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成了符號 王玉強
高考作文就是一個符號,每年都是走馬燈式地換來換去的。記得北京曾經出過一個作文題,就是——北京的符號。今年又出了“北京的老規矩”。 符號者,就是一個代稱。
故而,我認為,你認真地寫好一篇作文,一個題目,達到60分。甚而你一個題目寫幾篇文章,光議論文就寫三篇文章,每篇必須得60分。這樣,你的作文水平就提高了,就知道作文如何寫作了,你高考作文的應試水平就立馬提升了。
你想,每年的命題內容在變,而閱卷的要求不變,800字不變,議論文的形式不變,議論的語言不變,議論文的結構不變,你應該怎么辦?
就是每年的內容換了嘛。就是今天說張三,明天說李四而已。
故而,我認為所有的高考作文,就是一篇作文。
當然,每年有審題的問題,有立意的問題,有組合新材料的問題,但議論文的結構、語言、方式不變,起承轉合不變。
古代有很好的議論文的范例,如《師說》《六國論》,這兩篇文章的結構可以讓學生好好學學。領會,領悟,學會轉化,化為自己的血液。
你不信,你可以試試,集中寫一篇文章,一個題目,達到60分,你的作文從此就與60分結緣了。你若再不信,你就一個題目寫五篇文章,用不同的事例,并列式與遞進式都寫,你就成為作文超人了。
高考備考不難,難的是你不堅持。你整天在作文,整天在45-48分之間徘徊,你的作文何時得60分呢?
在這里,我還要說明一下,你一定找一位優秀的語文教師指點啊。你寫了一篇,得了45分,問題在哪里?如何提升到50分?如何提升到60分?如何保持60分?
同時,這也給我們教師提出了難題,你又如何找到學生存在的問題,又如何讓他迅速提高呢?你的辦法在哪里?奧秘在哪里?
高考作文就是一篇,你做好了平常的一篇,左右逢源,得心應手,下筆如有神了,你就得到其中的奧妙與訣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