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人民教育》上看到“讓每個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浙江省溫州市實驗小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紀實”這篇文章,一個個鮮活、樸素而富有智慧的教育故事讓人不得不佩服白校長的開明和睿智,也為實小的老師和學生們能遇到這樣的好校長而興奮。
白校長是一位特級教師,也是一位名校長,實小是在她的主持下于2002年創辦的。實小由創辦之初的幾百人發展到現在的4000多人的規模,靠的不是行政手段和區域優勢,而是學校的辦學實力和社會群眾的高度認同。成績的輝煌讓人羨慕,可歷路的艱辛又有誰能知曉?雖然文章對此沒有任何表達,但是作為一名多年站在一線的教育人,我能真切地感受到她一路走來的辛酸苦辣。當校長難,當一名新創辦的學校校長更難,白校長沒有被困難所嚇倒,她把自己所有的愛都獻給了學校的老師和學生們,讓師生們感受到了她真誠的關懷和陽光的溫暖;她時時處處都在為教師和學生的成長奔走著,讓師生們感受到了她博大的胸懷和向上的力量。
文章的敘寫雖然沒有突出白校長的管理智慧和非凡的領導才能,但是她傾聽的姿勢、求是的作風和機智的決策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經常行走在師生中間,在傾聽中思考,在思考中改進。她傾聽學生的聲音,充分而及時地了解孩子們的精神世界和內心需求。即使在一般人看來很不起眼的一些小事,她都能給予重視,她把孩子們的聲音作為改進教師們的教學方式,提升教師們的教育、教學理念的重要力量。她傾聽老師們的聲音,真誠而細致地幫助教師們解決問題、實現愿望。美術課教師林大康發現現行美術教材存在問題,當他對白校長表達了自己的想法之后,白校長當即拍板表示支持,并幫助他成功地實現了自己的愿望。
正如白校長說的那樣:“學生和教師的心聲非常寶貴,實小的許多教育改革都是從傾聽開始的。”
看起來并不難的一件事情,但能真正做到白校長這種境界的校長恐怕不多,為什么呢?我以為有這樣一些因素值得思考。
傾聽,要放得下架子,保持尊重的姿勢,要讓說者敢說真心話。
傾聽,要抽得開身子,養成傾聽的習慣,要給說者充分的機會。
傾聽,是校長充滿自信的表現,沒有真誠和愛心的校長是不敢傾聽的。
傾聽,考驗校長的智慧,底氣不足、缺乏機智的校長大都不愿意與師生正面交流。