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專題培訓】第十九課對聯基礎知識(一)

 

第十九課  對聯基礎知識


【一】


對聯基礎知識


一、對聯的起源:


  早在秦漢以前,我國民間每逢過年,有在大門的左右懸掛桃符的習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兩塊大板,上面分別書寫上傳說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壘”的名字,用以驅鬼壓邪。這種習俗延續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們才開始把聯語題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據歷史記載,后蜀之主孟昶在公元964年除夕題于臥室門上的對聯“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最早的一副春聯。


  宋代以后,民間新年懸掛春聯已經相當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詩中寫的“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就是當時春聯盛況的真實寫照。由于春聯的出現和桃符有著密切的關系,所以古人又稱春聯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對聯。他在金陵(現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官員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須書寫一副對聯貼在門上,他親自穿便裝出巡,挨門挨戶觀賞取樂。當時的文人也把題聯作對當成文雅的樂事,寫春聯便成為一時的社會風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慶、道光三朝,對聯猶如盛唐的律詩一樣興盛,出現了不少膾炙人口的名聯佳對。宋代詩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寫道: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這里的新桃舊符就是說的對聯。


   對聯是漢語語言特有的文學形式,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


二、與對聯相關的概念:


1、【對句】即“對聯”中的“對”,是相互成對而沒有統一中心的上下兩句。一般有出句和應句,多由兩人以上互相應對完成。如:在論壇上,劉會長的每日一聯,我的漁舟求對,我倆都是先寫出一句,可能是上句,也可能是下句,然后由詩友們去創作出相對應的句子,這種游戲叫對句。


2、【聯語】在對句的基礎上有統一的中心和主題的上下兩句,一般由一人單獨完成,多獨立懸掛出來。如:水清魚讀月,花靜鳥談天。


3、【對聯】是對句和聯語的合稱,是由兩串等長、成文和互相對仗的漢字序列組成的獨立文體,它以對偶句為基本形式,講求聲韻,格式自由的獨立的文學藝術,它萌發于民間具對偶特點的對句,而后孕育于詩歌、駢賦,最后脫體于律詩成為相對獨立的對聯。它具有民俗性、文學性、藝術性和實用性。它既獨立于與詩、詞、曲、賦、散文、謎語、俚語等各種文字藝術表現形式以外,但又能包容這些藝術形式的特長。因過去對聯常題寫在楹柱上,所以也稱楹聯。


4、對聯的單位:【副】


對聯以副計量,上、下聯合稱“一副對聯”。


5、對聯的【言】


詩體的“言”以每一句的字數計算,如五言、七言……對聯則以上聯(或下聯)的字數計算。如:


“愿聞己過;求通民情”為四言;

“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為七言。

長句,尤其是長聯,一般稱字,而不論言,如:

昆明大觀樓長聯稱百八十字聯,而不稱九十言聯。


6、對聯的【字】


一副對聯的字數為全聯文字數量的總和。

如:“愿聞己過;求通民情”為八字;

“春風放膽來梳柳;夜雨瞞人去潤花”為十四字;

昆明大觀樓長聯為一百八十字。


7、【對聯的標點】文章中引用對聯一般在上聯收尾處用標點符號。一般而言,單句聯聯尾用分號為宜;


中長聯,聯中已用了分號、句號,上聯尾用句號為宜;至于某些表達特殊語氣的標點符號,可使用疑問號或驚嘆號等。

對聯中一般不使用括號、引號、省略號、破折號、書名號等標點符號。

對聯貼在墻上或門的兩側不用標點符號。


8、【上聯】對聯的前半部分。一副對聯由兩個字數相等的部分組成,古人稱先為上,故先書的部分為上聯。

上聯又稱出句、上支、上比、對公、對頭……


9、【下聯】對聯的后半部分。一副對聯由兩個字數相等的部分組成,古人稱后為下,故后書的部分為下聯。

下聯又稱對句、下支、下比、對母、對尾……


10、【橫批】是指掛貼于一副對聯上頭的橫幅(橫披、橫額),一般僅用于少數有此必要的對聯。


所謂“橫”,指的是橫寫的書寫方式;“批”,含有揭示、評論之意,指的是對整副對聯的主題內容起補充、概括、提高的作用。因此,橫批應當與主題內容相關,應當尤其精煉(實踐中多以四字為格),也應當考慮平仄交替。橫批的字詞和內容還應避免與上下聯簡單地重復。

橫批應當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而不應當是畫蛇添足。

“橫批”之“虛額”:

不直書地名,或用典,或擬景,更具文采的橫額,如;

南昌滕王閣的對聯橫批“仙人舊館”;

《紅樓夢》大觀園中的景觀對聯橫批“有鳳來儀”、“杏簾在望”;

“橫批”之“實額”:

直書該處地名、店名的橫額,如:

“黃鶴樓”、“同仁堂”。


11、【對聯的書寫與張貼】對聯(上下聯)的書寫格式,可以橫寫,也可以豎寫,在實用中一般是豎寫。


  我們在論壇上發表的,或者雜志上發表的對聯作品都是橫寫的,而張貼在景點、殿宇、住戶的門上的對聯以及書法家的書法作品一般都是豎寫。豎寫時,如果分成數行,則應注意上聯要由右而左書寫,下聯要由左而右書寫。上端要平齊,下端最內行(即最末行)應較短。使全聯成為繁體的“門”字形。而在在張貼、懸掛、雕刻對聯時,上聯在右邊,下聯在左邊(此時左右,應以面對對聯所貼處來確定)。


12、【短聯】

一般指上下聯單邊字數四至九字的聯語。


13、【中聯】

一般指上下聯單邊字數在九至二十之間的聯語。


14、【長聯】

一般指上下聯單邊字數各達二十字或以上的聯語。


15、【句腳】

每一分句的尾字稱之為句腳,在單句聯中,句腳即是聯腳。


16、【聯腳】

整幅聯的尾字稱這為聯腳。


17、【春聯】

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于”,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五代時,蜀后主孟昶(音“廠”)親寫的“新年納余慶,嘉節號長春”是我國有確鑿記載的最早的一副春聯。明代時,“桃符”真正稱之為“春聯”。例:春回大地,福滿人間。


18、【通用聯】

適用于較大的范圍的對聯,叫通用聯。如:與有肝膽人共事;從無字句處讀書。此類勵志聯應用范圍較廣。


19、【專用聯】

僅用于某一方面或某一特定對象的對聯。如:鐵漢三杯軟腳;金剛一盞搖頭。此聯僅適用于酒館。還有挽聯、壽聯、慶典聯、婚聯等。


20、【網絡對聯】

就是以傳統對聯知識為依托,以現代虛擬網絡工具為交流手段的對聯。


三、對聯的特點


1、【平仄相對】

上下聯對應位置的平仄相對。一般指落腳點上的字平仄相對,原則上是一三五不論,二四六分明。


2、【字數相等】

上聯字數等于下聯字數,長聯中上下聯對應各分句字數分別相等。


3、【詞性相當】

指上下聯同一位置的詞或詞組應具有相同或相近詞性。

大家可以在網上搜索《笠翁對韻》,他把對應詞性的句子進行整理,是非常完美的對子看完后,對詞性問題會有更好的理解


4、【結構相稱】

指上下聯語句的語法結構(或者說其詞組和句式之結構)應當盡可能相同,也即主謂結構對主謂結構、動賓結構對動賓結構等。


5、【節奏相應】

指對聯語句中停頓的地方必須一致。如:

風和¦日麗;

人杰¦地靈。


6、【內容相關】

一副對聯的上下聯之間,內容(聯意)應當關聯,如果上下聯各寫一個不相關的事物,兩者不能照映、貫通、呼應,則不能算一幅合格的對聯,甚至不能算作對聯。比如:

“一勞永逸長生樂,萬象回春大地新”,

此聯在平仄、詞性方面基本對稱,但上下聯內容相互孤立,不能共同表達一個完整的主題。

關于以上這些對聯規則,我在以后講《聯律通則》時還要詳細講解,大家現在先有個印象,知道對聯有這些規則


四、評價對聯


1、【工對】

又稱嚴對,是嚴格、工整的對仗。工對的對仗要求七要素:“字數相等;詞類相當;結構相應;節奏相同;平仄相諧;意義相關;文字相異。”

在一副對聯中,只要多數字對得工整(多數的概念是75%,即7個字至少有5個是工的,就是工對;7個字都是工的,叫全工對),就是工對。工對是對聯的最高境界,它可以產生一種整齊和諧的美。如杜甫《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2、【寬對】

是與工對相對而言,就是對仗上放寬要求,基本合乎格律,句式結構基本一致,平仄大體相對,詞性大致相當即可,但內容仍然相關。

寬對,往往只需實詞對實詞,虛詞對虛詞就可以了。古今楹聯作品,以寬對為主,因為刻意求工,往往因詞害意,步入形式主義。

如黃魯直《答龍門秀才見寄》詩第二聯:

明月清風非俗物,

輕裘肥馬謝兒曹。


3、【自對】

就是當句對,又叫“邊對”,即于一句中自成對偶。如:

甘霖成瑞雪;百嶺見千嬌。

有些對聯存在本句自對,這是一種修飾方法,目的是為了增強對聯的感染力。但上聯有本句自對,下聯對應位置也要以本句自對相對。否則就失對了。如上例:甘霖成瑞雪;百嶺見千嬌。

上聯甘霖對瑞雪,是本句自對,下聯百媚對千嬌也是本句自對,上下聯互相呼應,共成一體,感染力和表現力極強。


4、【借對】是對聯創作的又一種表現手法。

就是在用某個詞語的甲義的同時,又借它的乙義來與另一個詞語相對。如:

紅白相兼,醉后怎分南北;

青黃不接,貧來盡賣東西。

下聯中“東西”主是在用其表“物件”的意思的同時,借其表方位意思來與上聯的“南北”相對。


5、【失對】

上下聯全體或部分完全不符合對仗規則的,即為“失對”。全聯完全失對者,自然不算是對聯,而部分失對者,則稱之為“病聯”。

古今聯壇,“失對”與“病聯”可以說比比皆是,甚至在一些名家名聯中也并不罕見。如佚名題烏江項王祠聯:“

司馬遷本漢臣,本紀一篇,不信史官無曲筆;

杜師雄真豪士,臨祠大哭,至今草木有余悲”。

聯中“本紀一篇”與“臨祠大哭”,全不對仗,是典型的“失對”。


6、【正對】

亦稱同類對,指上下聯的內容基本相同,互為關聯,互為補充。正對,上下聯是寫一個事物的兩個側面,或從不同的角度去寫一人事物,雖然內容相近相似,但不是上下聯同義或基本同義。如:

寶劍鋒從磨礪出,

梅花香自苦寒來。


7、【反對】

指上下聯的內容相反的對仗,它們從相反的角度去闡述一個主題,兩相對照,對比鮮明,相反相成。如:

滿招損,

謙受益。


8、【串對】

也叫流水對,是對聯中一個意思分成兩句來表達的對仗,出句對句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出句與對句在語法上一脈相承,互相不能脫離,更不能顛倒,猶如順流而下。如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即從巴峽穿巫峽,

便下襄陽向洛陽。


9、【無情對】

又名羊角對,是晚清士大夫中興起的一種文字游戲。指的是上下聯形式上(字面上)對仗工整,而內容上(意義上)卻并不相關,造成一種特殊的效果。它的特征是要求字面對仗愈工整愈好,兩邊對的內容越隔得遠越好。如:

三星白蘭地,

五月黃梅天。

無情對主要有三個要點:

一是逐字相對;

二是上下必須具備極強的歧義效果,以能讓人會心一笑或拍案叫絕為標準;

三是大量采用借對法。

我記得有個相聲段子就是以無情對抖包袱,逗哏的一個字一個字出句,捧哏的一個字一個字去對,單看,對的沒問題,逗哏的把這幾個字連在一起是一句話,捧哏的把對應的字連在一起也是一句話,這兩句話在合在一起就出現了反差極大的無情對,風馬牛不相及,博得觀眾笑聲。


10【特殊的對聯】

上下聯字數不等,但卻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這樣的對聯我只看到一幅:即:

袁世凱千古

中國人民萬歲

 

意思是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



(漁舟唱晚 QQ 群中的講課材料)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楹聯知識講座資料【推薦收藏】
怎么區分春聯的上下聯
對聯、對句語法技巧的一些知識(二)
春聯怎么貼、啥時貼?還有人不清楚,今年一定記住了
中考對聯題題型專項復習
如何才能寫出好的對聯?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南县| 永丰县| 辉南县| 郧西县| 马公市| 镇安县| 平江县| 漳平市| 庆阳市| 宝鸡市| 德化县| 丹寨县| 文成县| 安平县| 冷水江市| 泰来县| 甘德县| 平湖市| 郸城县| 额敏县| 文成县| 金乡县| 尖扎县| 石家庄市| 繁峙县| 莱西市| 桂平市| 浪卡子县| 昌黎县| 黄山市| 鸡东县| 隆尧县| 北京市| 托克托县| 津市市| 三门县| 阿拉善盟| 东平县| 灌云县| 乾安县| 巩留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