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體格律詩 講義 三(2)
第二節 近體詩格律
說起近體詩,我們最早熟悉的可能就是所謂的七絕了。在我們半懂不懂的時候,往往就會寫一些七言四句的東西,我們會毫無猶豫地把它叫做七絕。當我們真正的入門了,我們就會知道,學習近體詩是要從七律入手的。因為不論從格律、平仄、對仗、押韻、謀篇等方面,七律都能比較系統的體現出來。學好七律,才能為學習近體詩的其他體裁,乃至為古典詩詞的所有體裁的認識和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
所謂“格律”無非就是“固定的法則”,當然,將“律”解為聲律,也有道理。
格律;
格律詩分為絕句和律詩
七律由七絕句重疊而來,其關系猶如哥哥牽其弟之手,內容雖然有別,但形式一樣。只不過我們在四聯的七律中,將首,尾兩聯不作對聯看而已。在此節中,以講七律為主,絕句以后再述。
上節講過,七律由四聯組成。即;首聯 頜聯 頸聯 尾聯
如七律 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
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韻(首聯)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韻(頜聯)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韻(頸聯)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韻(尾聯)
如果我們將頜聯和頸聯單獨提出來看看;
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韻(頜聯)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韻(頸聯)
不難看出,它足以是篇好的律絕。
又;七律是五律擴充而來。
如;
七律 春柳
小溪水暖柳芽還
老叟催牛茵草閑
薄霧帳中聞笑語
濃林深處覓紅顏
東風忽吹淡煙處
燕子驚穿密葉間
一只鷹箏銀線拽
新花恰似夢音環
如果我們去掉每行的前兩字,就成為了;
水暖柳芽還
催牛茵草閑
帳中聞笑語
深處覓紅顏
忽吹淡煙處
驚穿密葉間
鷹箏銀線拽
恰似夢音環
簡單地說,也就是去掉了副詞,偏正詞,,,等。就成為一首不錯的五律。
五言律詩,一般講究的是對現實世界、自然世界、內心世界的表現,在五言詩當中,往往詩人是融入到情景之中,如詩中的“水暖柳芽還,催牛茵草閑”,都側重于這樣一種近乎客觀的觀照,
而七言律詩則更強調詩人內心世界的表達。在七言詩中,往往有一些詞,表示出詩人對于現實世界、自然世界和內心世界的評論。正是因為有了這些評論,才凸現出詩人強烈的主觀感受,如以上例子的 小溪 老叟 薄霧 新花 等詞。
五言律詩要求精簡,總希望追求空、虛的境界,但七言律詩則要平實許多。往往五言律詩中所不需要的成分,或者說必須被省略的成分,七言律詩中都要寫出來,不僅寫出來,而且是要被強調的對象:
如;
七律二首?送瘟神
綠水青山枉自多,
華佗無奈小蟲何!
千村薜荔人遺矢,
萬戶蕭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萬里,
巡天遙看一千河。
牛郎欲問瘟神事,
一樣悲歡逐逝波。
如果我們去掉前兩字看;
綠水青山枉自多
綠水強調了青山。
華佗無奈小蟲何
華佗強調了小蟲 等等。
在五言律詩中,常常需要緊縮掉連詞、副詞。而在七言律詩里,這些連詞、副詞本身就是詩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七律的起 承 轉 合;
律詩和絕句的章法大致相同,也是起、承、轉、結,但它是以聯為單位,首聯起,頸聯承、腹聯轉、尾聯結。但律詩最關鍵處,是中間兩聯的對仗以及兩聯的關系和變化。此處往往是全詩的精彩處。由于律詩的字數較絕句為多,在表達方式上可以更嚴謹和從容不迫。
如;
風簾寂落月斜鉤,
窗罩櫻花星倚樓。(起)
移步怕驚春夜夢,
低頭喜嗅潤花流。(承)
荊桃滿樹織絨網,
福島盈檐垂繡球。(轉)
借紙書箋情盡訴,
眺望春水泛沙洲。(合 也稱結)
第一種:七律分四聯,分別安排任務:首聯起、頷聯承、頸聯轉、尾聯合。
如;
《登快閣》 黃庭堅
癡兒了卻公家事,快閣東西倚晚晴。(起
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承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轉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合
這首詩的章法是一聯一意,起承轉合,脈絡分明。第一聯起,寫的是公務之暇登臨快閣。交代了人物癡兒、緣由沒事干、地點快閣、時間晚上、天氣晴朗時間應是 黃昏倚靠欄桿了。
順著情理,第二聯承,寫登樓所見的景色。
是遠景,用兩句,掃描而過,落木千山天遠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月分明……看來是比較晚了,有些初學者寫遠看景色,景色很清楚,然而卻是雨夜所見,這就有違常理,須是 月分明的時候 才可能看見那么多景色 甚至高高飛過的雁陣都見。
區區兩句,把眼前的景色都囊括了,如果再寫景色,可真多余了,趕緊剎車,轉到別的話題去,大凡人登樓,是先望望周圍的景色,然后就想想自己
第三聯轉而感慨知音難覓,像鐘子期那樣的知音已經逝去,所以自己只能如俞伯牙一般,終身不再古琴,現在能讓自己感興趣的,恐怕只有美酒了。
朱弦已為佳人絕,青眼聊因美酒橫。
這里,從朱弦已絕 而想起俞伯牙鐘子期,算是便宜了黃庭堅,要是娛樂一點,認為黃庭堅失戀了,未嘗不可。
萬里歸船弄長笛,此心吾與白鷗盟
歸 字。可見詩人想要離開當時的地方。白鷗盟,是告老還鄉、隱居閑散的代表性字眼
其實,快閣在江西,作者也是江西人,所謂萬里歸船,是夸張的說法。唉,詩嘛,要是理解成詩人的心靈世界離他原本的心愿已經很遠很遠,未嘗不可。
百度鷗盟:謂與鷗鳥為友。比喻隱退。 宋 陸游 《夙興》詩:“鶴怨憑誰解,鷗盟恐已寒。” 明 李東陽 《次韻寄題鏡川先生后樂園》之一:“海邊釣石鷗盟遠,松下棋聲鶴夢回。” 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改官詩》:“既改官,作《歸興》詩云:‘此去真為泛宅行,扁舟江上訂鷗盟。’”
第四聯是合,點明題旨,也是詩人的想象,表達自己乘船歸家,與白鷗為盟,忘掉機心的愿望。
就是一些作者常講是忘掉世俗 名利 之類
世上爭名斗利之類把這些 忘記世俗 名利浮云 的字眼入詩,會讓整首詩失敗。
第二種寫法:首聯第一句起,第二句承,頷聯、頸聯襯貼,尾聯上句轉,下句合。
如;
《秋懷》 元好問
涼葉蕭蕭散雨生,(起)
虛堂淅淅掩霜清。(承)
黃花自與西風約,
白發先從遠客生。(烘托)
吟似候蟲秋更苦,
夢和寒鵲夜頻驚。(勾勒)
何時石嶺關頭路,(轉)
一望家山眼暫明。(合)
這首七律的章法是最容易學會的。詩以涼葉蕭蕭、雨聲淅淅起興,烘托詩人逢秋的愁緒。第一聯完成了詩意的起承。(忍不住點出幾個入聲字:淅淅、約)
第二聯,寫時光流逝:菊花仿佛是和秋風約好了一樣,又像往年那般盛開,而我這個漂流遠方的客人,卻比別人先長出了白發。
為什么說這聯是烘托,而不像黃庭堅那樣是承呢?黃庭堅用兩句寫景,已經很明白是承“登樓”寫的;這里從庭院的雨聲寫到眼前黃花、自己白發同一聯,則是烘托“虛堂淅淅掩霜清”的凄涼
虛堂,就是家徒四壁,像我的蝸居那樣,沒錢沒車只有租房,霜清,這雨一冷,自己心也冷了,怎樣烘托這種凄慘心寒呢?菊花到了它的季節了,而我都白發了,我的季節要過去了!作者覺得光是白發對黃花還不過癮,有再仔細地勾勒自己是怎么個苦法:吟似候蟲秋更苦,夢和寒鵲夜頻驚。候蟲秋更苦,候蟲,比如蟋蟀吧,到了秋天,真的是一聲不如一聲,上氣不接下氣了。寒鵲夜頻驚。鵲鳥兒大概經常噩夢,神經弱質,經常半夜醒來的。詩人懂得這個常識的,比如“明月別枝驚鵲”。月亮太亮了,鵲鳥也失眠。
因此:
黃花自與西風約,
白發先從遠客生。(烘托)
吟似候蟲秋更苦,
夢和寒鵲夜頻驚。(勾勒)
就像畫國畫,烘托是淡墨,一筆過去,是一張荷葉。勾勒是干墨,細細勾勒,嘿,荷葉葉脈出來了。
這就需要尾聯 既要轉 又要合 ,把主旨說出來
何時石嶺關頭路,(轉)
一望家山眼暫明。(合)
哦 看來是想家了 回頭看 白發先從遠客生。 看來離家很遠 老了要落葉歸根
望到家鄉 眼睛就明亮 這種思鄉心情 真的很真切
詩人緬懷故國,更想念家鄉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