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制沖動的五條建議
反抗并不能解決問題,而且逆反總會帶來傷害。其實,很多方法可以解決你遇到的問題。我要告訴你的是:自己是一切的根源,很多困擾都是由于自己的“過度”反映才造成的。為了能夠更加開心幸福地生活,減少與父母、老師和同學們的矛盾,我給你五條建議。
【學會理解別人】。不要總是從自己的角度看問題,覺得其他人都對不起自己。你又了解別人多少?當你覺得自己對父母、老師或朋友產生不滿時,你可以嘗試回答下面5個問題:
1.
2.
3.
4.
5.
【學會控制自己】。沖動是魔鬼,一不小心就會讓你跌進深淵,所以遇到讓你生氣或者憤怒的事情,一定要先“暫停”,嘗試著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試著理解別人,明白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在采取行動。
【盡量不生氣、不憤怒】。哲學家康德說:“生氣,是拿別人的錯誤懲罰自己。”美國生理學家艾爾瑪曾做過一個“汽水”的實驗,他將幾支玻璃管插在0℃的冰水混合的容器里,借以收集人在不同情緒下呼出來的“汽水”。結果發(fā)現(xiàn),心平氣和時呼出的氣,凝成的水滴澄清透明、無色、無雜質;相反,生氣出現(xiàn)紫色的沉淀。
數(shù)數(shù)法。這個方法最簡單,當你感覺自己將要生氣時,立馬給自己下命令:數(shù)數(shù)。從10開始倒著數(shù)。情緒就會得到緩和。
情緒宣泄法。通過運動的方式將情緒宣泄出去。在空地上瘋狂地跑幾圈,由于天氣和地點的限制,就在室內做俯臥撐,只須瘋狂地做讓自己情緒宣泄即可。
轉移注意力。通過轉移自己的注意力來降低負面情緒對自己的影響。看一些喜劇電影、幽默劇,也可以讓自己做一些不用大腦思考的工作,嘗試著分散注意力。
【嘗試著與父母分享你的喜怒哀樂】。讓父母走進你的生活,讓他們了解你,而不是將自己封閉起來,一味的抱怨不會讓他們了解你。如果你始終關閉自己內心那扇門,他們無論如何也走不進去。所以,主動些吧。
【學會體諒和寬容別人】。“一只腳踩變了紫羅蘭,它卻把香味留在那腳跟上,這就是寬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