向,明確寫作重點,選擇最佳寫作角度。
2.立意新穎。善于發掘平凡事物的深刻內涵,展現鮮明的時代精神。
3.選材新穎。圍繞主題立意選擇真實、新鮮且自己熟識的題材。
4.構思巧妙。設計好開頭結尾,安排好段落層次,注意取舍與詳略、過渡和照應。
5.語言流暢。以普通話為準則,語言規范、簡明、連貫、得體,避免寫錯別字。
二、綜合訓練題
(一)命題、半命題作文
1、請以“溫暖”為題寫一篇文章
2、請以“發現”為題寫一篇文章
3、請以“這事,真讓我 ” 為題寫一篇文章(先將橫線處填完整,然后寫作)
4、以“ 的啟示”為題寫一篇文章。先將橫線處填完整,然后寫作。
5、題目:我好想
*要求:①先把題目補充完整,如“有個知心朋友”、“有個好老師”、“有自己的小天地”、“快快長大”、“再看一眼”、“美夢成真”、“當一名作家”、“飛上月球”等等。
②以記敘為主,兼有議論和抒情,表達真情實感。
③文體不限,600字左右。
(二)話題作文
1、題目:打開《現代漢語詞典》,查關于“水”的解釋:“最簡單的氫氧化合物,化學式H2O。無色、無味、無臭透明的液體,在標準大氣壓下,冰點
*要求:①請以“水”為話題。
②自擬題目,不限文體。
③ 寫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請以“尊重”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3、請以“良心”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4、請以“嘗試”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5請以“交流”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6請以“家”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7請以“老師”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8、請以“自我”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9、請以“標準答案”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10請以“玩”為話題寫一篇文章
(三)材料作文
閱讀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在一個偏遠的山區,有一所村辦小學和一個姓
寫作一:
*要求:有明確的觀點,有一定的依據,有一點分析。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寫作二:橋是什么?橋是連接此岸到彼岸的紐帶。從這一意義上講,理解也是橋,是溝通和連接人與人之間心靈的一種特殊的橋。有了這座橋,人與人之間的許多隔閡、誤解、矛盾,甚至仇恨可以得到化解,人們的生活會變得更加和諧,世界也會變得更加美好。請以《我們架起了理解的橋》或《理解是座橋》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詩歌除外,其他文體不限。不少于600字。
三、寫作思路指導(列舉)
*《溫暖》(命題作文)
思路一:可構思為記敘文。通過敘述生活中得到關懷與幫助的一件事,來體現人間的溫暖之情。老師為生病后的同學認真輔導,同學們對下崗家庭學生的捐錢捐物,團員對學習基礎較差的同學的幫助與豉勵,乃至網上對遠方網友的支持與溝通……都可以入題。若能在環境設置上安排為寒冷的季節、寒冷的氣候,可與主題形成對比,有更好的烘托或反襯效果。當然,設置時要與中心事件和諧一致,不可強作對比,反成“硬傷”。
思路二:可構思為抒情散文。選取生活中的幾個細節連綴成文。幾個細節之間最好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如關于家庭的,關于學校的,關于社會的,呈層層遞進之勢,有利于表現中心。也可以安排不同職業、不同身份的人的幾個細節,如同學、老師、律師等。寫作中既要敘事清楚,又要通過抒情議論提升事情的意義。最好采用“溫暖是……”的句式作為行文的線索。
思路三:可構思為議論性散文。談溫暖的表現,溫暖的感受,溫暖的作用,溫暖的價值,溫暖的意義等等。當然,若不是對溫暖有深切的感受和深邃的思考,是很難寫得好的。除此之外,還需要有相當的語言駕馭能力。
*“尊重”(話題作文)
思路一:寫成記敘文,由一件小事切入,來表現我尊重別人或得到別人的尊重,如“一個贊許的微笑”,“一句肯定的話語”,“一個不經意的眼神”,都可能是對人的一種尊重、一種激勵。甚至對人是一種改變。記敘這樣的事情,首先要寫尊重別人或被人尊重的事由,尊重別人或被渴望被尊重的心理;然后寫尊重或被尊重的過程、場景;最后寫尊重的感受、看法。中間部分刻畫要細致,結尾要簡潔,切忌空洞。
思路二:寫成議論文,首先明確提出自己的觀點,如“尊重他人是做人的起碼要求”,“尊重他人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重他人從我做起”等,然后分析,舉例論證。在分析過程中可具古今中外尊重別人的例子,如“孔融讓梨”、“劉備讓賢”等,或其它小故事來證明觀點。
思路三:可反彈琵琶,逆向構思,通過寫一件小事,來反映尊重別人,反不被理解、被人認為沒有個性、拍馬屁,從而給自己帶來很多苦惱。
*材料作文
(三)這道材料作文題不但考查我們的思維能力和寫作能力,還考查我們的思維嘗試。構思這樣的作文,我們必須改變單一的思維方式,培養多角度、多側面地分析問題的思維習慣。在確定文體和立意前,我們必須認真閱讀材料,對其中的人、事、物設身處地、身同感受地加以體味和領悟后再動手寫作。寫作一考查我們的求異思維能力,我們應該在仔細感受、認識和理解材料的基礎上,結合當前社會與科技發展的形勢談出所受的教育和啟發,寫作二應同一材料引導我們在兩道命題中任選其一展開抒寫,兩道選題無論是內容上還是在文體上,都給我們比較寬闊的思維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